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师龙专利>正文

一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3609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7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装有碳酸氢钠的第一具支试管(1)、第一橡皮塞(2)、装有盐酸的第一注射器(3)、第一乳胶管(4)、底部用石蜡封堵的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第二橡皮塞(6)、第一长颈漏斗(7)、第三橡皮塞(8)、第二长颈漏斗(9)、第二乳胶管(10)、装有碳酸钠的第二具支试管(11)、第四橡皮塞(12)、装有盐酸的第二注射器(13)组成。课本实验装置有缺陷:将固体药品放在气球中,不易倾倒干净,实验误差较大;气球材质不均匀,膨胀系数不同,实验误差较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材料易得、组装容易、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能完全克服课本装置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属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具体的是用于演示高中化学课本上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二、
技术介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第一册32页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课本中这样演示: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只试管口。将气球内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中,比较它们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要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剧烈得多。课本中这样做实验存在缺陷:1、将固体药品放在气球中,不易倾倒干净,导致实验误差较大。2、气球材质不均匀,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实验误差大。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装置。使用本技术做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材料易得、组装容易、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能完全克服课本实验装置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的:—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I)、第一橡皮塞(2)、装有盐酸的第一注射器(3)、第一乳胶管(4)、底部用石蜡(16)封堵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第二橡皮塞(6)、第一长颈漏斗(7)、第三橡皮塞(8)、第二长颈漏斗(9)、第二乳胶管(10)、装有适量碳酸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第四橡皮塞(12)、装有盐酸的第二注射器(13)组成。石蜡(16)位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底部,将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分为左右两部分。第一乳胶管(4)将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I)的支管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支管连接起来;第二乳胶管(10)将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的支管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支管连接起来。带第一注射器(3 )的第一橡皮塞(2 )塞紧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I)的管口 ;带第二注射器(13)的第四橡皮塞(12)塞紧装有适量碳酸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的管口。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 )的左右两端装有水,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液面略低于U形管(5)两端的支管。带第一长颈漏斗(7)的第二橡皮塞(6)塞紧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管口,第一长颈漏斗(7)的下端管口插到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底部;带第二长颈漏斗(9)的第三橡皮塞(8)塞紧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管口,第二长颈漏斗(9)的下端管口插到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底部。实验过程: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适量石蜡熔化后倒进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中,使石蜡(16)位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底部,将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分为左右两部分。往第一具支试管(I)中装入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往第二具支试管(11)中装入与适量碳酸钠固体(15),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相等。用第一乳胶管(4)将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I)的支管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支管连接起来;用第二乳胶管(10)将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的支管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 )的右端支管连接起来。用第一注射器(3 )吸取适量盐酸,然后用带第一注射器(3)的第一橡皮塞(2)塞紧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I)的管口 ;用第二注射器(13)吸取与第一注射器(3)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用带第二注射器(13)的第四橡皮塞(12)塞紧装有适量碳酸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的管口。往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右两端加水,然后滴入几滴植物油,使植物油覆盖在水面上,液面略低于U形管(5 )两端的支管。用带第一长颈漏斗(7 )的第二橡皮塞(6)塞紧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管口,第一长颈漏斗(7)的下端管口插到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底部;用带第二长颈漏斗(9)的第三橡皮塞(8)塞紧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管口,第二长颈漏斗(9)的下端管口插到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底部。实验时,左右手同时按下两个注射器的活塞,使第一注射器(3)、第二注射器(13)里的盐酸全部分别进入第一具支试管(I)和第二具支试管(11)中,这时可以看到两个具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第一具支试管(I)中产生的气体进入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也不跟植物油反应,随着U形管(5)左端管中气压增大,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左端的液面下降,第一长颈漏斗(7)中的液面上升;第二具支试管(11)中产生的气体进入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右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也不跟植物油反应,随着U形管(5)管中气压增大,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右端的液面也下降,第二长颈漏斗(9)中的液面上升。而且可以看到第一长颈漏斗(7)中的液面比第二长颈漏斗(9)中的液面上升得快,这充分说明第一具支试管(I)中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比第二具支试管(11)中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大,也就是说第一具支试管(I)中的反应更激烈。反应停止后,第一长颈漏斗(7)和第二长颈漏斗(9)中的液面相等,这说明两个具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本技术做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材料易得、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能完全克服课本装置的缺陷,装置可重复使用。本技术不仅适用于教师课堂上做演示实验,还适用于学生做分组实验。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中的标识分别表示:(I)第一具支试管 (2)第一橡皮塞(3)第一注射器(4)第一乳胶管(5)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6)第二橡皮塞 (7)第一长颈漏斗(8)第三橡皮塞(9)第二长颈漏斗(10)第二乳胶管(11)第二具支试管(12)第四橡皮塞(13)第二注射器(14)碳酸氢钠固体(15)碳酸钠固体(16)石蜡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I)、第一橡皮塞(2)、装有盐酸的第一注射器(3)、第一乳胶管(4)、底部用石蜡(16)封堵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第二橡皮塞(6)、第一长颈漏斗(7)、第三橡皮塞(8)、第二长颈漏斗(9)、第二乳胶管(10)、装有适量碳酸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第四橡皮塞(12)、装有盐酸的第二注射器(13)组成。石蜡(16)位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底部,将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分为左右两部分。第一乳胶管(4)将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I)的支管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支管连接起来;第二乳胶管(10)将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的支管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支管连接起来。带第一注射器(3 )的第一橡皮塞(2 )塞紧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装有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1)、第一橡皮塞(2)、装有盐酸的第一注射器(3)、第一乳胶管(4)、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第二橡皮塞(6)、第一长颈漏斗(7)、第三橡皮塞(8)、第二长颈漏斗(9)、第二乳胶管(10)、装有碳酸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第四橡皮塞(12)、装有盐酸的第二注射器(13)组成,石蜡(16)封堵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底部,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两端装有水,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第一乳胶管(4)连接装有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1)的支管和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支管,第二乳胶管(10)连接装有碳酸氢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的支管和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支管,带第一注射器(3)的第一橡皮塞(2)塞紧装有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1)的管口,带第二注射器(13)的第四橡皮塞(12)塞紧装有碳酸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的管口,带第一长颈漏斗(7)的第二橡皮塞(6)塞紧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管口,第一长颈漏斗(7)的下端管口插到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底部,带第二长颈漏斗(9)的第三橡皮塞(8)塞紧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管口,第二长颈漏斗(9)的下端管口插到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师龙
申请(专利权)人:林师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