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和通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296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和通讯设备。散热结构包括:具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负压产生器;和具有第二进气口、冷气出口和热气出口的螺旋气流发生器,热气出口与第一进气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结构,负压产生器产生负压,使螺旋气流发生器从第二进气口吸入空气,在螺旋气流发生管的作用下形成高速的螺旋气流、并冷热分离(即:外层螺旋气流和轴心螺旋气流发生分离),热空气旋转并进入到负压产生器内,通过出气口排出,而冷空气则向着螺旋热空气相反的方向运动,通过冷器出口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指一种散热结构和一种包含该散热结构的通讯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通讯设备属于电子器件相对集中的设备,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就会导致各种电子器件发生过热异常。依照现有的散热方法,多为风扇降温,风扇的高速气流虽然能够降温,但也会带来诸如耗电,灰尘积累以及噪声过大等问题。然而对于大功率的电子元器件或者大功率设备,其发热能过于集中,单纯依靠风扇降温不能满足要求,电子器件依旧容易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能够实现发热器件进行快速的散热,解决发热器件因散热不及时和不彻底而损坏的问题。为了达到本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包括:具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负压产生器;和具有第二进气口、冷气出口和热气出口的螺旋气流发生器,所述热气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接;在负压产生器产生的负压下,空气自所述第二进气口进入所述螺旋气流发生器、并在所述螺旋气流发生器的作用下进行冷热分流,分流后的冷空气自所述冷气出口排出,分流后的热空气经所述热气出口自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负压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结构,用于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负压产生器(1);和具有第二进气口、冷气出口和热气出口的螺旋气流发生器(2),所述热气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接;在负压产生器(1)产生的负压下,空气自所述第二进气口进入所述螺旋气流发生器(2)、并在所述螺旋气流发生器(2)的作用下进行冷热分流,分流后的冷空气自所述冷气出口排出,分流后的热空气经所述热气出口自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负压产生器(1)内、由所述出气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