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热或自冷却式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00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加热式容器(10),具有用于盛放东西的内腔(22)和用于放置加热装置的外腔(20),加热装置由需要加热时就混合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化学反应材料构成。当加热装置将化学反应材料混合在一起时,就发生放热反应,从而产生蒸气,例如水蒸气和热气。蒸气经设置在腔盖(30)上的槽(62)而强制流入到腔盖(30)外部。在容器(10)周围邻近腔盖(30)设有套(60),从而使流出的蒸气被约束在套(60)和容器(10)之间流动。因此,使用者就可免于与热蒸气和空气接触,且容器所产生的蒸气可促进加热过程。最好,套(60)由吸附材料例如纸板制成,以便于吸收任何的凝结物,吸附材料由不可渗透的塑料材料包围,从而将使用者与反应热隔离开。(*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加热或自冷却式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存在很多种自加热或自冷却的饮料容器。例如,WO96/29255就公开了一种容器,该容器具有与普通饮料容器相同的外形尺寸和形状,但是都具有凹进的底部,从而形成一个可容纳用于冷却或加热容器中所盛东西的装置的外腔。通过利用两种在分离状态时是稳定的,而在混合时就会发生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的化学反应物来加热或冷却容器中所盛放的东西。US5626022就公开了这类容器的一个例子,自加热或自冷却式容器的插入件在需要时可将反应物混合。这种结构的共同点在于,它利用一个可破裂的或可刺破的隔板将两种反应物分隔开,并在需要进行反应来加热或冷却容器时,利用销针或其它刺破装置来将隔板刺破。如上所述,自加热式容器利用放热反应来作为加热容器中所盛放东西的能源。通常,放热反应利用水来作为其一种反应物,且反应会产生蒸气和热气。直至今日,蒸气和热气仍是简单地从容器中排出。这样的排出浪费了反应所产生的热能,并对使用者带来潜在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要寻找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加热或自冷却式容器,该容器具有一个在其中确定一个内腔的管状周壁、一个封闭内腔一端的第一端部元件和一个封闭内腔另一端的第二端部元件,其中,加热或冷却装置由周壁支承或安装在周壁内,所述容器还包括一个在外部围绕至少部分周壁地设置的套,且容器是这样进行设置的,即所述加热或冷却装置所产生的蒸气可被引导在所述套和所述周壁之间。对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加热或自冷却式容器,加热或冷却装置产生的蒸气、冷却装置排出的高压气体或放热反应生成的蒸气和/或热气被引导到套和容器的壁之间。这就保护了使用者并可使蒸气加强加热或冷却过程。因此,反应产生的蒸气可加热容器中所盛放的东西,热蒸气从套和周壁之间通过,从而可进一步加热容器中所盛放的东西。最好,套具有吸收性,这样就可将蒸气吸收到其中。另外和/或可选择地,套是隔热的,从而在使用者使用容器时,套可使使用者免于受容器热或冷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加热或自冷却式容器可包括任何形式的加热或冷却装置。WO96/29255就公开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加热或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化学反应物和第二化学反应物,并容纳在第二端部元件所限定的容器外腔中。直到需要加热或冷却容器中所盛放东西的时候,化学反应物都保持分离。最好,套的纵向范围与周壁的纵向范围相同或相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的内表面和/或周壁的外表面开有沟或槽,从而可沿周壁的外表面引导蒸气。套最好包括吸附材料。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套由纸板套构成或装有纸板套,所述纸板套的内表面是波纹形的。最好,套的外表面由不可渗透材料制成。例如,套可是层状或层叠结构,在此情况下,套的内表面是一层吸附材料。套的外表面是一层不可渗透的材料。另外,套可包括由设置在所述周壁周围的吸附材料构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套和由设置在所述第一套周围的不可渗透材料构成的第二套。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套的内表面由具有吸收性的无纺材料制成,所述套的外表面由具有结构刚性的塑料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材料是膨胀聚苯乙烯。这种套结构最好由一层无纺材料与一层膨胀聚苯乙烯层叠而成的单片材料制成,所述无纺材料最好具有吸收性。聚苯乙烯面层将容器所盛放东西的热或冷与使用者隔离开来,并使套具有刚性。套的外表面可进行印刷来用作标签和/或在容器外部涂绘颜色和图案。在一个实施例中,容器还包括蒸气引导装置,用于将所述加热或冷却装置所产生的蒸气引导到套和所述周壁之间,所述蒸气引导装置包括供蒸气流动的沟和/或槽,所述沟和/或槽设置在周壁上和/或第二端部元件上。最好,第二端部元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加热或冷却装置上,其中,生成的蒸气从所述第二端部元件的外周流出,所述套邻近所述第二端部元件的外周设置。例如,沟和/或槽可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元件上,从而将蒸气引导到其外周。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腔用于容纳容器所盛放的东西,第二端部元件包括一个底部元件,所述底部元件凹进而形成一个伸入到周壁内并与内腔分隔开的外腔,所述第二端部元件还包括一个所述外腔的腔盖,所述腔盖具有操纵装置来启动所述加热或冷却装置。一起待审的国际申请PCT/GB99/04241就描述了这样一种结构。最好,腔盖设有周缘,周缘具有适当的形状,以便可夹紧到周壁上来盖住外腔。在一个实施例中,周壁和所述腔盖都具有大致为圆形的周边,腔盖具有环形周缘,环形周缘形成一个可容纳周壁边的环形槽。在此情况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可用于任何形状的容器,但容器通常具有圆形的横截面。最好,操纵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到所述腔盖上并且直立的柱塞。例如,柱塞可与腔盖制成一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柱塞通过一个形成在腔盖上的按钮来安装到腔盖上。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附图说明图1自加热或自冷却式容器的局部剖面图,其中示出了外部反应腔和该反应腔的腔盖;图2是腔盖处于关闭位置的放大图;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腔盖打开后的状态;图4是装有绝热和/或吸收套的自加热或自冷却式容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具有特殊结构的绝热装置的自加热饮料容器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自加热和自冷却式容器,而且不论容器中所装的是否是所建议的东西都可进行应用。正如所描述的,容器具有外腔,加热或冷却装置装在外腔中,且腔盖将外腔盖住。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它也可具有其它结构形式的自加热或自冷却装置。图1所示的容器可以是金属或塑料饮料容器10,具有大致为圆筒形的周壁12,周壁12的一端由顶端部件14封闭。如WO96/29255所描述的那样,容器的底端部件16限定了一个细长的外腔20,外腔20在周壁12内延伸。可以看到周壁12和容器的顶端和底端部件14、16一起确定一个内腔22,饮料装在内腔22中。可看到,外腔20延伸在该内腔22中,但底端部件16的壁将它们分隔开。图1所示的容器具有与普通的饮料罐相同的外部尺寸和形状。这就意味着该容器可在现有的罐装线上进行罐装和处理。容器10的外腔20可用于容纳加热装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反应材料,例如生石灰(氧化钙)。装有生石灰的外腔20由腔盖30盖住。对于自加热式容器,腔盖30可装有水。当需要加热容器10中所装的东西时,将容器翻转过来,并立在其顶端部件14上,这样,就可通达腔盖30的底端。按下下文说明的底端底部的按钮,就可打开腔盖30中的盛水腔42,水就会从腔盖30中流出并覆盖反应腔20中的生石灰,从而产生放热反应。生成的蒸气从外腔20中逸出并经腔盖30的周壁或外腔20的周壁上形成或者这两者上都形成的通气孔或凹口(未示出)进入到腔盖30的周壁周围。使用者可将容器保持在其翻转位置直到蒸气从外腔20中全部逸出。在此过程中,就可将容器内的东西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图2示出了腔盖30。在图示实施例中,腔盖30确定一个盛水的容器,并封闭住外腔20。腔盖30由塑料模塑而成,其包括一个底部元件32和一个盖34。底部元件32包括基本上为圆形的底部,底部具有环形周缘36。周缘具有环形槽38,环形槽38可使腔盖30夹紧固定到容器10的底端。沿周缘36径向向内是直立的周壁40,周壁40确定了大致为圆筒形的盛水腔42。周壁40的游离端形成盛水腔42的圆形开口,盖34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加热或自冷却式容器,该容器具有一个含有内腔的管状周壁、一个封闭内腔一端的第一端部元件和一个封闭内腔另一端的第二端部元件,其中,加热或冷却装置由周壁支承或安装在周壁内,所述容器还包括一个在外部围绕至少部分周壁设置的套,且容器是这样进行设置的,即:所述加热或冷却装置所产生的蒸气可被引导在所述套和所述周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修约翰瑟尔罗伯特尼尔理查森
申请(专利权)人:热学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