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宗祥专利>正文

容器本体与盖体间的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417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容器本体与盖体间的结合装置,其设置于一容器本体及一可盖合在该容器本体上的盖体之间,该盖体内侧设有至少一断续肋槽,而在该容器本体外侧则形成有至少一与该盖体断续肋槽相配合的断续凸肋;藉此可让盖体在盖合至容器本体上适当位置时加以旋转,即可该盖体的断续肋槽与容器本体的断续凸肋相嵌合,达到方便关闭及开启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指容器本体与盖体间的结合装置,可 以方^f更的盖合或开启。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各种物品的存放,人们习惯于使用各种不同 型式的容器,又为了利于保存及取用, 一般容器均具有一盛装物品的容 器本体及一盖体,针对不同的保存物品人们会选择不同型式的容器,各 种容器在其容器本体与盖体间也配置有不同的紧固结构,对于盛装流体 物质(液体、半流质物体)使用最为广泛的容器紧固结构即是在容器本 体与盖体之间设有相配合的螺紋,通常是在容器本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外 螺紋,而在盖体内侧设有相配合的内螺紋,藉此可以旋转的方式将盖体 在容器本体上盖合或是开启。前述在容器本体与盖体之间设有相配合的螺紋型式紧固结构的容 器在使用时是将盖体相对于容器本体旋转,以使得盖体上的内螺紋相对 容器本体的外螺紋转动,而达到开启或是盖合的目的;惟此种设计在使 用时受限于其螺紋呈连续状设计,使用者必须以手指将该盖体旋转多圏 后,该内螺紋与外螺紋之间才能完全螺合定位或分离,致使其使用时会 产生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本体与盖体间的结合装置,其采用 崭新的结构配置,使其盖体在盖合或开启时均更为便利。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容器本体与盖体 间的结合装置,其设于容器本体与盖体之间,其中该盖体内側设有至少 一断续肋槽,该容器本体外侧形成有至少一与该盖体的断续肋槽相配合 的断续凸肋。前述的容器本体与盖体间的结合装置,于该盖体内側是以断续凸条 来形成断续肋槽。前述的容器本体与盖体间的结合装置,在盖体内侧的断续肋槽分成 至少两列,并在相邻两列断续肋槽之间形成有轴向滑移空间,同时在容 器本体外側形成有与该盖体断续肋槽相同列数的断续凸肋,并在相邻两列断续凸肋之间形成有轴向滑移空间。前述的容器本体与盖体间的结合装置,在该容器本体外侧的两道断 续凸肋一端形成有挡边。前述的容器本体与盖体间的结合装置,在该容器本体外侧的断续凸肋上形成有定位凸点,同时在盖体内側形成断续肋槽的断续凸条上形成 有相配合的定位凹点。前述的容器本体与盖体间的结合装置,在该容器本体外側设置的断 续凸肋,以及在盖体内侧设置的与该断续凸肋配合的断续肋槽均呈倾斜设置。因此,专利技术可提高使用者使用容器时的便利性,更符合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具体实施例的紧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具体实施例的紧固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紧固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紧固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具体实施例的紧固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五种具体实施例的紧固结构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容器包括有容器本体20与盖合在该容 器本体20上的盖体10。配合图2中所示,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的盖体10内侧形成有至少一 断续肋槽11,同时在该容器本体20外側设有至少一与该盖体10断续 肋槽相配合的断续凸肋21,本专利技术的容器即由该断续凸肋21与断续肋 槽11构成紧固结构。再配合图3中本专利技术图1中具体实施例的紧固结构展开示意图来 看,在此实施例中的盖体10内侧以四道断续凸条12形成有三道断续肋 槽11,同时在容器本体20外侧设有相配合的三道断续凸肋21,该对体 10内側的三道断续肋槽11的宽度恰可供容器本体20外側的三道断续 凸肋21嵌入其间;在盖体10内侧构成该三道断续肋槽11的四道断续凸条12分成两 列,并在两列之间形成有轴向滑移空间14,而在容器本体20外侧的三 道断续凸肋21也分成两列,并在两列之间形成有轴向滑移空间24,在 盖体10内侧的轴向滑移空间14可供容器本体20的断续凸肋21在其间 作轴向移动,而在容器本体20外侧的轴向滑移空间24也可供盖体10 的断续凸条12在其间作轴向移动;藉由上述的紧固结构配合,使用者欲将盖体10与容器本体20分离 时,仅需将盖体10与容器本体20作小角度的相对转动,然后让断续凸 肋21脱离断续肋槽11,亦即让盖体11的断续凸条12进入容器本体20 的轴向滑移空间24中,在此同时容器本体20的断续凸肋21亦进入盖 体10的轴向滑移空间14中,此时使用者即可将盖体10与容器本体20 作轴向分离,而让盖体10与容器本体20分开;反之,使用者仅需要逆 向操作前述步骤,即可将该盖体10与容器本体20相结合。接下来由图4中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紧固结构展开示意图 来看,此一实施例显示了在该容器本体20A外侧设有两道断续凸肋21A ,同时在盖体10A内侧设有与该两道断续凸肋21A配合的两道断续肋 槽IIA,另在容器本体20A外侧的两道断续凸肋21A—端形成有挡边 22A,此即使得使用者在欲盖合时将断续肋槽11A与断续凸肋21A相 嵌合时,在断续凸条12A的一端触及断续凸肋21A的挡边22A时,即 抵达旋转终点,如此即提供使用者一份清晰的触感,让使用者在使用时 更顺手;当使用者欲开启本专利技术的盖体10A时,在相对转动盖体10A 与容器本体20A,而让断续凸肋21A脱离断续肋槽11A时,断续凸条 12A的一端会触及挡边22A的另侧,而让断续肋槽11A不会与另一列 断续凸肋21A相嵌合,提供了使用上的精确性;另本专利技术亦可在盖体 IOA的断续肋槽IIA—端设置挡边,其亦可达到相同的功效。再由图5来看,其中揭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紧固结构展 开示意图,其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容器本体20B外侧设有一道断续凸肋21B,同时在盖体IOB内側设有与该道断续凸肋21B配合的一道断续肋 槽UB,另容器本体20B外侧的断续凸肋21B上形成有定位凸点23B ,同时在盖体10B内侧形成断续肋槽11B的断续凸条12B上形成有相 配合的定位凹点13B,藉此在使用者将本专利技术的盖体IOB与容器本体 20B盖合而作相对旋转时,旋转至该定位凸点23B落入定位凹点13B 中时,即可提供良好的定位效果;当然,依相同的技术,亦可在容器本 体20B外侧的断续凸肋21B上形成有定位凹点,同时在盖体10B内側 形成断续肋槽11B的断续凸条12B上形成有相配合的定位凸点,其所 达成的功效亦是相同的。在图6中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具体实施例的紧固结构展开示意图 ,其基本结构与图4中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近似,惟在该容器本体20C 外侧设置的断续凸肋21C,以及在盖体IOC内側设置的与该断续凸肋 21C配合的断续肋槽11C均呈倾斜设置,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的紧固结构亦 可采倾斜设计,而可提供一种类似螺紋的迫紧作用。在图7中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第五种具体实施例的紧固结构展开示意图 ,其中可以见到在该容器本体20D外侧设置的断续凸肋21D的长度可 以缩减到相当短,同时在该容器本体20D外侧i殳置的断续凸肋21D及 在该盖体10D内側i殳置的断续肋槽IID均分别具有三列,且在各相邻 的断续凸肋21D间形成有轴向滑移空间24D,在各相邻的断续肋槽11D 间成有轴向滑移空间14D;由此实施例可知本专利技术在容器本体外侧i殳置 的断续凸肋及在盖体内侧设置的断续肋槽至少为二列,亦可以为三列, 同理,其亦可依需要制成更多列,其亦可达成相同的功效。本专利技术可以许多方式进行修改或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本体与盖体间的结合装置,其设置于盖体及容器本体之间,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内侧设有至少一断续肋槽,该容器本体外侧形成有至少一与该盖体的断续肋槽相配合的断续凸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宗祥
申请(专利权)人:赖宗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