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9130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6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包括输液袋本体(1)、出液管(3)、顶盖(4)、易折拉环(5)和防倒灌机构,出液管(3)与输液袋本体(1)内部连通,顶盖(4)设置于出液管(3)下端管口处,顶盖(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易折拉环(5),出液管(3)的上端管口为锥面结构,所述的防倒灌机构设置于所述的锥面结构上,防倒灌机构包括导液柱(7)和止逆塞(8),导液柱(7)的开口端与出液管(3)的锥面结构密封连接,导液柱(7)的侧壁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多条出液缝(9),止逆塞(8)配合安装在导液柱(10)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防止药液倒流、输液袋本体与出液管连接处强度高、密封性好和药液流出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液袋,特别是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方式历经三次变革:从全开放式到半开放式,再到全密闭式,目前已出现了大量的全密闭式的输液袋,但是在临床治疗疾病时,要求输液袋能插针方便,穿刺孔洁净度高。要实现以上要求,则需对输液袋和密封输液袋的组合盖进行共同改进。现有的输液袋的穿刺可靠性较差,由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当,容易刺破输液袋,导致输液失败,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另外,组合盖输液袋的密封性能不好,容易在输液前后出现漏液现象,而且为了防止药液回流,从而使得输液袋需要固定放置,因此病人通常情况下不可随意移动,这给病人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止药液倒流、输液袋本体与出液管连接处强度高、密封性好和药液流出彻底的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包括输液袋本体、出液管、顶盖、易折拉环和防倒灌机构,输液袋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挂孔,出液管的上端外壁与输液袋本体密封连接,且出液管与输液袋本体内部连通,顶盖设置于出液管下端管口处,顶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易折拉环,出液管的上端管口为锥面结构,所述的防倒灌机构设置于所述的锥面结构上,防倒灌机构包括导液柱和止逆塞,导液柱为上部具有开口的桶式结构,导液柱的开口端与出液管的锥面结构密封连接,导液柱的侧壁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多条出液缝,止逆塞配合安装在导液柱内,止逆塞的上部设置有止逆面,止逆面为与出液管的锥面结构一致的表面。所述的输液袋本体的侧面还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出液管与输液袋本体连接处。所述的顶盖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密封膜,密封膜的边缘与顶盖的上表面外边缘粘接密封。所述的顶盖的下部内侧表面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锥面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设置防倒灌机构,防止当输液袋翻转时,药液回流的现象,给病人带来方便。2、输液袋本体的侧面还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出液管与输液袋本体连接处,可有效提高输液袋的强度,防止在输液时,医护人员不慎破坏出液管与输液袋本体的连接处。3、顶盖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密封膜,密封膜的边缘与顶盖的上表面外边缘粘接密封,如果在搬运过程中,易折拉环不慎被拉掉,密封膜形成第二道密封,可防止在非人为故意的状态下出现液体流出的现象,当医护人员使用时,拉开易折拉环,穿刺针刺破密封膜即可实现与输液袋内液体连通,与传统的输液袋输液操作一致,不需额外进行培训输液操作。4、顶盖的下部内侧表面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锥面结构,易折拉环与该开口密封连接,该锥面结构使得在输液末期,药液完全流出,不出现滞液的现象,一方面确保药液完全输入病人体内,另一方面防止药液滞液后留在输液袋内,从而避免破坏环境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出液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_输液袋本体,2-挂孔,3-出液管,4-顶盖,5-易折拉环,6_加强筋,7_导液柱,8-止逆塞,9-出液缝,10-止逆面,11-密封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包括输液袋本体1、出液管3、顶盖4、易折拉环5和防倒灌机构,输液袋本体I的上部设置有挂孔2,出液管3的上端外壁与输液袋本体I密封连接,且出液管3与输液袋本体I内部连通,顶盖4设置于出液管3下端管口处,顶盖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易折拉环5,出液管3的上端管口为锥面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的防倒灌机构设置于所述的锥面结构上,防倒灌机构包括导液柱7和止逆塞8,导液柱7为上部具有开口的桶式结构,导液柱7的开口端与出液管3的锥面结构密封连接,如图3所示,导液柱7的侧壁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多条出液缝9,止逆塞8配合安装在导液柱10内,止逆塞11的上部设置有止逆面10,止逆面10为与出液管3的锥面结构一致的表面。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的输液袋本体I的侧面还设置有加强筋6,加强筋6位于出液管3与输液袋本体I连接处,可有效提高输液袋的强度,防止在输液时,医护人员不慎破坏出液管3与输液袋本体I的连接处。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的顶盖4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密封膜11,密封膜11的边缘与顶盖4的上表面外边缘粘接密封,如果在搬运过程中,易折拉环5不慎被拉掉,密封膜11形成第二道密封,可防止在非人为故意的状态下出现液体流出的现象,当医护人员使用时,拉开易折拉环5,穿刺针刺破密封膜11即可实现与输液袋内液体连通,与传统的输液袋输液操作一致,不需额外进行培训输液操作。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的顶盖4的下部内侧表面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锥面结构,易折拉环5与该开口密封连接,该锥面结构使得在输液末期,药液完全流出,不出现滞液的现象,一方面确保药液完全输入病人体内,另一方面防止药液滞液后留在输液袋内,从而避免破坏环境卫生。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输液时,将装有药液的输液袋本体I通过挂孔2挂在输液架上,出液管3朝下,取出输液管穿刺针,拉开易折拉环5,将穿刺针刺入顶盖4内,并穿过密封膜11,固定穿刺针,实现输液管与输液袋连通,对病人进行输液。当病人需要移动,或不慎将输液袋本体I翻转时,普通输液袋会出现药液回流现象,影响输液正常进行,而本申请的出液管3内设置有防倒灌机构,当输液袋本体I翻转时,出液管3朝上,止逆塞8在回流药液和自身重量的影响下,朝向出液管3的锥面结构移动,最终止逆塞8的止逆面10与该锥面结构贴合,实现密封,从而可防止倒灌。【主权项】1.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袋本体(I)、出液管(3)、顶盖(4)、易折拉环(5)和防倒灌机构,输液袋本体(I)的上部设置有挂孔(2),出液管(3)的上端外壁与输液袋本体(I)密封连接,且出液管(3 )与输液袋本体(I)内部连通,顶盖(4 )设置于出液管(3)下端管口处,顶盖(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易折拉环(5),出液管(3)的上端管口为锥面结构,所述的防倒灌机构设置于所述的锥面结构上,防倒灌机构包括导液柱(7)和止逆塞(8 ),导液柱(7 )为上部具有开口的桶式结构,导液柱(7 )的开口端与出液管(3 )的锥面结构密封连接,导液柱(7)的侧壁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多条出液缝(9),止逆塞(8)配合安装在导液柱(10)内,止逆塞(11)的上部设置有止逆面(10),止逆面(10)为与出液管(3)的锥面结构一致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袋本体(I)的侧面还设置有加强筋(6 ),加强筋(6 )位于出液管(3 )与输液袋本体(I)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4)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密封膜(11),密封膜(11)的边缘与顶盖(4)的上表面外边缘粘接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4)的下部内侧表面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锥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包括输液袋本体(1)、出液管(3)、顶盖(4)、易折拉环(5)和防倒灌机构,出液管(3)与输液袋本体(1)内部连通,顶盖(4)设置于出液管(3)下端管口处,顶盖(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易折拉环(5),出液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倒灌聚丙烯输液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袋本体(1)、出液管(3)、顶盖(4)、易折拉环(5)和防倒灌机构,输液袋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挂孔(2),出液管(3)的上端外壁与输液袋本体(1)密封连接,且出液管(3)与输液袋本体(1)内部连通,顶盖(4)设置于出液管(3)下端管口处,顶盖(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易折拉环(5),出液管(3)的上端管口为锥面结构,所述的防倒灌机构设置于所述的锥面结构上,防倒灌机构包括导液柱(7)和止逆塞(8),导液柱(7)为上部具有开口的桶式结构,导液柱(7)的开口端与出液管(3)的锥面结构密封连接,导液柱(7)的侧壁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多条出液缝(9),止逆塞(8)配合安装在导液柱(10)内,止逆塞(11)的上部设置有止逆面(10),止逆面(10)为与出液管(3)的锥面结构一致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茂林刘文军陈柯志谭鸿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