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单轨式喷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3486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6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轨式喷灌机,移动轨道通过轨道吊杆固定连接在温室上部;喷灌小车包括有框架结构小车车体,小车车体上设有由4个滚轮,喷灌小车由4个滚轮支撑在移动轨道上;减速电机固定在小车车体的底部位置,减速电机通过带轮和皮带与主动轮连接,将动力输出到主动轮,主动轮与小车车体上的4个滚轮之中的其中1个或2个连接;小车车体的下部连接有喷杆支架,喷杆支架的下端连接有喷杆,喷杆上装有喷头;喷杆支架上固定有电控箱;软管挂钩包括挂钩小车体,挂钩小车体横截面为槽型,挂钩小车体内侧固定有2个小滚轮,软管挂钩由这2个小滚轮支撑在移动轨道之上,挂钩小车体底部固定有专用挂钩,专用挂钩上固定有水管和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单轨式温室内移动喷灌机,用于连栋温室或大棚的灌溉、施肥或施药。
技术介绍
温室内移动式喷灌机,工作覆盖面积大、喷灌均匀、智能化程度高、能充分利用温室种植面积,是一种较理想的温室内灌溉方式,在蔬菜、花卉的工厂化育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市面上运用较多的双轨式喷灌机,具有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优点,但高昂的价格也限制了其应用的广泛性,且随着土地资源成本增高,对温室种植空间最大化利用的需求更显突出,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成本更低廉,更加节省温室种植空间的喷灌机,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温室喷灌机专利中,大多为双根圆形轨道为喷灌机运行轨道,例如专利《一种喷灌机》(专利号:02294686.1)、《多功能自走式移动喷灌机》(专利号:201020559884.1)、《一种施肥灌溉系统》(专利号:201220749394.7)、《一种具有自动跨越功能的温室用喷灌机系统》(专利号:201120013010.0)等。本技术区别于现有机型,采用单根轨道作为温室喷灌机轨道,降低了喷灌机轨道,且节省了温室种植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轨式移动喷灌机,可以在保证喷灌机性能基础上,降低设备成本,节省温室种植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轨式喷灌机,包括水管1、软管挂钩2、轨道吊杆3、喷灌小车4和移动轨道5、喷杆6、喷头7,其特征在于:移动轨道5为单根轨道,其材料可为C型内卷边槽钢或方矩管,表面做防锈处理,如镀锌等。移动轨道5通过轨道吊杆3固定连接在温室上部,其位置依据温室跨间距设定,移动轨道5应当设置在温室每跨的中间位置;喷灌小车4包括有框架结构小车车体13,小车车体13上设有由4个滚轮11,喷灌小车4便是由这4个滚轮11支撑在移动轨道5上,滚轮11轴向截面为梯型,移动轨道5横截面为矩形,滚轮11支撑喷灌小车4在轨道5上前后移动,滚轮11轴向截面为梯型的设计可防止喷灌小车4在移动过程中的左右侧向位移;喷灌小车4的动力来源是减速电机9,减速电机9固定在小车车体13的底部位置,减速电机9通过带轮14和皮带10与主动轮12连接,将动力输出到主动轮12,主动轮12与小车车体13上的4个滚轮11之中的其中I个或2个连接,减速电机9通过正向或反向旋转带动滚轮11正向或反向旋转,实现喷灌小车4的前进或后退;小车车体13的下部还连接有喷杆支架8,喷杆支架8的下端连接有喷杆6,喷杆6上装有喷头7,喷头7根据流量可有多个档位可调,喷杆6的长度和喷头7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定;通常喷杆6长4-16米,喷头7数量为8-40个,均匀分布安装在喷杆6上,喷杆支架8上固定有电控箱15,电控箱15内设有变频器等电控设备,可控制减速电机9的正反旋转及控制其转速,以实现喷灌小车4的前进后退及速度控制;软管挂钩2包括挂钩小车体17,挂钩小车体17横截面为槽型,挂钩小车体17内侧固定有2个小滚轮16,小滚轮16轴向截面为梯型,软管挂钩2由这2个小滚轮16支撑在移动轨道5之上。挂钩小车体17底部固定有专用挂钩18,专用挂钩18上固定有水管I和电缆19,水管I的一端连接给水源,另一端连接到喷灌小车4的喷杆6上,是喷灌液体的输送管道。电缆19 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到喷灌小车4的电控箱15上,主要为喷灌小车4各电器部分提供电能,因水管I与电缆19较长,软管挂钩2的数量根据其长度需要设定,其数量有多个,通常软管挂钩设置1-50个。专用挂钩18在水平面内可以自由转动,以便水管I和电缆19在专用挂钩18上受力时,避免软管挂钩2扭曲脱落,因水管I和电缆19均连接到喷灌小车4上,故当喷灌小车4前后移动时候,会带动软管挂钩2跟随其一起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本技术采用单根轨道结构形式,轨道材料为镀锌方矩管或C型内卷边槽钢,轨道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单根轨道布置在温室上部,占用温室空间少,更能充分利用温室种植空间,节约了土地等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单轨式喷灌机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单轨式喷灌机的喷灌小车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单轨式喷灌机的软管挂钩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管;2_软管挂钩;3_轨道吊杆;4_喷灌小车;5_移动轨道;6_喷杆;7-喷头;8_喷杆支架;9_减速电机;10-皮带;11-滚轮;12_主动轮;13_小车车体;14_带轮;15_电控箱;16_小滚轮;17_挂钩小车体;18_专用挂钩;19_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单轨式喷灌机,包括水管1、软管挂钩2、轨道吊杆3、喷灌小车4和移动轨道5、喷杆6、喷头7,其特征在于:移动轨道5为单根轨道,其材料可为C型内卷边槽钢或方矩管,表面做防锈处理,如镀锌等。移动轨道5通过轨道吊杆3固定连接在温室上部,其位置依据温室跨间距设定,移动轨道5应当设置在温室每跨的中间位置;喷灌小车4包括有框架结构小车车体13,小车车体13上设有由4个滚轮11,喷灌小车4便是由这4个滚轮11支撑在移动轨道5上,滚轮11轴向截面为梯型,移动轨道5横截面为矩形,滚轮11支撑喷灌小车4在轨道5上前后移动,滚轮11轴向截面为梯型的设计可防止喷灌小车4在移动过程中的左右侧向位移;喷灌小车4的动力来源是减速电机9,减速电机9固定在小车车体13的底部位置,减速电机9通过带轮14和皮带10与主动轮12连接,将动力输出到主动轮12,主动轮12与小车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轨式喷灌机,包括水管(1)、软管挂钩(2)、轨道吊杆(3)、喷灌小车(4)和移动轨道(5)、喷杆(6)、喷头(7),其特征在于:    移动轨道(5)为单根轨道,移动轨道(5)通过轨道吊杆(3)固定连接在温室上部,移动轨道(5)设置在温室每跨的中间位置;    喷灌小车(4)包括有框架结构小车车体(13),小车车体(13)上设有由4个滚轮(11),喷灌小车(4)由4个滚轮(11)支撑在移动轨道(5)上,滚轮(11)支撑喷灌小车(4)在轨道(5)上前后移动;减速电机(9)固定在小车车体(13)的底部位置,减速电机(9)通过带轮(14)和皮带(10)与主动轮(12)连接,将动力输出到主动轮(12),主动轮(12)与小车车体(13)上的4个滚轮(11)之中的其中1个或2个连接,减速电机(9)通过正向或反向旋转带动滚轮(11)正向或反向旋转,实现喷灌小车(4)的前进或后退;小车车体(13)的下部连接有喷杆支架(8),喷杆支架(8)的下端连接有喷杆(6),喷杆(6)上装有喷头(7);喷杆支架(8)上固定有电控箱(15),电控箱(15)内设电控设备,可控制减速电机(9)的正反旋转及控制其转速,以实现喷灌小车(4)的前进后退及速度控制;软管挂钩(2)包括挂钩小车体(17),挂钩小车体(17)横截面为槽型,挂钩小车体(17)内侧固定有2个小滚轮(16),软管挂钩(2)由这2个小滚轮(16)支撑在移动轨道(5)之上,挂钩小车体(17)底部固定有专用挂钩(18),专用挂钩(18)上固定有水管(1)和电缆(19),水管(1)的一端连接给水源,另一端连接到喷灌小车(4)的喷杆(6)上,是喷灌液体的输送管道,电缆(19)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到喷灌小车(4)的电控箱(15)上,为喷灌小车(4)各电器部分提供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星星高一川肖进周朝吴泽鑫夏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