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271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卫生用品领域,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弹性佳、穿戴舒适的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前腰区和后腰区,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体、不透液性底层,所述后腰区后端连接有弹性后腰贴,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连接处的长度为10~20mm,定义吸收性物品本体的纵向方向为长度方向,横向方向为宽度方向,所述弹性后腰贴的长度为30~15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一次性吸收物品,其结构一般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前腰区和后腰区,所述后腰区内设有弹性腰贴,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主要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体及不透液性底层,所述弹性腰贴设于后腰区处透液性面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传统的吸收性物品其弹性腰贴的上方需要透液性面层覆盖,下方需要设置不透液性底层,需要用到较多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弹性佳、穿戴舒适的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前腰区和后腰区,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体、不透液性底层,所述后腰区后端连接有弹性后腰贴,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连接处的长度为10?20mm,定义吸收性物品本体的纵向方向为长度方向,横向方向为宽度方向,所述弹性后腰贴的长度为30?150mm。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的连接处位于透液性面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的连接处位于透液性面层上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的连接处位于不透液性底层的外侧。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前腰区和后腰区,所述后腰区后端连接有弹性后腰贴,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连接处的长度为10?20mm,所述弹性后腰贴的长度为30?150_,传统的后腰贴是直接设置在后腰区内,后腰贴设置的地方需要透液性面层、不透液性底层进行覆盖,相比传统的吸收性物品,做一个等长的吸收性物品,本技术可以节省较多的原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一参考图1及图2,一种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前腰区和后腰区,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导流层1、吸收体2、不透液性底层3,所述前腰区内设有前腰贴4,所述后腰区后端连接有弹性后腰贴5,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连接处的长度为20mm,定义吸收性物品本体的纵向方向为长度方向,横向方向为宽度方向,所述弹性后腰贴5的长度为50_。所述弹性后腰贴5与后腰区后端的连接处位于透液性面层与不透液性底层3之间。实施例二参考图3及实施例一,所述弹性后腰贴5与后腰区后端的连接处位于透液性面层上,其他部分与实施例——致。实施例三参考图4及实施例一,所述弹性后腰贴5与后腰区后端的连接处位于不透液性底层的外侧,其他部分与实施例--致。其中,本技术中,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弹性后腰区后端连接处的长度在10?20mm,所述弹性后腰贴的长度在30?150mm,均可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前腰区和后腰区,所述后腰区后端连接有弹性后腰贴,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弹性后腰区后端连接处的长度为10?20mm,所述弹性后腰贴的长度为30?150mm,传统的后腰贴是直接设置在后腰区内,后腰贴设置的地方需要透液性面层、不透液性底层进行覆盖,相比传统的吸收性物品,做一个等长的吸收性物品,本技术可以节省较多的原材料。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前腰区和后腰区,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体、不透液性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腰区后端连接有弹性后腰贴,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连接处的长度为10?20mm,定义吸收性物品本体的纵向方向为长度方向,横向方向为宽度方向,所述弹性后腰贴的长度为30?15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的连接处位于透液性面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的连接处位于透液性面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的连接处位于不透液性底层的外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卫生用品领域,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弹性佳、穿戴舒适的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前腰区和后腰区,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体、不透液性底层,所述后腰区后端连接有弹性后腰贴,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连接处的长度为10~20mm,定义吸收性物品本体的纵向方向为长度方向,横向方向为宽度方向,所述弹性后腰贴的长度为30~150mm。【IPC分类】A61F13/49【公开号】CN204744636【申请号】CN201520342288【专利技术人】郑佳明, 柯进坤, 蔡坤芳, 谯志勇 【申请人】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弹贴身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具有前腰区和后腰区,所述吸收性物品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体、不透液性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腰区后端连接有弹性后腰贴,所述弹性后腰贴与后腰区后端连接处的长度为10~20mm,定义吸收性物品本体的纵向方向为长度方向,横向方向为宽度方向,所述弹性后腰贴的长度为30~1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佳明柯进坤蔡坤芳谯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