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28969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6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地下室、集水井、防护层、潜水泵、蓄水池进水管、继电器、低水位感应器、高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装置、蓄水池、蓄水池出水管、控制箱、电机、高压水罐、阀门和高压水罐出水管,所述地下室底部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井壁和井底分别设有防护层,集水井内安放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与蓄水池进水管连接,并通向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水位感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设有用于存放地下室积水的蓄水池可有效的解决地下水会对地下室的破坏,同时设有高压水罐可有效的利用地下水,具有成本低和反应速度快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水装置,尤其是一种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用水紧张是未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的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地下水资源耗竭和恶化的状况。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决策,以更好地管理、保护、利用地下水资源,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缓解抽取地下水造成的不利影响。地下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是农村居民以及某些大城区的主要饮用水源,大规模地抽取地下水,虽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利益,但是却对环境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影响,并对一些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另外,市政、农业、工业和环境的用水竞争也日益明显。随着地下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地下水管理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许多新的地下水管理方法。地下水管理问题包括含水层储量恢复、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联合利用、地下水的保护和重复利用以及地下水开采控制等。此外,地下水会对地下室的破坏也常常出现,从发现的地下室漏水局部看,水均由地下室结构的混凝土薄弱部分漏渗出来,它说明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下室结构的刚性自防水局部失效。二是由防水材料构成的整体柔性防水层也已破坏。从经验判断刚性结构自防水局部失效与柔性防水层局部破坏有的是在同一部位,但多数情况不会在同一部位,这是由于柔性防水层局部破坏后地下水会穿过柔性防水层,进入结构层的外壁,在地下水压力的作用下,水会在柔性防水层与结构混凝土外表面之间,劈开通道,当遇到结构混凝土的自防水失效部位而穿透混凝土进入地下室产生漏渗。因此当人们发现地下室漏水时,其地下室的结构自防水和柔性防水层均有局部的失效和破坏。现有的地下水循环利用装置成本高、反应速度慢,同时不能有效的利用地下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地下室、集水井、防护层、潜水栗、蓄水池进水管、继电器、低水位感应器、高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装置、蓄水池、蓄水池出水管、控制箱、电机、高压水罐、阀门和高压水罐出水管,所述地下室底部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井壁和井底分别设有防护层,集水井内安放潜水栗,所述潜水栗的出水口与蓄水池进水管连接,并通向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水位感应装置,所述水位感应装置与继电器电连接,继电器与所述潜水栗连接,蓄水池下端设有蓄水池出水管,所述蓄水池出水管通过控制箱与高压水罐连接,所述控制箱设有电机,所述高压水罐设有带有阀门的高压水罐出水管。进一步的,所述的水位感应装置包括低水位感应器和高水位感应器。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水井深度为1.2?1.5米。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层为夹有稻草层的卵石层,防护层厚度不小于200mm。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压水罐内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控制箱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设有自动补气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设有用于存放地下室积水的蓄水池可有效的解决地下水会对地下室的破坏,同时设有高压水罐可有效的利用地下水,具有成本低和反应速度快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原理图;图中:1、地下室,2、集水井,3、防护层,4、潜水栗,5、蓄水池进水管,6、继电器,7、低水位感应器,8、高水位感应器,9、水位感应装置,10、蓄水池,11、蓄水池出水管,12、控制箱,13、电机,14、高压水罐,15、阀门,16、高压水罐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地下室1、集水井2、防护层3、潜水泵4、蓄水池进水管5、继电器6、低水位感应器7、高水位感应器8、水位感应装置9、蓄水池10、蓄水池出水管11、控制箱12、电机13、高压水罐14、阀门15和高压水罐出水管16,所述地下室I底部设有集水井2,所述集水井2的井壁和井底分别设有防护层3,集水井2内安放潜水栗4,所述潜水栗4的出水口与蓄水池进水管5连接,并通向蓄水池10,所述蓄水池10内设有水位感应装置9,所述水位感应装置9与继电器6电连接,继电器6与所述潜水栗4连接,蓄水池10下端设有蓄水池出水管11,所述蓄水池出水管11通过控制箱12与高压水罐14连接,所述控制箱12设有电机13,所述高压水罐14设有带有阀门15的高压水罐出水管16 ;所述的水位感应装置9包括低水位感应器7和高水位感应器8,当蓄水池10中水位低于低水位感应装置所在位置时,继电器5控制潜水栗3工作,为蓄水池10加水,当水位淹没高水位感应器8时,通过继电器5断开潜水栗3电源,停止加水;所述的集水井2深度为1.2?1.5米,便于储存和收集地下水资源;所述的防护层3为夹有稻草层的卵石层,防护层3厚度不小于200_,减少泥沙的混入,同时确保集水速度,并避免流沙的产生;所述的高压水罐14内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控制箱12连接,所述控制箱(12)内设有自动补气阀,通过控制箱12上的电机13将水抽入高压水罐14内,高压水罐14内压力随着水的增加逐渐增大,当压力感应器测得压力达到指定上限时,控制箱12控制电机13停止转动,压力罐中的水压高于外界压力,自动送水至供水管网,当罐体内水位下降,压力感应器测得压力达到指定的下限时,控制箱12控制电机13重新启动,如此反复,使高压水罐14不停供水,当罐14内气体不足时,自动补气阀可自动补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I)、集水井(2)、防护层(3)、潜水栗(4)、蓄水池进水管(5)、继电器(6)、低水位感应器(7)、高水位感应器(8)、水位感应装置(9)、蓄水池(10)、蓄水池出水管(11 )、控制箱(12)、电机(13)、高压水罐(14)、阀门(15)和高压水罐出水管(16),所述地下室(I)底部设有集水井(2),所述集水井(2)的井壁和井底分别设有防护层(3 ),集水井(2 )内安放潜水栗(4 ),所述潜水栗(4 )的出水口与蓄水池进水管(5 )连接,并通向蓄水池(10 ),所述蓄水池(10 )内设有水位感应装置(9 ),所述水位感应装置(9)与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1)、集水井(2)、防护层(3)、潜水泵(4)、蓄水池进水管(5)、继电器(6)、低水位感应器(7)、高水位感应器(8)、水位感应装置(9)、蓄水池(10)、蓄水池出水管(11)、控制箱(12)、电机(13)、高压水罐(14)、阀门(15)和高压水罐出水管(16),所述地下室(1)底部设有集水井(2),所述集水井(2)的井壁和井底分别设有防护层(3),集水井(2)内安放潜水泵(4),所述潜水泵(4)的出水口与蓄水池进水管(5)连接,并通向蓄水池(10),所述蓄水池(10)内设有水位感应装置(9),所述水位感应装置(9)与继电器(6)电连接,继电器(6)与所述潜水泵(4)连接,蓄水池(10)下端设有蓄水池出水管(11),所述蓄水池出水管(11)通过控制箱(12)与高压水罐(14)连接,所述控制箱(12)设有电机(13),所述高压水罐(14)设有带有阀门(15)的高压水罐出水管(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文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