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型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314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6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槽型混合机,包括翻斗,所述翻斗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沿其轴向设有四列搅拌桨排,四列搅拌桨排沿旋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四列搅拌桨排包括两列主桨排以及两列辅桨排,所述主桨排与所述辅桨排交错设置,所述主桨排包括四个均匀分布的主桨体,所述辅桨排包括两个辅桨体,其中,靠近旋转轴一端的两个主桨体的桨面与靠近旋转轴另一端的两个主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所述辅桨排的两个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槽型混合机,使受搅拌的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受到两个方向上的力,从而搅拌得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槽型混合机
技术介绍
槽型混合机用以混合粉状或糊状的物料,使不同质物料混合均匀。是卧式槽形单桨混合,搅抖桨为通轴式,便于清洗。与物体接触处全采用不锈钢制成,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混合槽可自动翻转倒料。现有公告号为CN20256999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槽型混合机,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机身、翻斗、旋转轴和S形搅拌桨,电动机安装在机身内,旋转轴穿过翻斗置于机身上,且通过传动机构与电动机传动连接,S形搅拌桨固定在旋转轴上,在所述S形搅拌桨内的旋转轴上还交叉排列有数个切割刀。上述槽型混合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S型搅拌桨的转动,实现对翻斗内的物料进行推动,将搅拌桨设为S型虽然能够更容易推动物料,但是物料在搅拌的过程中都是沿着一个方向运行的,存在搅拌不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槽型混合机,设置了主桨排和辅助桨排,所述主桨排上的两个桨体的桨面与另外两个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所述辅助桨排的一个桨体的桨面与另一个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使受搅拌的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受到两个方向上的力,从而搅拌得更加均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槽型混合机,包括翻斗,所述翻斗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沿其轴向设有四列搅拌桨排,四列搅拌桨排沿旋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四列搅拌桨排包括两列主桨排以及两列辅桨排,所述主桨排与所述辅桨排交错设置,所述主桨排包括四个均匀分布的主桨体,所述辅桨排包括两个辅桨体,其中,靠近旋转轴一端的两个主桨体的桨面与靠近旋转轴另一端的两个主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所述辅桨排的两个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桨体包括主基座和主桨杆,所述主基座固定于旋转轴,所述主桨杆的一端固定于主基座,所述主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桨体的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桨体包括辅基座和辅桨杆,所述辅基座固定于旋转轴,所述辅桨杆的一端固定于辅基座,所述辅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辅桨体的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基座和辅基座均通过螺钉固定于旋转轴的表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轴的表面沿辅桨排排布的方向设有供辅桨体固定的备用螺纹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套设有圆盘,所述圆盘通过螺钉固定于翻斗的内侧壁。通过上述设置,本技术的槽型混合机在搅拌时,翻斗内的物料会受到桨面的推力而移动,由于桨面的朝向是相向的,直接受力的物料会被两边往中间推进,而从中间位置将前方的物料往两边推挤,如此循环,能够使物料搅拌得更加均匀,设置了备用螺纹孔,可根据翻斗内物料的容量大小适当地增减桨体的数量,通过外径更大的圆盘连接外部驱动轴,能够遮挡住圆盘与驱动轴的连接处,防止大量物料靠近连接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槽型混合机,使受搅拌的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受到两个方向上的力,从而搅拌得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槽型混合机的第一视图;图2为本技术槽型混合机的第二视图;图3为本技术桨体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翻斗;2、旋转轴;3、主桨排;4、辅桨排;51、桨面;52、桨杆;6、基座;7、备用螺纹孔;8、圆盘。【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槽型混合机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槽型混合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连接有翻斗1,所述翻斗I内设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沿其轴向设有四列搅拌桨排,四列搅拌桨排沿旋转轴2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四列搅拌桨排包括两列主桨排3以及两列辅桨排4,所述主桨排3与所述辅桨排4交错设置,所述主桨排3包括四个均匀分布的主桨体,所述辅桨排4包括两个辅桨体,其中,靠近旋转轴2 —端的两个主桨体的桨面与靠近旋转轴另一端的两个主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所述辅桨排4的两个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所述旋转轴2通过外部电机驱动,通过电机带动四列搅拌桨排旋转,以翻动翻斗I内的物料,其中,四列搅拌桨排包括沿旋转轴2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的主桨排3和辅桨排4,所述主桨排3包括四个均匀分布的桨体5,所述辅桨排4包括两个桨体5,其中,桨体5包括桨片和桨杆52,并定义桨片为连接于桨杆52的一面为桨面51,所述主桨排3靠近旋转轴2 —端的两个桨体5,其桨面51与所述主桨排3靠近旋转轴2另一端的两个桨体5的桨面51相向设置,任一桨面51与其桨轴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O?90度的夹角,该夹角可优选为45度。通过两两相向设置的桨面51,在桨面51朝翻斗I底部转动的过程中,将物料从两侧往中间推拢,而当主桨排3转过近90度的角度时,也就是其桨面51最接近翻斗I底部时,桨面51开始将中间的物料往两侧推散,在整个转动的过程,使物料搅拌得非常均匀。所述辅桨排4的两个桨体5的桨面51相向设置,任一桨面51与其桨轴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O?90度的夹角,该夹角也可优选为45度。辅桨排4的工作原理与主桨排3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所述旋转轴2沿所述辅桨排4排布的方向上设有供桨体5固定的备用螺纹孔7,通过设置备用螺纹孔7,可改变辅桨排4桨体5的数量,以配合翻斗I内不同容量的物料。所述桨面51与所述旋转轴2之间连接有桨杆52,这里的桨杆52包括主桨杆和辅桨杆,其中,主桨杆和辅桨杆未独自在附图中标出。所述桨杆52靠近所述旋转轴2的一端设有基座6,这里的基座6包括主基座和辅基座,其中,主基座和辅基座未独自在附图中标出。所述基座6螺纹连接于所述旋转轴2,所述基座6的底面设置为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度与所述旋转轴2表面的弧度相等。所述旋转轴2的两端同轴设置有圆盘8,所述圆盘8的外径大于所述旋转轴2的外径。所述圆盘8螺纹连接于外部传动轴的固定端。通过上述设置,将基座6底面设置为圆弧面,以贴合旋转轴2的表面,能够使桨体5固定得更加牢靠,而圆盘8的外径大于旋转轴2的外径,能够遮挡住圆盘8与外部转轴固定端的连接处,由于该连接处是工作在转动的状态,必须防止大量的物料靠近连接处,而圆盘8的设置覆盖住了连接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槽型混合机,设置了主桨排和辅助桨排,所述主桨排上的两个桨体的桨面与另外两个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所述辅助桨排的一个桨体的桨面与另一个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使受搅拌的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受到两个方向上的力,从而搅拌得更加均匀。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槽型混合机,包括翻斗,所述翻斗内设有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沿其轴向设有四列搅拌桨排,四列搅拌桨排沿旋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四列搅拌桨排包括两列主桨排以及两列辅桨排,所述主桨排与所述辅桨排交错设置, 所述主桨排包括四个均匀分布的主桨体,所述辅桨排包括两个辅桨体, 其中,靠近旋转轴一端的两个主桨体的桨面与靠近旋转轴另一端的两个主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所述辅桨排的两个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桨体包括主基座和主桨杆,所述主基座固定于旋转轴,所述主桨杆的一端固定于主基座,所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槽型混合机,包括翻斗,所述翻斗内设有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沿其轴向设有四列搅拌桨排,四列搅拌桨排沿旋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四列搅拌桨排包括两列主桨排以及两列辅桨排,所述主桨排与所述辅桨排交错设置,所述主桨排包括四个均匀分布的主桨体,所述辅桨排包括两个辅桨体,其中,靠近旋转轴一端的两个主桨体的桨面与靠近旋转轴另一端的两个主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所述辅桨排的两个桨体的桨面相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浚註
申请(专利权)人:小嵩保鲜技术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