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草莓轮斑病的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226211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9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草莓轮斑病的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1)将中草药置于水中煎煮、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2)将所述中草药提取液与硫磺、硫酸铜、二茂铁和乙磷铝混合制得防治草莓轮斑病的抑菌剂;其中,所述中草药为艾叶、吴茱萸、山奈、桂皮、大黄、苏梗、五加皮、麻黄、麻叶荨麻、薄荷和石榴皮。通过该方法制得的抑菌剂对于草莓轮斑病具有优异的治愈效果且草莓内残留量低,并且在施用该抑菌剂后草莓轮斑病产生的抗(耐)药性程度较低;另外,制备该抗菌剂的方法步骤简单,原料易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抑菌剂,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草莓轮斑病的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技术介绍
草莓轮斑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的拟点属Phomopsis obscurans侵染所 致。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叶组织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越 冬病菌到翌年6-7月份气温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和空气传播进行侵染, 而后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最适温 度为25-30°C。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草莓轮斑病主要发病时期是6月中下旬(梅汛期) 至9月之间,特别是在夏秋季高温高湿季节发病尤为严重。年度间夏秋季气温偏高,降雨量 过多年份,易诱发此病。草莓重茬地及苗床水平畦漫灌水发病重。 草莓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匍匐茎。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紫红色小斑 点,并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近椭圆形的紫黑色大病斑,此为该病明显特征。病斑中心深褐色, 周围黄褐色,边缘红色、黄色或紫红色,病斑上有时有轮纹,后期会出现小黑斑点(即病菌 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枯死,进而降低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病斑在 叶尖、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草莓轮斑病的抑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中草药置于水中煎煮、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2)将所述中草药提取液与硫磺、硫酸铜、二茂铁和乙磷铝混合制得防治草莓轮斑病的抑菌剂;其中,所述中草药为艾叶、吴茱萸、山奈、桂皮、大黄、苏梗、五加皮、麻黄、麻叶荨麻、薄荷和石榴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想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禾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