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构件及包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969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包装构件,形成有:设有沿被包装物的下侧部形状的下侧凹部的带下侧凹部的托盘;以及设有沿被包装物的上侧部形状的上侧凹部的带上侧凹部的盖部,在带下侧凹部的托盘的各下侧凹部形成可对被包装物上所形成的被卡止用突起进行卡止以禁止被包装物的进退移动的卡止部。由此,能避免被包装物向上下左右前后的摇动及脱落。另外,包装作业,只要将被包装物横跨设在下侧凹部上的卡止部地向下侧凹部插入、并用带上侧凹部的盖部进行覆盖即可。因此,能提供包装作业容易、且在对被包装物进行搬送或保管时、使被包装物不易受损的包装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构件及包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电子高频头等的电子元件、齿轮机构等的机械零件等的被包装物进行包装用的包装构件和包装方法,能利用于对被包装物的搬送或保管。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将由例如高频头等的电子元件构成的被包装物H许多个地进行固定,例如,使用图13所示的分隔型的包装构件100。即,该包装构件100,具有对被包装物H的侧面进行支承用的横隔板101和与该横隔板101正交的纵隔板102,利用这些横隔板101和纵隔板102,矩阵状地形成有许多收容框。在该包装构件100中,例如,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在横隔板101上折返地形成的台座部101b上支承收容着被包装物H。在制造上述包装构件100时,如图15所示,首先,在上侧形成与被包装物H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对应地形成的多个插入孔,并通过将下侧端面切断成梯形、将作为台座部101b的长方形的瓦楞纸板、如图16所示、在折缝101a处折成凹谷。接着,如图17(a)和图17(b)所示,将形成梳子状的长方形的瓦楞纸板构成的2片的纵隔板102a·102b,如图18和图19(a)所示,重叠后作为上述纵隔板102,如图19(b)所示,将该纵隔板102的梳缝向横隔板101的插入孔插入。通过多次地进行该作业,如图13所示,完成上述包装构件100。作为这种包装构件100,例如,有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6-298288号公报(公开日期1994年10月25日)”、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2-302192号公报(公开日期2002年10月15日)”所揭示的构件。另一方面,作为其它的包装构件120,如图20所示,形成有沿被包装物H的形状的凹部、将被包装物H收容在该凹部中的书本型的包装构件。在制造这种包装构件120时,如图21所示,首先,对由1块瓦楞纸板构成的硬板纸121,形成与被包装物H的形状配合的缺口122。接着,如图22所示,用在该硬板纸121的长度方向的约1/3的位置形成的山形折弯部123将硬板纸121进行山形折弯并向背侧折入,通过在硬板纸121的涂浆糊区域涂-->上浆糊,将底板部121a密接地进行固定。另外,如图22所示,通过将硬板纸121用折格线部124·125进行折弯而形成上盖部121b,利用缺口122所形成的凹部收容被包装物H。最后,如图23所示,用粘接带127·127将2处的顶面126·126进行带子粘接。这种包装构件,例如,在日本公开技术公报“实开昭63-158868号公报(公开日期1988年10月18日)”和日本公开技术公报“实开昭58-192258号公报(公开日期1983年12月12日)”中被揭示。另外,作为其它的包装构件,例如,有利用支架将被包装物进行固定的支架型。在这种包装构件中,如图24所示,首先,将从被包装物H的两侧端部向下侧分别突出的突出片110a·110b插入于1对导轨状的支架131·131的、在各支架131的上面所形成的间隙131a·131a中。由此,如图25所示,将被包装物H支承固定在1对导轨状的支架131·131上。另外,在该图中虽未表示,但重复上述的作业、将被包装物H沿导轨以指定的数量进行排列。接着,用固定构件132·132将1对导轨状的支架131·131的两端侧进行支承固定。另外,多个被包装物H的上侧,用推压构件133进行支承固定。并且,如图26所示,通过将这样包装后的单元用连接槽进行连接,如图27所示,能横向排列地进行配设。但是,在以往的上述图13所示的包装构件100中,成为将被包装物H上的端子销111的附近载置在折返部分的台座部101b上的结构。因此,往往因外力使作为产品的被包装物H进行摇动、受到损伤。另外,由于横隔板101的折返部分与被包装物H的端子销111接触,就可能使端子销111变形、导致被包装物H成为不能与外部设备良好地接触的事态。另外,上述图20所示的包装构件120,具有必须按被包装物H的形状(大小)的改变程度进行新设包装构件的问题。另外,包装构件的种类多、在管理方面带来混乱,还存在成本、包装构件的保管空间、生产方面的问题。另外,需要形成与产品的数量相应的、用于包覆产品整体用的、与产品的形状相应的凹部。因此,制造过程复杂、花费成本高。另外,图27所示的包装构件130,是由1对导轨状的支架131·131、固定构件132·132和推压构件133构成的包装构件,需要进行图25所示的组装作业,故作业性差、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包装作业容易、且在对被包装物进行搬送或保管时、使被包装物不易受损的包装构件及包装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包装构件,具有:设置了沿被包装物的下侧部的形状的下侧凹部的带下侧凹部的托盘;设置了沿被包装物的上侧部的形状的上侧凹部的带上侧凹部的盖部,在所述带下侧凹部的托盘的下侧凹部形成可对在被包装物上所形成的被卡止用突起进行卡止以禁止被包装物的进退移动的卡止部。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包装方法,通过:设置了沿被包装物的下侧部的形状的下侧凹部的带下侧凹部的托盘;设置了沿被包装物的上侧部的形状的上侧凹部的带上侧凹部的盖部;可对在被包装物上所形成的被卡止用突起进行卡止以禁止被包装物的进退移动、在上述带下侧凹部的托盘的各下侧凹部上所形成的卡止部,对被包装物进行支承固定。因此,在本包装构件中,能用卡止部防止被包装物的进退移动和向下侧的移动,并用带下侧凹部的托盘的下侧凹部和带上侧凹部的盖部的上侧凹部禁止向侧面方向的移动和向上侧方向的移动。因此,能避免被包装物的向上下左右前后的摇动及脱落。另外,包装作业,只要横跨设在下侧凹部上的卡止部、将被包装物向下侧凹部插入、并用带上侧凹部的盖部进行覆盖就可以。因此,能提供包装作业容易、并在被包装物的搬送或保管时、使被包装物不易受损的包装构件及包装方法。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包装构件,具有:并列设置多个沿被包装物的下侧部的形状的下侧凹部的带下侧凹部的托盘;并列设置多个沿被包装物的上侧部的形状的上侧凹部的带上侧凹部的盖部。因此,除了所述专利技术的效果以外,能在1个包装构件上对多个被包装物进行包装。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载就能充分地了解。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中就能明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的图,是表示包装构件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上述包装构件的带下侧凹部的托盘上收容被包装物的动作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在上述包装构件上被包装的被包装物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线剖视图。-->图6是图3的纵剖视图。图7是表示将上侧凹部作成台阶状的凹部的带上侧凹部的盖部结构的包装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将被包装物进行包装后的上述包装构件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形成有10个下侧凹部的带下侧凹部的托盘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使用上述带下侧凹部的托盘对被包装物进行包装的动作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表示将被包装物进行包装后的上述包装构件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将被包装物进行包装后的上述包装构件向外箱进行装塞的动作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表示以往技术的图,是表示分隔型的包装构件的立体图。图14(a)是表示在上述分隔型的包装构件上收容被包装物的动作的主视图,图14(b)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构件(10),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有沿被包装物(H)的下侧部形状的下侧凹部(23)的带有下侧凹部的托盘(20);    设有沿被包装物的上侧部形状的上侧凹部(33)的带上侧凹部的盖部(30);    在所述带下侧凹部的托盘(20)的下侧凹部(23)形成可对被包装物(H)上所形成的被卡止用突起(5)进行卡止以禁止被包装物(H)的进退移动的卡止部(24)。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8-29 2003-3078281、一种包装构件(10),其特征在于,具有:设有沿被包装物(H)的下侧部形状的下侧凹部(23)的带有下侧凹部的托盘(20);设有沿被包装物的上侧部形状的上侧凹部(33)的带上侧凹部的盖部(30);在所述带下侧凹部的托盘(20)的下侧凹部(23)形成可对被包装物(H)上所形成的被卡止用突起(5)进行卡止以禁止被包装物(H)的进退移动的卡止部(24)。2、一种包装构件(10),其特征在于,具有:并排设有多个沿被包装物(H)的下侧部形状的下侧凹部(23)的带下侧凹部的托盘(20);以及并排设有多个沿被包装物(H)的上侧部形状的上侧凹部(33)的带上侧凹部的盖部(30),在所述带下侧凹部的托盘(20)的各下侧凹部(23)形成可对被包装物(H)上所形成的被卡止用突起(5)进行卡止以禁止被包装物(H)的进退移动的卡止部(2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构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止部(24)上形成有用于载置被包装物(H)的台座部(24a)。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构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止部(24)上形成有用于载置被包装物(H)的台座部(24a)。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24)由可将所述被卡止用突起(5)推压并卡止的弹性构件构成。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24)由可将所述被卡止用突起(5)推压并卡止的弹性构件构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卡止用突起(5),形成在被包装物(H)的长度方向两端的2个部位上,另一方面,可对所述2个部位上所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知明木次真理子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