高密封性冷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388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冷胆,包括内胆、外壳,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填有保温材料;还包括金属聚冷器,所述聚冷器装于冷胆端部并连通里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冷器的侧部四周附有一层与聚冷器连为一体的塑胶层。这种高密封性冷胆,既能彻底解决冷胆的漏水问题,又能提高安装工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饮水器的冷胆结构。现有制冷饮水器冷胆的内胆盖与聚冷器是分体制作的,待内胆、外壳及内胆盖组装置完毕后,将聚冷器沿内胆盖中部插入,即将聚冷器与冷胆安装为一体。这种结构的冷胆,聚冷器与内胆盖之间容易发生漏水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往往是在聚冷器上对应于内胆盖的位置加工一至二条环形槽并在槽中套上密封垫圈,由于密封垫圈的老化,时间一长,往往又出现漏水问题。同时,这种结构安装时工序多,费工费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封性冷胆,既能彻底解决冷胆的漏水问题,又能提高安装工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密封性冷胆,包括内胆、外壳,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填有保温材料;还包括金属聚冷器,所述聚冷器装于冷胆端部并连通里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冷器的侧部四周附有一层与聚冷器连为一体的塑胶层。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冷胆,由于其聚冷器的四周附有一层与聚冷器连为一体的塑胶层,这层塑胶层可直接与内胆溶接而将内胆密封,取代了传统产品中的内胆盖。由于该塑胶层与聚冷器是连为一体的,完全没有间隙,因而彻底解决了漏水问题;同时,由于将内胆盖和聚冷器两个安装工序变为一个,且省去了密封圈的安装工序,因而大大提高了安装工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冷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与塑胶层连为一体的聚冷器。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高密封性冷胆,包括内胆1、外壳2,内胆1与外壳2之间填有保温材料3;还包括金属聚冷器4,聚冷器4装于冷胆端部并连通里外;聚冷器4的侧部四周附有一层与聚冷器4连为一体的塑胶层5。本实施例中,聚冷器4两端粗中部细,在其外侧中部四周形成环形凹带6;塑胶层5充满环形凹带6。同时,聚冷器4外侧中部设有一条环形凹槽7,塑胶层5充满该凹槽7。环形凹带6和凹槽7的设置,是为了塑胶层5伸入聚冷器中,以加强两者连接的紧密性。聚冷器4与塑胶层5连为一体是通过注塑工艺完成的。将金属聚冷器(般用铝材较好)加工好后放入注塑模中,使聚冷器的周边与模壁间留下相当于塑胶层5的空间,合模后注入熔融塑料,冷却后即得聚冷器与相当于原内胆盖的塑胶层5连为一体的一体化聚冷器(如图2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高密封性冷胆,包括内胆(1)、外壳(2),所述内胆(1)与外壳(2)之间填有保温材料(3);还包括金属聚冷器(4),所述聚冷器(4)装于冷胆端部并连通里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冷器(4)的侧部四周附有一层与聚冷器(4)连为一体的塑胶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冷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冷器(4)两端粗中部细,在其外侧中部四周形成环形凹带(6);所述塑胶层(5)充满所述环形凹带(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冷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冷器(4)外侧中部设有一条环形凹槽(7),所述塑胶层(5)充满该凹槽(7)。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冷胆,包括内胆、外壳,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填有保温材料;还包括金属聚冷器,所述聚冷器装于冷胆端部并连通里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冷器的侧部四周附有一层与聚冷器连为一体的塑胶层。这种高密封性冷胆,既能彻底解决冷胆的漏水问题,又能提高安装工效。文档编号B67B1/00GK1182049SQ9711420公开日1998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达华, 廖大慈 申请人:美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密封性冷胆,包括内胆(1)、外壳(2),所述内胆(1)与外壳(2)之间填有保温材料(3);还包括金属聚冷器(4),所述聚冷器(4)装于冷胆端部并连通里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冷器(4)的侧部四周附有一层与聚冷器(4)连为一体的塑胶层(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华廖大慈
申请(专利权)人:美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