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885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冰箱,包括箱盖、箱体、制冷组件、控制组件以及电源线,所述箱盖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均固定在所述箱盖内;其中,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第一传热件、制冷制热片以及散热件;其中,所述第一传热件设置在所述箱盖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上;所述制冷制热片位于所述箱盖内部,所述制冷制热片与所述第一传热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制冷制热片还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制冷制热片由所述控制组件控制以使所述制冷制热片与所述电源线连接的一端形成为热端,所述制冷片未与所述电源线连接的另一端为冷端;所述散热件的一侧与所述制冷制热片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载冰箱制冷效率高且能实现制冷和制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冰箱
本技术涉及冰箱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冰箱。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汽车上携带具有冷藏效果的车载冰箱已经成为人们的驾车的一个时尚。市面上已存在半导体车载冰箱,该种车载冰箱通过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利用“帕尔贴效应”来进行制冷。 其中,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原理如下:半导体制冷片包括两端,两端之间设有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且该半导体制冷片接入电路中;其中,P型半导体材料与电源负极连接,而N型半导体材料与电源正极连接。通电时,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P型半导体并由此吸收热量;随后,电子经过N型半导体材料时将热量释放;因此,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通过热量的传递分别形成冷端和热端。 现有的半导体车载冰箱通常将上述的制冷组件设置在冰箱的下半部分(即用于容纳待制冷物的箱体内),以便能够与箱体具有更大的热交换面积,提高车载冰箱的制冷效率。然而,实际应用中,由于冷空气的密度大于热空气的密度,如果将制冷组件设置在箱体的下半部分则必须设置将热空气下沉的组件,因此,该种冰箱能量损耗较大,且制冷效率低,不能够进行快速的制冷。此外,目前大部分车载冰箱制冷实现制冷。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既能够快速制冷、能量损耗小且制冷效率高的车载冰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车载冰箱,该种车载冰箱能够快速制冷,能量损耗小、制冷效率高,且既能制冷也能制热。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冰箱,包括箱盖、箱体、制冷组件、控制组件以及电源线,所述箱盖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均固定在所述箱盖内;其中,所述制冷组件包括: 第一传热件、制冷制热片以及散热件;其中,所述第一传热件设置在所述箱盖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上;所述制冷制热片位于所述箱盖内部,所述制冷制热片与所述第一传热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制冷制热片还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散热件的一侧与所述制冷制热片抵接; 在制冷过程中,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制冷制热片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与所述电源线连接以形成为热端,所述制冷制热片的另一侧形成为冷端;在制热过程中,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制冷制热片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与所述电源线连接以形成为热端,而所述制冷制热片的另一侧形成为冷端。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盖包括上盖以及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下盖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下盖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制冷制热片容纳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一传热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上。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第二传热件; 所述第二传热件容纳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二传热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传热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热件的另一侧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制冷制热片的容纳槽;所述制冷制热片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散热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传热件形成有所述容纳槽的一侧上; 在制冷过程中,所述箱体内的热空气的热量通过热传递方式经由所述第一传热件、所述第二传热件和所述制冷制热片,通过所述散热片散出所述箱盖外。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盖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并固定在所述下盖上;且所述隔热层上还设有第二通孔。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第二传热件; 所述第二传热件一侧延伸穿出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传热件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传热件上延伸穿出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传热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热件的另一侧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制冷制热片的容纳槽;所述制冷制热片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散热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传热件形成有所述容纳槽的一侧上。 优选地,所述上盖上开设有进风口 ;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风扇以及用于为所述风扇提供驱动动力的电机;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机均固定在所述隔热层上;且所述风扇对准所述进风口。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固定在所述上盖上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制冷制热片电连接; 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开关的一端延伸穿出所述上盖。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并控制所述制冷制热片的温度的温控器;所述第二传热件上形成有供所述温控器安装的温控器安装槽;所述温控器安装槽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其中,所述温控器安装并固定在所述温控器安装槽上,并与所述制冷制热片以及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外壳以及内胆;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还设有用于对所述箱体进行保温的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热件的外周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还固定有密封条。 实施本技术的车载冰箱,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位于箱盖内(即位于车载冰箱的上半部分)的具有制冷制热片的制冷组件;由于冷空气的密度大于热空气的密度,因此在制冷过程中,能够快速地对箱体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实现快速制冷;而且该种车载冰箱的制冷效率较高。此外,由于本技术的制冷组件采用了制冷制热片,使得该车载冰箱既能实现制冷,也能实现制热。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车载冰箱箱盖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车载冰箱箱盖打开时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车载冰箱的爆炸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车载冰箱的左视图; 图5是图4中的车载冰箱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技术的车载冰箱的控制原理图; 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车载冰箱的爆炸图; 图8是本技术还有一实施例中的车载冰箱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图1-2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车载冰箱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车载冰箱至少包括箱体2以及与箱体2相匹配以盖合在箱体2上的箱盖1,箱体2内形成有用于放置待冷却物的容纳腔3。 具体参见图1,其中,箱盖I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2上方,从而可朝远离或靠近箱体2的方向进行转动,来实现箱盖I打开或盖合在箱盖2上。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箱盖I的一端与箱体2铰接或枢接。优选地,可以在箱盖I的一端设置有插设在箱体2上的弹簧销,从而使得箱盖I相对于箱体2可转动连接。 参照图1,箱盖I的另一端可通过扣合连接的方式扣合在箱体2上。具体参照图1,箱盖I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将箱盖I扣合在箱体2上的锁扣件11,且箱体2上相应位置处开设有与该锁扣件11相配合的扣合槽21。因此,在箱盖I盖合在箱体2上时,锁扣件11扣合在扣合槽21内,从而将箱盖I锁紧在箱体2上,因此能够增强车载冰箱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此外,优选地,箱体2上还设有两个穿带部22,背带(未示出)两端可对应地穿过各自的穿带部22,以便于车载冰箱的携带。 图2示出了另一角度的车载冰箱。参照图2,优选地,在车载冰箱内设置有风扇时,箱盖I上还进一步包括进风口 13,用于通过设置在箱盖I内的制冷组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冰箱,包括箱盖(1)、箱体(2)、制冷组件(4)、控制组件(5)以及电源线(6),所述箱盖(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4)和所述控制组件(5)均固定在所述箱盖(1)内;其中,所述制冷组件(4)包括:第一传热件(41)、制冷制热片(43)以及散热件(44);其中,所述第一传热件(41)设置在所述箱盖(1)朝向所述箱体(2)的一侧上;所述制冷制热片(43)位于所述箱盖(1)内部,所述制冷制热片(43)与所述第一传热件(41)固定连接,且所述制冷制热片(43)还与所述控制组件(5)电连接;所述散热件(44)的一侧与所述制冷制热片(43)抵接;在制冷过程中,所述控制组件(5)控制所述制冷制热片(43)远离所述箱体(2)的一侧与所述电源线(6)连接以形成为热端,所述制冷制热片(43)的另一侧形成为冷端;在制热过程中,所述控制组件(5)控制所述制冷制热片(43)靠近所述箱体(2)的一侧与所述电源线(6)连接以形成为热端,而所述制冷制热片(43)的另一侧形成为冷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冰箱,包括箱盖(1)、箱体(2)、制冷组件(4)、控制组件(5)以及电源线(6),所述箱盖(I)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4)和所述控制组件(5)均固定在所述箱盖(I)内;其中,所述制冷组件(4)包括: 第一传热件(41)、制冷制热片(43)以及散热件(44);其中,所述第一传热件(41)设置在所述箱盖(I)朝向所述箱体(2)的一侧上;所述制冷制热片(43)位于所述箱盖(I)内部,所述制冷制热片(43)与所述第一传热件(41)固定连接,且所述制冷制热片(43)还与所述控制组件(5)电连接;所述散热件(44)的一侧与所述制冷制热片(43)抵接; 在制冷过程中,所述控制组件(5)控制所述制冷制热片(43)远离所述箱体(2)的一侧与所述电源线(6)连接以形成为热端,所述制冷制热片(43)的另一侧形成为冷端;在制热过程中,所述控制组件(5)控制所述制冷制热片(43)靠近所述箱体(2)的一侧与所述电源线(6)连接以形成为热端,而所述制冷制热片(43)的另一侧形成为冷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I)包括上盖(15)以及下盖(16),所述上盖(15)和所述下盖(16)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下盖(16)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下盖(16)朝向所述箱体(2)的一侧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制冷制热片(43)容纳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一传热件(41)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4)还包括第二传热件(42); 所述第二传热件(42)容纳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二传热件(42)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传热件(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热件(42)的另一侧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制冷制热片(43)的容纳槽;所述制冷制热片(43)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散热件(44)固定在所述第二传热件(42)形成有所述容纳槽的一侧上; 在制冷过程中,所述箱体(2)内的热空气的热量通过热传递方式经由所述第一传热件(41)、所述第二传热件(42)和所述制冷制热片(43),通过所述散热片(44)散出所述箱盖(I)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华杨幸标
申请(专利权)人:美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