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抗疱疹类病毒药物的聚丙烯腈纳米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3060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6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释抗疱疹类病毒药物的聚丙烯腈纳米电纺纤维膜制备方法,将阿昔洛韦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阿昔洛韦溶液,再向该阿昔洛韦溶液中加入干燥的聚丙烯腈粉体,溶解,制得静电纺丝液;将配置好的溶液倒入溶液储存器中,并将储存器置于微量注射泵上,采用削平的注射针头作为喷射细流的毛细管,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铝箔纤维接受平板连接负极,打开电源;依据合适的电纺条件进行静电纺丝得缓释抗疱疹类病毒药物的聚丙烯腈纳米电纺纤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安全,新颖,高效,在抗疱疹病毒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实现抗疱疹药物的缓释,应用到医用载药纤维的药物释放特征研究以及疱疹类病毒的针对性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含药物的纺织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释抗疱疹类病毒药物的聚丙烯腈纳米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疱疹,广义上是指疱疹病毒科病毒所致疾病。目前已知在这科中有八种病毒可造成人类疾病,这类病毒被统称为人类疱疹病毒。其中常见的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阿昔洛韦,为一种合成的嘌呤核苷类似物。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各种感染,可用于初发或复发性皮肤、粘膜,外生殖器感染及免疫缺陷者发生的HSV感染。为治疗HSV脑炎的首选药物,减少发病率及降低死亡率均优于阿糖腺苷。还可用于带状疱疹,EB病毒,及免疫缺陷者并发水痘等感染。局部仅用于皮肤。在HSV、VZV和EB病毒感染的细胞中,由病毒特异性TK酶将ACV磷酸化为单磷酸化合物,而后被细胞激酶磷酸化为三磷酸化合物,与HSV-DNA多聚酶结合,掺入HSV-DNA,中止HSV-DNA链延伸,阻断病毒复制。任何经化学、生物合成或提取、精致的药物,在供临床使用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诊<br>断和预防应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释抗疱疹类病毒药物的聚丙烯腈纳米电纺纤维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疱疹类病毒药物为阿昔洛韦,所述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将阿昔洛韦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阿昔洛韦溶液,再向该阿昔洛韦溶液中加入干燥的聚丙烯腈粉体,溶解,制得静电纺丝液,其中电纺液中聚丙烯腈浓度为18~22%,而聚丙烯腈与阿昔洛韦的质量比为4‑19:1;(2)将配置好的溶液倒入溶液储存器中,并将储存器置于微量注射泵上,采用削平的注射针头作为喷射细流的毛细管,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铝箔纤维接受平板连接负极,打开电源;(3)依据合适的电纺条件进行静电纺丝得缓释抗疱疹类病毒药物的聚丙烯腈纳米电纺纤维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抗疱疹类病毒药物的聚丙烯腈纳米电纺纤维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
疱疹类病毒药物为阿昔洛韦,所述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阿昔洛韦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阿昔洛韦溶液,再向该阿昔洛韦溶液中加入干燥的聚
丙烯腈粉体,溶解,制得静电纺丝液,其中电纺液中聚丙烯腈浓度为18~22%,而聚丙烯腈
与阿昔洛韦的质量比为4-19:1;
(2)将配置好的溶液倒入溶液储存器中,并将储存器置于微量注射泵上,采用削平的注射针
头作为喷射细流的毛细管,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铝箔纤维接受平板连接负极,打开电源;
(3)依据合适的电纺条件进行静电纺丝得缓释抗疱疹类病毒药物的聚丙烯腈纳米电纺纤维
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抗疱疹类病毒药物的聚丙烯腈纳米电纺纤维膜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选用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DMF或者二甲亚砜DMSO或
二甲基乙酰胺DMA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荣弟刘爱莲柴红梅周冰情
申请(专利权)人:浪莎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