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其组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810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7:19
提供兼备优异的输入输出特性和耐久性(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其组装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组装体,其正极的工作上限电位按金属锂基准计为4.3V以上,且该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具有离子传导性的无机磷酸化合物;其非水电解液包含支持电解质、草酸硼酸盐型化合物和非水溶剂,该非水溶剂由非氟系溶剂构成。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对上述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组装体实施了充电处理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其组装体。详细地讲,涉及正极的工作上限电 位按金属锂基准计设定为4. 3V以上的该电池。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作为性能提高的一环,正在研究进 一步的高能量密度化。该高能量密度化能够通过例如将正极的工作电位设定得比以往高来 实现。但是,在将正极的工作上限电位按金属锂基准计设定为约4. 3V以上的情况下,由于 正极成为高电位的影响,在该正极上容易引起电解液的氧化分解。其结果,有时电池的耐久 性(例如高温循环特性)降低。 作为应对该问题的方法,已知使非水电解液中包含氟系溶剂,来提高该非水电解 液的氧化电位的技术。采用该方法,能够在高电位状态下抑制非水电解液的氧化分解。 另外,作为其它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用锂离子传导性玻璃被覆正极活性 物质粒子的表面。根据专利文献1,由此能够抑制高电位状态下的非水电解液的氧化分解。 其结果,能够实现自放电特性的改善、高温放置时的电池膨胀的减少。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国专利公开2003-1737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国专利公开2013-89445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初始充电处理前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组装体,是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组装体,所述正极的工作上限电位按金属锂基准计为4.3V以上,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具有离子传导性的无机磷酸化合物,所述非水电解液包含支持电解质、草酸硼酸盐型化合物和非水溶剂,该非水溶剂由非氟系溶剂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武志河合利幸神山彰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