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原料制备生物碳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6630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31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原料制备生物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植物秸秆破碎成粉末,将植物秸秆粉末使用质量分数2-4%的醋酸铵水溶液在42-60℃下浸泡15-40min,然后压去植物秸秆粉末中的水分,将植物秸秆粉末调节至含水量50-60%,在氮气保护下在120-125℃下保温处理30-50min;(2)、将步骤(1)处理好的植物秸秆粉末使用清水淘洗干净、风干,在氮气保护下在450-480℃下进行碳化处理,进行碳化处理加热时,在升温至260℃后,升温幅度为3-5℃/min。使用此方法碳化处理时的碳化率也明显提升。使用此方法加工过程中甲烷等气体成份产生量明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生物碳指在缺氧的条件下把生物质进行高温处理,生物质中的油和气燃烧掉,剩下的就是生物碳。生物碳几乎是纯碳,埋到地下后可以有几百至上千年不会消失,等于把碳封存进了土壤,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现在进行的生物碳的制备方法为将植物秸杆等原料在500-600°C进行碳化处理,而且植物秸杆的碳化率较低,造成大量的有机物气化或者碳化不完全,碳化率往往在50%以下,影响生物碳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碳化,也可以提升植物秸杆的碳化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包括以下步骤: (I )、取植物秸杆破碎成粉末,将植物秸杆粉末使用质量分数2-4%的醋酸铵水溶液在42-60 °C下浸泡15-40min,然后压去植物稻杆粉末中的水分,将植物稻杆粉末调节至含水量50-60%,在氮气保护下在120-125°C下保温处理30_50min ; (2)、将步骤(I)处理好的植物秸杆粉末使用清水淘洗干净、风干,在氮气保护下在450-480°C下进行碳化处理,进行碳化处理加热时,在升温至260°C后,升温幅度为3_5°C /mino在碳化处理进行5min时,将植物秸杆粉末使用挤压机在2_3MPa的压强下压成边长为1-2.5cm的块状。所述植物秸杆为高粱秸杆、玉米秸杆、大豆秸杆、小麦秸杆、树木枝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所述植物秸杆按重量计由枣木枝15份、稻草25份、玉米杆25份、杨木肩12份、葛根2份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碳的加工方法将植物秸杆粉碎后使用醋酸铵溶液浸泡,然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植物秸杆中的纤维素等原料活化,在后续的碳化处理时,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进行碳化处理,相对与常规方法,碳化温度可降低20°C以上,降低了碳化的能量消耗,碳化处理时的碳化率也明显提升。使用此方法加工过程中甲烷等气体成份产生量明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使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生物碳的碳化率可以达到65%以上,相对于常规方法可以有明显提升。在生物碳制备过程中,在碳化过程中使用挤压机进行挤压,使加工的生物碳密度高,燃烧效率更好,还可以提升碳化率。【具体实施方式】—种生物质原料制备生物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 )、取植物秸杆破碎成粉末,将植物秸杆粉末使用质量分数2-4%的醋酸铵水溶液在42-60 °C下浸泡15-40min,然后压去植物稻杆粉末中的水分,将植物稻杆粉末调节至含水量50-60%,在氮气保护下在120-125°C下保温处理30_50min ; (2)、将步骤(I)处理好的植物秸杆粉末使用清水淘洗干净、风干,在氮气保护下在450-480°C下进行碳化处理,进行碳化处理加热时,在升温至260°C后,升温幅度为3_5°C /mino在碳化处理进行5min时,将植物秸杆粉末使用挤压机在2_3MPa的压强下压成边长为1-2.5cm的块状。所述植物秸杆为高粱秸杆、玉米秸杆、大豆秸杆、小麦秸杆、树木枝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所述植物秸杆按重量计由枣木枝15份、稻草25份、玉米杆25份、杨木肩12份、葛根2份组成。经过多组试验验证,使用此配比的植物秸杆加工后的碳化率为74%,相对于常规的方法及配比大大提升。【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 )、取植物秸杆破碎成粉末,将植物秸杆粉末使用质量分数2-4%的醋酸铵水溶液在42-60 °C下浸泡15-40min,然后压去植物稻杆粉末中的水分,将植物稻杆粉末调节至含水量50-60%,在氮气保护下在120-125°C下保温处理30_50min ; (2)、将步骤(I)处理好的植物秸杆粉末使用清水淘洗干净、风干,在氮气保护下在450-480°C下进行碳化处理,进行碳化处理加热时,在升温至260°C后,升温幅度为3_5°C /min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碳化处理进行5min时,将植物秸杆粉末使用挤压机在2-3MPa的压强下压成边长为1_2.5cm的块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稻杆为高粱稻杆、玉米稻杆、大豆稻杆、小麦稻杆、树木枝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秸杆按重量计由枣木枝15份、稻草25份、玉米杆25份、杨木肩12份、葛根2份组成。【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以下步骤:(1)、取植物秸秆破碎成粉末,将植物秸秆粉末使用质量分数2-4%的醋酸铵水溶液在42-60℃下浸泡15-40min,然后压去植物秸秆粉末中的水分,将植物秸秆粉末调节至含水量50-60%,在氮气保护下在120-125℃下保温处理30-50min;(2)、将步骤(1)处理好的植物秸秆粉末使用清水淘洗干净、风干,在氮气保护下在450-480℃下进行碳化处理,进行碳化处理加热时,在升温至260℃后,升温幅度为3-5℃/min。使用此方法碳化处理时的碳化率也明显提升。使用此方法加工过程中甲烷等气体成份产生量明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IPC分类】C10L5/44, C10B53/02【公开号】CN105001887【申请号】CN201510403355【专利技术人】王培武 【申请人】全椒盛源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申请日】2015年7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原料制备生物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植物秸秆破碎成粉末,将植物秸秆粉末使用质量分数2‑4%的醋酸铵水溶液在42‑60℃下浸泡15‑40min,然后压去植物秸秆粉末中的水分,将植物秸秆粉末调节至含水量50‑60%,在氮气保护下在120‑125℃下保温处理30‑50min;(2)、将步骤(1)处理好的植物秸秆粉末使用清水淘洗干净、风干,在氮气保护下在450‑480℃下进行碳化处理,进行碳化处理加热时,在升温至260℃后,升温幅度为3‑5℃/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武
申请(专利权)人:全椒盛源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