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483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4:02
一种车辆侧连接器(10),与搭载于车辆的电池相连接,该车辆侧连接器(10)具备:外壳体(31),固定于车辆的车身;内壳体(50),从车辆的内部侧嵌合于外壳体(31);端子配件(11),分别与从包含电池的车辆内引出的多根电线(20P、20S)相连接;多个端子容纳室(53、40),设置在从内壳体(50)至外壳体(31)的范围内,供各端子配件(11)从后方插入并对其进行容纳;保持器(60),能够组装于内壳体(50),以便卡定于各端子配件(11)而防脱;以及锁定机构部(47、70),将保持器(60)与外壳体(31)锁定为结合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侧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搭载于车辆的电池相连接的车辆侧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车辆侧连接器的一个例子,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该车辆侧连接器形成为如下结构:在以与开口于主体的供电口相面对的方式安装的壳体整齐排列地形成有多个端子容纳室,与从电池装置侧引出的电线的末端相连接的端子配件从后方插入对应的端子容纳室,并通过在壳体的背面安装保持器而防脱。然后,通过使与电源相连接的充电用连接器与该车辆侧连接器嵌合而对电池进行充电。在此,在将车辆侧连接器安装于主体时,在将设于电线的末端的对应的端子配件插入壳体的各端子容纳室之后,在壳体的背面安装保持器,从而组装车辆侧连接器,之后,通过螺栓紧固等将该车辆侧连接器固定于主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90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现有结构中,在组装车辆侧连接器时,相对于集中配置于相对较大的壳体中的狭窄的区域内的各端子容纳室,需要一边探查并确定应插入在各电线的末端设置的端子配件的端子容纳室的位置一边进行插入,因此组装操作本身较为麻烦,直到将组装而成的车辆侧连接器安装于车身为止,需要以在电线束的末端设置了相对较大的车辆侧连接器的形态进行处理,其操作较为困难,存在有组装车辆侧连接器并向车身安装为止的操作在总体上变得麻烦的倾向,从而迫切期望进行进一步改善。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迅速地进行组装车辆侧连接器并且向车身安装的操作。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车辆侧连接器,其与搭载于车辆的电池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侧连接器具备:外壳体,其固定于车辆的车身;内壳体,其从车辆的内部侧嵌合于所述外壳体;端子配件,其分别与从包含所述电池的车辆内引出的多根电线相连接;多个端子容纳室,其设置在从所述内壳体至所述外壳体的范围内,供所述各端子配件从后方插入并对其进行容纳;保持器,其能够组装于所述壳体,以便卡定于所述各端子配件而防脱;以及锁定机构部,其将所述保持器与所述外壳体锁定为结合状态。组装车辆侧连接器并向车身安装的操作顺序的一个例子如下所述。通过一边将端子配件容纳于内壳体的各端子容纳室,一边组装保持器而防脱,从而在电线束的末端形成有子组件。另一方面,外壳体被预先安装于车身,通过一边使子组件侧的端子配件插入该外壳体的端子容纳室,一边使内壳体嵌合于外壳体,从而将保持器相对于外壳体锁定。由此,车辆侧连接器的组装与向车身的安装同时进行。由于各个端子配件的插入动作只要插入相对较小的内壳体的端子容纳室即可,因此易于判定应插入的端子容纳室,能够精确并且容易地进行插入,另外,由于以在电线束的末端设置了小型的子组件的形态进行操作,因此能够以汇总的方式简单并且迅速地进行组装车辆侧连接器并且向车身安装的操作。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这样的结构。(1)在所述内壳体中设置对在从车辆内引出的电线的末端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进行容纳的传感器容纳室,并且在所述保持器设置卡定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而防脱的传感器卡定部。在将温度传感器容纳于传感器容纳室时,能够利用端子配件用的保持器来防脱。(2)所述温度传感器形成为直径比所述电线大的柱形,另一方面,所述传感器卡定部是将直径比所述温度传感器大的大径孔和直径比所述温度传感器小并且能够供所述电线插通的小径孔相连地设置而成的孔。在使温度传感器通过孔中的大径孔之后,一边使电线插通小径孔,一边使温度传感器沿径向移动,使其背面卡定于小径孔的背面的口边缘部,从而防止温度传感器脱落。即使在安装了保持器后,也能够以防止脱落的状态容纳温度传感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迅速地进行组装车辆侧连接器并且向车身安装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外壳体的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该外壳体的后视图。图4是内壳体的主视图。图5是该内壳体的后视图。图6是图5的VI-VI线剖视图。图7是保持器的立体图。图8是该保持器的主视图。图9是该保持器的后视图。图10是图9的X-X射线剖视图。图11是将车辆侧端子和温度传感器组装于保持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组装保持器和内壳体而形成子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将子组件组装于外壳体的动作的剖视图。图14是组装结束时的剖视图。图15是从图14所示结构的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6是从图14所示结构的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7是图14所示结构的后视图。图18是图14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图19是对方的充电用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基于图1至图19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中为了对搭载于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而与对方的充电用连接器1嵌合的车辆侧连接器10。首先,简单地说明对方的充电用连接器1,如图19所示,其具有连接于车辆侧连接器10的阴壳体3,该阴壳体3是在小罩部4内以从里侧壁突出的形态设有相互独立的五个端子容纳筒5的结构。在上段的两个端子容纳筒5P内容纳有内侧的电源端子,在下段的中央的端子容纳筒5G内容纳有内侧的接地端子,另外,在下段的两端的端子容纳筒5S内容纳有内侧的信号用端子。如图1所示,车辆侧连接器10构成为具备:图示的五个的车辆侧端子11、温度传感器25、容纳这些车辆侧端子11和温度传感器25的阳壳体30以及防止该车辆侧端子11与温度传感器25脱落的保持器60。车辆侧端子11由两根外侧的电源端子11P、一根外侧的接地端子11G以及两根外侧的信号用端子11S构成。以下,在同时说明五个车辆侧端子的情况下,称作“车辆侧端子11”,在独立说明的情况下,称作电源端子11P、接地端子11G、信号用端子11S以进行区别。各车辆侧端子11基本上由笔直的圆销端子形成。如图1以及图11所示,电源端子11P在前端侧形成有与对方的电源端子相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2,并且在后端侧形成有用于压接电线20的芯线的呈筒形的电线连接部13。在端子连接部12的前端面嵌合有保护罩14,并且在该端子连接部12的基端侧形成有扩径而成的嵌合部15和凸缘16。在嵌合部15的基端侧的外周嵌合有密封圈17。电源端子11P连接于大径的电线20P(粗电线20P)的末端。说明接地端子11G和信号用端子11S。此外,在两端子11G、11S中,对具有与上述电源端子11P相同功能的部位标注相同的标号,从而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接地端子11G除了端子连接部12与电源端子11P的端子连接部12相比略细,另外嵌合部15的前表面位于后方这两点以外,与电源端子11P形状相同,同样地,通过压接电线连接部13而连接于粗电线20P的末端。此外,三个粗电线20P被缠绕成一根而作为整体型的屏蔽电线Wa(橡胶绝缘软电缆)。信号用端子11S在如下几点与电源端子11P不同:与电源端子11P相比,整体直径较小,并且端子连接部12为短尺寸,且未安装有保护罩。通过压接电线连接部13而将小径的电线20S(细电线20S)的末端连接于该信号用端子11S。另外,温度传感器25整体形成为圆柱状,从温度传感器25的背面引出直径比该温度传感器25小的导线26。阳壳体30是合成树脂制,如图1所示,由外壳体31和内壳体50这两部分构成。如图2以及图3所示,外壳体31在呈大致方形的基板32的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侧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侧连接器,与搭载于车辆的电池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侧连接器具备:外壳体,固定于车辆的车身;内壳体,从车辆的内部侧嵌合于所述外壳体;端子配件,分别与从包含所述电池的车辆内引出的多根电线相连接;多个端子容纳室,设置在从所述内壳体至所述外壳体的范围内,供所述各端子配件从后方插入并容纳所述各端子配件;保持器,能够组装于所述内壳体,以便卡定于所述各端子配件而防脱;以及锁定机构部,将所述保持器与所述外壳体锁定为结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侧连接器,与搭载于车辆的电池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侧连接器具备:外壳体,固定于车辆的车身;内壳体,从车辆的内部侧嵌合于所述外壳体;端子配件,分别与从包含所述电池的车辆内引出的多根电线相连接;多个端子容纳室,设置在从所述内壳体至所述外壳体的范围内,供所述各端子配件从后方插入并容纳所述各端子配件;保持器,能够组装于所述内壳体,以便卡定于所述各端子配件而防脱;以及锁定机构部,将所述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一尾敏文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