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注式隔热型材毛坯结构及其开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0124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浇注式隔热型材毛坯结构及其开齿方法,涉及建材技术领域。该毛坯包括上腔和下腔,之间通过中部的1个连接筋板连接,连接筋板的右侧设有两道凸筋;上腔下面设有一个下拐角板,下腔上面设有一个上拐角板,拐角板之间设有注胶开口;所述的下拐角板和上拐角板的间距大于两凸筋外边的间距,圆盘状开齿刀具能从间距即注胶开口C处伸入将两道凸筋开出齿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使浇注式型材开齿时受力方向做到一致,使型材不存在上下攒动,从而避免了型材表面碰伤及产品报废问题,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开齿深度易做到较大,还可大大提高隔热型材的抗拉与抗剪性能,满足对隔热型材的较高的使用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注式隔热型材毛坯结构及其开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型材
,具体涉及一种浇注式隔热型材结构及其开齿方法,尤其适于幕墙门窗型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浇注式隔热型材比较普遍,但电泳或氟碳漆喷涂处理的浇注式隔热型材基本没有。因为,用于注胶的隔热胶与电泳漆、氟碳漆不相容,导致其型材的抗拉性能与抗剪性能达不到标准要求。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在注胶槽口内侧打齿,来提高型材的抗拉与抗剪性能。而这种现有的打齿方法是通过开齿刀具往复直线运动,在注胶槽口处打齿,这样打齿过程中型材受力是反复两个方向,型材上下攒动,存在碰伤现象,造成产品报废率较高。如果加工力量小,则开齿深度小,型材的抗拉与抗剪性能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浇注式隔热型材毛坯结构及其开齿方法,通过隔热型材结构的改变以及开齿加工方法的改变,不仅使浇注式型材开齿时型材开齿时受力方向做到一致,使型材不存在上下攒动,避免了型材表面碰伤及产品报废问题,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开齿深度易做到较大,还可大大提高隔热型材的抗拉与抗剪性能,满足对隔热型材的较高的使用性能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浇注式隔热型材毛坯结构及其开齿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注式隔热型材毛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型材毛坯呈长条状,其横断面形状为:包括上腔和下腔,上腔下面和下腔上面之间通过中部的1个连接筋板(13)连接,该连接筋板(13)的右侧面设有两道凸筋(12);在该连接筋板(13)的右面、在上腔下面设有一个下拐角板(11),在该连接筋板(13)的右面、在下腔上面设有一个上拐角板(14),所述的下拐角板和上拐角板之间设有注胶开口;从而形成由两个C形连接而成的注胶槽口(A);所述的下拐角板(11)和上拐角板(14)两个拐角内边的间距即注胶开口(C)大于所述的两凸筋外边的间距(B),圆盘状开齿刀具(4)能从间距即注胶开口C处伸入将两道凸筋(12)开出齿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注式隔热型材毛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型材毛坯呈长条状,其横断面形状为:包括上腔和下腔,上腔下面和下腔上面之间通过中部的1个连接筋板(13)连接,该连接筋板(13)的右侧面设有两道凸筋(12);在该连接筋板(13)的右面、在上腔下面设有一个下拐角板(11),在该连接筋板(13)的右面、在下腔上面设有一个上拐角板(14),所述的下拐角板和上拐角板之间设有注胶开口;从而形成由两个C形连接而成的注胶槽口(A);所述的下拐角板(11)和上拐角板(14)两个拐角内边的间距即注胶开口(C)大于所述的两凸筋外边的间距(B),圆盘状开齿刀具(4)能从间距即注胶开口C处伸入将两道凸筋(12)辊压出间隔式齿槽;圆盘开齿刀具(41)能从下拐角板(11)和上拐角板(14)两个拐角间距处,辊压出间隔式梯形豁口(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注式隔热型材毛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筋呈三角状,所述的下拐角板(11)的拐角和上拐角板(14)的拐角呈三角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浇注式隔热型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拥彬王春海李党军单海珍田兵奎
申请(专利权)人:力尔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