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的泡茶自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7827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紧凑型的泡茶自流装置,包括泡茶碗、出水嘴以及底座,所述泡茶碗的底部形成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配设有活动密封球;该出水嘴包括进水部和出水部,该进水部的重量大于出水部的重量,该进水部形成有盛接进水口,出水部的外端形成有出水口,盛接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在出水嘴内的通道连通,盛接进水口内设有导流顶杆,所述出水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拨柄;所述底座形成有活动容置所述进水部的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进水部的竖向厚度,所述底座在上述拨柄处具有供杯子活动抵靠的凹缺部,所述凹缺部对应所述拨柄形成有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和导流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的泡茶自流装置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73835.9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410473835.9,申请日为2014年09月1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泡茶自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泡茶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的泡茶自流装置。
技术介绍
泡茶用的自动流水装置的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0820102698.8公开一种新型自动出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座及可分离设于壶座上方且具有一定液体容积的壶体,壶体底部设有出水口,壶体内侧容腔与出水口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出水口设有可向上开启的出液阀,壶座上设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的两端分别位于壶座的顶部和侧面,壶座上设有用于开启出液阀的出液装置。所述出液装置是一根顶杆,所述顶杆为折弯结构,顶杆的折弯部分可转动的设于壶座上,顶杆的一个自由端与出液阀的底部无限接近设置,顶杆的另一个自由端位于壶座内侧,且其末端设有磁铁。所述出液装置是一根顶杆,所述顶杆为折弯结构,顶杆的折弯部分可转动的设于壶座上,顶杆的一个自由端与出液阀的底部无限接近设置,顶杆的另一个自由端延伸至壶座外侧适宜手动按压。该技术可实现茶水的自动流出,但是其结构过于复杂,合理性程度不足,生产成本高,实用性有待提高。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的泡茶自流装置,其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和导流效果好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紧凑型的泡茶自流装置,其中,包括泡茶碗、出水嘴以及底座,所述泡茶碗的底部形成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配设有活动密封球;该出水嘴包括进水部和出水部,该进水部的重量大于出水部的重量,该进水部形成有盛接进水口,出水部的外端形成有出水口,盛接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在出水嘴内的通道连通,盛接进水口内设有导流顶杆,所述出水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拨柄;所述底座形成有活动容置所述进水部的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进水部的竖向厚度,所述底座在上述拨柄处具有供杯子活动抵靠的凹缺部,所述凹缺部对应所述拨柄形成有凹槽。进一步,所述容置槽侧壁形成有供所述出水部探出的豁口,所述进水部形成扩头状处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卡于所述豁口处。进一步,上述导流顶杆设于上述通道的进水口的边缘。进一步,上述导流顶杆由下至上逐渐变细。进一步,上述底座包括承载上述容置槽且较小的上座,和承载上述凹槽且较大的下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泡茶自流装置,突破传统泡茶装置的构造形式,当人们用茶杯抵靠拨柄时,拨柄向底座靠拢,出水嘴依靠豁口底部边缘作为支点,出水部向下倾斜,进水部在容置槽内翘起,导流顶杆向上抵顶活动密封球,打开下水口,泡茶碗内的茶水经导流顶杆导流,顺着导流顶杆依次由下水口、通口进入盛接进水口,并被直接导流进入通道,进而由出水口自然流出落入茶杯,实现自动流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泡茶自流装置,其结构紧凑且新颖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水流通畅,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两种制作前述泡茶自流装置的方法,步骤简洁清晰,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泡茶碗11-下水口12-活动密封球13-碗座2-托盘21-通口22-托盘座3-出水嘴31-进水部311-盛接进水口312-导流顶杆32-出水部321-出水口322-拨柄33-通道4-底座41-容置槽411-豁口412-台阶槽42-凹缺部43-凹槽44-上座45-下座5-茶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泡茶自流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泡茶碗1、托盘2、出水嘴3和底座4。泡茶碗1、托盘2、出水嘴3和底座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托盘2承托泡茶碗1,出水嘴3与泡茶碗1和托盘2连通,底座4用于承载泡茶碗1、托盘2、出水嘴3;泡茶碗1的底部形成有下水口11,下水口11配设有活动密封球12;托盘2对应下水口11的下方形成有通口21;泡茶碗1的底部形成有匹配套入通口21内的碗座13;出水嘴3包括进水部31和出水部32;底座4形成有活动容置进水部31的容置槽41,且容置槽41的深度大于进水部31的竖向厚度,容置槽41侧壁形成有供出水部32探出的豁口411,进水部32形成扩头状处于容置槽41内,并卡于豁口411处,且进水部31的重量大于出水部32的重量,保证出水嘴3不会发生非意愿的低头情况;托盘2固定盖设于容置槽41的上开口上;进水部31对应下水口11的下方形成有盛接进水口311,出水部32的外端形成有出水口321,盛接进水口311与出水口321通过在出水嘴3内的通道33连通;盛接进水口311内设有导流顶杆312,导流顶杆312的上端对应活动密封球12的下方,且导流顶杆312的高度大于盛接进水口311的深度;出水部32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拨柄322,且拨柄322与底座4之间具有间隙。当人们用茶杯5抵靠拨柄322时,拨柄322依靠拨柄322与底座4之间的间隙向底座4靠拢,出水嘴3依靠豁口411底部边缘作为支点,出水部32向下倾斜,朝向茶杯,进水部31在容置槽41内向上翘起,带动导流顶杆312向上抵顶活动密封球12,打开下水口11,泡茶碗1内的茶水经导流顶杆312导流,顺着导流顶杆312依次由下水口11、通口21进入盛接进水口311,并被直接导流由通道33进水口进入通道33,进而由出水口321自然流出落入茶杯5,实现自动流水。为了具体实现和进一步增强导流顶杆312的导流效果,优选地,导流顶杆312设于通道33进水口的边缘,从而茶水可直接被导入通道33。优选地,导流顶杆312由下至上逐渐变细,此结构在保证导流顶杆312整体强度的同时,流线型的外形使上端更容易伸入下水口11对活动密封球12进行抵顶操作。为了增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整体性,优选地,容置槽41的上开口边缘形成有台阶槽412,托盘2的下端形成有固定嵌设于台阶槽412的托盘座22。为了便于实现茶杯的抵靠操作,具体实现拨柄322的工作摆动,使整体使用空间更加合理,优选地,底座4在拨柄322处具有供杯子活动抵靠的凹缺部42,凹缺部42对应拨柄形成有凹槽43。为了使底座的结构更加稳固,优选地,底座4包括承载容置槽41且较小的上座44,和承载凹槽43且较大的下座45。为了便于茶杯5对拨柄322进行抵靠,优选地,拨柄322呈所在平面与出水嘴3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板状。优选地,泡茶碗1为陶瓷材料制成的独立结构,托盘2、出水嘴3和底座4为陶瓷材料制成的组合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制作前述泡茶自流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底座4、出水嘴3、托盘2和泡茶碗1的结构分别制作底座4、出水嘴3、托盘2和泡茶碗1的陶瓷坯体;(2)对底座4的表面进行施釉,但容置槽41和台阶槽412的内表面不施釉;对出水嘴3的表面进行施釉,但底面与容置槽41槽底接触的部分不施釉,在出水嘴3和底座4整体美观的基础上,可保证出水嘴3和底座4分别独立成型,接触处不会发生粘连现象,成型后可自由相对活动;对托盘2的表面进行施釉,但托盘座22与台阶槽412相接触的部分不施釉,为接下来托盘2与底座4的陶瓷坯体自然粘接做准备;(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紧凑型的泡茶自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凑型的泡茶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泡茶碗、出水嘴以及底座,所述泡茶碗的底部形成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配设有活动密封球;该出水嘴包括进水部和出水部,该进水部的重量大于出水部的重量,该进水部形成有盛接进水口,出水部的外端形成有出水口,盛接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在出水嘴内的通道连通,盛接进水口内设有导流顶杆,所述出水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拨柄;所述底座形成有活动容置所述进水部的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进水部的竖向厚度,所述底座在上述拨柄处具有供杯子活动抵靠的凹缺部,所述凹缺部对应所述拨柄形成有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的泡茶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泡茶碗、出水嘴以及底座,所述泡茶碗的底部形成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配设有活动密封球;该出水嘴包括进水部和出水部,该进水部的重量大于出水部的重量,该进水部形成有盛接进水口,出水部的外端形成有出水口,盛接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在出水嘴内的通道连通,盛接进水口内设有导流顶杆,所述出水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拨柄,所述导流顶杆的高度大于盛接进水口的深度;所述底座形成有活动容置所述进水部的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进水部的竖向厚度,所述底座在上述拨柄处具有供杯子活动抵靠的凹缺部,所述凹缺部对应所述拨柄形成有凹槽,所述拨柄与底座之间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家福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