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刘满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去除茯苓粉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0757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茯苓粉的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切割茯苓的切片台,切片台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切刀以及对茯苓进行推送的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对茯苓的推送方向与推送机构和切刀之间的间距方向一致,切刀设置在刀架上且与刀架沿铅垂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切刀与驱动其沿铅垂方向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相连接,切刀外侧设置有用于吹除茯苓粉的风管,风管与引风机相连接,风管出风口的风向斜向下指向切刀沿铅垂方向在切片台上的投影位置处。通过上述去除装置,其可在茯苓切片时,对产生的茯苓粉进行去除,防止茯苓粉在切片台上积存,保证茯苓切片的质量和提高切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去除茯苓粉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是申请日为2014年04月13日,申请号为:201410146473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茯苓粉去除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茯苓初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去除茯苓粉的装置。
技术介绍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盛产于我国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茯苓具有“四时神药”的美誉,其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其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茯苓的初加工主要是进行脱皮、切块或切片、干燥处理,由于茯苓为不规则的球状体,因此,目前茯苓的切丁或切片处理均是人工手工进行操作,其加工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刚切下的茯苓片易碎,同时在切片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茯苓粉,这些茯苓粉就会粘接在切刀上,影响茯苓切片的质量。目前,有采用擦条对切刀进行擦拭的方法来去除茯苓粉,但是擦条擦拭后的茯苓粉还是落在放置茯苓的切片台上,而且越积越多,使得茯苓切片无法进行。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去除茯苓粉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去除茯苓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待切割茯苓的切片台,切片台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切刀以及对茯苓进行推送的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对茯苓的推送方向与推送机构和切刀之间的间距方向一致,切刀设置在刀架上且与刀架沿铅垂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切刀与驱动其沿铅垂方向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相连接,切刀外侧设置有用于吹除茯苓粉的风管,风管与引风机相连接,风管出风口的风向斜向下指向切刀沿铅垂方向在切片台上的投影位置处;去除装置还包括对吹除后的茯苓粉进行收集的集粉槽,集粉槽和风管分置于切刀刀长方向的两外侧,集粉槽靠近切片台一侧的槽壁低于切片台设置,集粉槽远离切片台一侧的槽壁高于切片台设置;切刀的两刀面的外侧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去除茯苓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待切割茯苓的切片台,切片台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切刀以及对茯苓进行推送的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对茯苓的推送方向与推送机构和切刀之间的间距方向一致,切刀设置在刀架上且与刀架沿铅垂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切刀与驱动其沿铅垂方向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相连接,切刀外侧设置有用于吹除茯苓粉的风管,风管与引风机相连接,风管出风口的风向斜向下指向切刀沿铅垂方向在切片台上的投影位置处;去除装置还包括对吹除后的茯苓粉进行收集的集粉槽,集粉槽和风管分置于切刀刀长方向的两外侧,集粉槽靠近切片台一侧的槽壁低于切片台设置,集粉槽远离切片台一侧的槽壁高于切片台设置;切刀的两刀面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擦除刀面上粘结的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刘满
申请(专利权)人:胡刘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