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947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进行USB2.0协议传输、且支持正反插接功能、具有USB 3.1TYPE-C连接器的外观但占用电路板尺寸又比USB 3.1TYPE-C连接器更小的USB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上下两排导电端子,每排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接地端子、高速发送差分信号对、第一电源端子、侦测端子、低速差分信号对、预留端子、第二电源端子、高速接收差分信号对、第二接地端子,其中高速发送差分信号对和高速接收差分信号以及预留端子均不具有焊接部,低速差分信号对具有两个焊接部,第一电源端子、第二电源端子、第一接地端子、第二接地端子以及侦测端子分别具有一焊接部,上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与下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交错排列成一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USB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USB连接器。 【
技术介绍
】 目前,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列汇流排)连接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 生活中各种电子产品上,如手机、电脑上的数据、充电接口,随着USB连接器的不断升级,现 已出现了USB3. 1TYPE-C连接器,且已公布了USB3. 1TYPE-C连接器的标准规范,该规范 由因特尔等大公司发起,USB3.1TYPE-C连接器最大的特点就是支持正反插接功能,让使 用者不用再担心插错方向,使连接更为便捷,且其传输速率高,因此倍受人们青睐。 现有标准USB3. 1TYPE-C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双排导电端子及屏蔽壳体,绝缘 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双排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且接触部分别 设于舌板的上下表面,上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下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一一上下对齐,上 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与下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一一对应且排列成前后两排位于绝缘本体 外,屏蔽壳体包覆绝缘本体,与舌板共同形成插接空间,以供对接连接器插接,每排导电端 子包括高速发送差分信号对(SSTX+、SSTX-)、高速接收差分信号对(SSRX+、SSRX-)以及位 于高速发送差分信号对和高速接收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低速差分信号对(D+、D-),高速发送 差分信号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接地端子(GND1)和一第一电源端子(VI),低速差分信号 对两侧分别设有一侦测端子(CC)和一预留端子(RFU),高速接收差分信号对两侧分别设有 一第二电源端子(V2)和一第二接地端子(GND2),其中高速发送差分信号对和高速接收差 分信号对信号传输模式符合USB3. 1协议,且兼容USB3. 0协议,低速差分信号对信号传输模 式符合USB2. 0协议;上排导电端子的排布以180度角度翻转后与下排导电端子的排布相 同,使其支持正反插接功能,其端子具体排布如下: 然而,由于标准USB3.1TYPE-C连接器的两排焊接部前后一一对应,若缩短两排 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势必会引起信号干扰,影响传输性能,因此标准USB3. 1TYPE-C连接器 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很难再进一步减小,但市场上对于能够进行USB2. 0协议传输、且支持正 反插接功能、具有USB3. 1TYPE-C连接器的外观但占用电路板尺寸又比USB3. 1TYPE-C 连接器更小的USB连接器还是有很大需求。 【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USB2. 0协议传输、且支持正反插接功 能、具有USB3. 1TYPE-C连接器的外观但占用电路板尺寸又比USB3. 1TYPE-C连接器更 小的USB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种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舌板;上 下两排导电端子,所述上下两排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且接触部分别设于所述 舌板的上下表面,上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下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一一上下对齐,每排导 电端子包括依序排列的第一接地端子、高速发送差分信号对、第一电源端子、侦测端子、低 速差分信号对、预留端子、第二电源端子、高速接收差分信号对、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所述高 速发送差分信号对和所述高速接收差分信号对不具有焊接部,所述预留端子也不具有焊接 部,所述低速差分信号对具有两个焊接部,所述第一电源端子、第二电源端子、第一接地端 子、第二接地端子以及所述侦测端子分别具有一焊接部,上排导电端子的排布以180度角 度翻转后与下排导电端子的排布相同;所述上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的 焊接部交错排列成一排。 进一步,还包括一金属遮蔽壳体,所述金属遮蔽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舌 板共同形成一插接空间,所述金属遮蔽壳体前端至所述焊接部末端之间的距离为6. 5_至 8. 0mm〇 进一步,所述金属遮蔽壳体前端至所述焊接部末端之间的距离为6. 85mmc3 进一步,所述下排导电端子中的所述低速差分信号对的两个焊接部位于所述上排 导电端子中的所述低速差分信号对的两个焊接部的两侧或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中的所述低 速差分信号对的两个焊接部位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中的所述低速差分信号对的两个焊接 部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第一本体和一第二本,所述舌板位于所述第一本体 上,所述上排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下排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二 本体。 进一步,还包括一扣持件,所述扣持件镶埋成型于所述舌板上且位于所述上排导 电端子的接触部和所述下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 进一步,所述扣持件两侧具有露出于所述舌板两侧的扣持凸部。 进一步,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中的第一接地端子的焊接部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中的 第二接地端子的焊接部、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中的第二接地端子的焊接部与所述下排导电端 子中的第一接地端子的焊接部、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中的第一电源端子的焊接部与所述下排 导电端子中的第二电源端子的焊接部、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中的第二电源端子的焊接部与所 述下排导电端子中的第一电源端子的焊接部分别共用电路板上的同一焊位。 本技术USB连接器通过高速发送差分信号对和高速接收差分信号对以及预 留端子均不设有焊接部,从而将上排导电端子和下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交错排列成一排, 以缩短所述USB连接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使其在长度方向的尺寸能够比标准USB3. 1 TYPE-C连接器在长度方向的尺寸更小,且其还能够进行USB2. 0协议传输、支持正反插接功 能,同时还具有标准USB3. 1TYPE-C连接器的外观,大大满足了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USB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USB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USB连接器导电端子的后视图; 图6为本技术USB连接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技术USB连接器100是符合USBTYPE-C2. 0规范的连接器,用 于焊接在一电路板200上,以供符合USBTYPE-C规范的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接,具有 标准USB3.1TYPE-C连接器的外观,但实际上只有14根导电端子起信号传输作用,可发挥 USB2. 0信号传输、USB2. 0电力传输、USB3. 1电力传输以及USB 大电流传输功能。 请参阅图2、图3及图5,所述USB连接器100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上排导 电端子3、下排导电端子4以及一金属遮蔽壳体5,所述第一本体1具有一舌板11,所述上排 导电端子3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1上,所述上排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1并排设于所述 舌板11的上表面111,所述下排导电端子4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二本体2上,所述第二本体2 组装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1,与所述第一本体1共同形成绝缘本体,所述下排导电端子4的 接触部41超出所述第二本体2并排设于所述舌板11的下表面112,所述上排导电端子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舌板;上下两排导电端子,所述上下两排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且接触部分别设于所述舌板的上下表面,上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下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一一上下对齐,每排导电端子包括依序排列的第一接地端子、高速发送差分信号对、第一电源端子、侦测端子、低速差分信号对、预留端子、第二电源端子、高速接收差分信号对、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所述高速发送差分信号对和所述高速接收差分信号对不具有焊接部,所述预留端子也不具有焊接部,所述低速差分信号对具有两个焊接部,所述第一电源端子、第二电源端子、第一接地端子、第二接地端子以及所述侦测端子分别具有一焊接部,上排导电端子的排布以180度角度翻转后与下排导电端子的排布相同;所述上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交错排列成一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