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加川敦子专利>正文

开封保持性及再密封性优异的容器密封用盖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835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容器密封用盖体(2),具有薄纸层(204)、卷曲性塑料层(201)、局部易剥离层(25),与卷曲性塑料层(201)相比薄纸层(204)形成在下侧,密封在容器(1)上。该盖体(2)具有:设在外周边缘上的突出部(21);在突出部(21)的两侧,设在上面侧的一对第1半切部(23a、23b);以从第1半切部(23a、23b)的途中延伸的方式,设在下面侧的一对第2半切部(27a、27b)。局部易剥离层(25)设在第1及第2半切部的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封保持性及再密封性优异的容器密封用盖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封保持性及再密封性优异的、适合用于方便食品等的容器的盖体。
技术介绍
收容杯装方便面或方便炒面这样的方便食品的容器的盖体,优选在开封时容易倒入热水,同时能够容易封装保持3分钟左右。为了在开封时容易倒入热水,需要充分卷曲开封的盖体,保持开封状态。此外,为了易于再密封,需要盖体的再密封部(口盖部)容易与盖体的残留部或容器本体结合,以封装状态保持口盖部。关于开封的保持性,本申请人在先前,如图17及图18所示,提出了对于在收容内装物的容器本体1的上端突缘部1a进行密封的盖体2,其具有开封用的突出部21、设在开封用突出部21的两侧的撕开始点22a、22b、从各撕开始点22a、22b向撕开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开封用半切部(half cut)23a、23b、以向撕开方向以成凸状的朝向形成的实质上U字状或圆弧状的撕开停止用半切部24a、24b(WO2004/106189)。如图19(图18的D-D断面)所示,盖体2是例如从上面侧按顺序由PBT薄膜层201、粘合层202、挤压叠层的聚乙烯层203、薄纸层204、粘合层205、挤压叠层的聚乙烯层206、PET薄膜层207、遮光性墨层208、粘合层209、挤压叠层的聚乙烯层210及密封层211构成。各开封用半切部23a、23b,贯通PBT薄膜层201、粘合层202及挤压叠层的聚乙烯层203,到达薄纸层204的一部(薄纸层204的厚度的至少大约30%)。因此,如果上拉开封用突出部21,如图20所示,盖体2沿着一对开封用半切部23a、23b撕开,能够形成带状口盖部3。在拉起口盖部3的状态下倒入热水后,如果再密封口盖部3,盖体2的热水倒入口的侧边缘2a、2b和带状口盖部3的侧边缘3a、3b卡合,全部再密封口盖部3。-->但是已知,由于该盖体2作为静态保持(dead hold)性付与层具有薄纸层204,因此有时口盖部3的升高不足。为此,本申请人为了确保足够的口盖部3的升高,如图21~图23所示,提出了在收容内装物的容器本体1的上端突缘部1a热密封的具有静态保持性的盖体2,从外侧按顺序主要具有PBT薄膜层201、薄纸层204及密封层211,在外边缘的一端上形成突出部21,具有从形成在突出部21的两侧上的撕开开始点22a、22b,沿下面侧向开封方向延伸的半切部23a、23b,和设在突出部21的外侧上的局部易剥离层25a、25b(WO2005/009868)。如图23(图22的E-E断面)所示,盖体2例如从上面侧按顺序由PBT薄膜层201、粘合层202、薄纸层204、粘合层205、PBT薄膜层206、遮光性墨层208、粘合层209及密封层211构成。在粘合层202的上面侧设置局部易剥离层25a、25b。各开封用半切部23a、23b,从下面侧贯通密封层211、粘合层209、遮光性墨层208、PBT薄膜层206、粘合层205,到达薄纸层204的一部分(薄纸层204的厚度的至少大约30%)。因此,如果上拉开封用突出部21,如图24所示,薄纸层204沿着两开封用半切部23a、23b撕开,同时在局部易剥离层25a、25b,PBT薄膜层201脱离薄纸层204。因此,口盖部3由中央的总层部31和卷曲性薄膜部32a、32b构成。在拉起口盖部3的状态下倒入热水后,如果再密封口盖部3,盖体2的热水倒入口的侧边缘2a、2b和带状口盖部3的侧边缘3a、3b卡合,再密封口盖部3。但是,由于口盖部3的两端的卷曲性薄膜部32a、32b,由具有大的卷曲性的PBT薄膜构成,所以口盖部3整体的卷曲性也高,只通过卡合盖体2的侧边缘2a、2b和带状口盖部3的侧边缘3a、3b,很难确切地再密封口盖部3。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持开封状态所需的足够的静态保持性的、同时能够进行可靠的再密封的、适合用于方便食品等的容器的盖体。针对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者经过深入研究,结果发现,(a)在盖体的上-->下两面设置半切部,同时如果形成剥离卷曲性塑料层的局部剥离部,利用口盖部的大的卷曲性,能够实现优异的开封保持性,通过与残留在容器本体上的盖体的热水倒入口边缘部的卡合,能够实现优异的再密封性,此外(b)即使在整体将盖体开封到途中后,如果从得到的口盖部的相反侧剥离大的卷曲性塑料层,也能够抑制口盖部的卷曲,形成再密封状态,由此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容器密封用盖体,具有薄纸层、卷曲性塑料层、局部易剥离层,与所述卷曲性塑料层相比,所述薄纸层形成在下侧,密封在容器上,其特征是:具有,设在外周边缘上的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的两侧设在上面侧的一对第1半切部、和以从所述第1半切部的途中延伸的方式设在下面侧的一对第2半切部,此外,所述局部易剥离层设在所述第1及第2半切部的之间。在该容器密封用盖体中,优选,所述第1半切部具有超过所述薄纸层的深度,所述第2半切部具有到达所述局部易剥离层的深度。在该容器密封用盖体中,优选,所述第1半切部各自在接近所述第2半切部处朝外侧折弯。在该容器密封用盖体中,优选,所述卷曲性塑料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薄膜构成。在该容器密封用盖体中,优选,从上面侧开始具有卷曲性塑料层、薄纸层、粘合层、易撕开性塑料层及密封层,所述局部易剥离层设在所述粘合层上。优选,所述局部易剥离层位于所述粘合层的上面或下面,或位于与所述粘合层相同的面内。优选,在所述局部易剥离层的两侧,以不在剥离面露出薄纸层的方式,设置塑料(例如聚乙烯)薄膜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容器密封用盖体的例中,第2半切部从接近第1半切部处,圆弧状延伸。尤其优选第2半切部从第1半切部的弯曲缝,相隔微小间隔地圆弧状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容器密封用盖体,具有薄纸层、卷曲性塑料层、局部易剥离层,与所述卷曲性塑料层相比将所述薄纸层形成在更下侧,密封在容器上,其特征是:具备设在外周边缘的对角线上位置的第1及第2突出部、和设在所述第2突出部的下面侧的半切部,此外,所述局-->部易剥离层相对所述半切部设在中心侧,进而通过上拉所述第1突出部而将所述盖体从容器剥离至中途,形成口盖部后,若上拉所述第2突出部而利用所述局部易剥离层将含有所述卷曲性塑料层的部分从所述盖体剥离,则实质上再密封所述口盖部。本专利技术的第1容器密封用盖体,由于具有开封得到的口盖部与盖体上的热水倒入口卡合的撕开部、剥离高卷曲性塑料层的部分的剥离部,所以能够同时利用高卷曲性形成的优异的开封保持性、和盖体的热水倒入口边缘部与口盖部的边缘部的卡合形成的优异的再密封性。因此,能够以开封时易于倒入热水的方式将口盖部保持在充分升高的状态,此外,在保温时只通过将口盖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就能够与盖体完全卡合,能够确实保持再密封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第2容器密封用盖体,由于只通过从一方的突出部将盖体整体地开封到途中,同时从得到的口盖部的相反侧剥离高卷曲性塑料层,就能够抑制口盖部的卷曲,所以在倒入热水后能够容易确实形成再密封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盖体,(a)是俯视图,(b)是表示上面的半切部的俯视图,(c)是表示下面的半切部的底面图,(d)是表示180°扩展开封形成的口盖部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放大剖面图。图3是图1的B-B放大剖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密封用盖体,具有薄纸层、卷曲性塑料层、局部易剥离层,与所述卷曲性塑料层相比将所述薄纸层形成在更下侧,密封在容器上,其特征是,具备:设在外周边缘的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的两侧,设在上面侧的一对第1半切部;和以从所 述第1半切部的途中延伸的方式设在下面侧的一对第2半切部,所述局部易剥离层设在所述第1及第2半切部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8-30 2004-2509491.一种容器密封用盖体,具有薄纸层、卷曲性塑料层、局部易剥离层,与所述卷曲性塑料层相比将所述薄纸层形成在更下侧,密封在容器上,其特征是,具备:设在外周边缘的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的两侧,设在上面侧的一对第1半切部;和以从所述第1半切部的途中延伸的方式设在下面侧的一对第2半切部,所述局部易剥离层设在所述第1及第2半切部的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密封用盖体,其特征是:所述第1半切部具有超过所述薄纸层的深度,所述第2半切部具有到达所述局部易剥离层的深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密封用盖体,其特征是:所述第1半切部各自在接近所述第2半切部处朝外侧折弯。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容器密封用盖体,其特征是:所述卷曲性塑料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薄膜构成。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容器密封用盖体,其特征是:从上面侧开始具有卷曲性塑料层、薄纸层、粘合层、易撕开性塑料层及密封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川清二
申请(专利权)人:加川敦子加川清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