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扎机可调节压带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038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捆扎机可调节压带轮机构,包括螺杆、送带轨道、支架板、辊轮压带架、辊轮支座、送带辊轮和紧带辊轮,所述的支架板分为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辊轮压带架分为前辊轮压带架和后辊轮压带架;前支架板与前辊轮压带架连接,后支架板通过插销与后辊轮压带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辊轮发生磨损或打包带的厚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单独调整前后支架板来改变送带辊轮及紧带辊轮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理想的摩擦力,使捆扎机能正常地送带和紧带,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且可有效地延长辊轮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捆扎机,特别是涉及捆扎机的压带轮机构。现今沿用的自动捆扎机都是采用杠杆支点式压带轮机构来实现捆扎机送带、退带和拉紧的功能。现有的杠杆支点式压带轮机构,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其辊轮压带架4是整体式,架内装有一只送带辊轮A及一只紧带辊轮C,插销7作为辊轮压带架4的杠杆支点中心。辊轮压带架4的下面设有一个辊轮支座5,辊轮支座5内也装有一只送带辊轮B及一只紧带辊轮D,辊轮支座5固定安装在主机架旁。通过电磁铁9的吸合、释放动作以及在凸轮11的作用下,螺杆1向下运动,推动L型支架板3,使送带辊轮A及B与打包带10相压紧,按反时钟方向转动送出打包带进入机芯组件上。当凸轮11的凸起部分通过滚轮12将摆杆13抬起时,螺杆1向上运动,推动L型支架板3,使紧带辊轮C及D与打包带相压紧,按顺时钟方向转动收紧打包带10,从而捆扎紧物品。现有的杠杆支点式压带轮机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当设备运转一定周期后,辊轮A、B、C、及D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辊轮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下述故障当送带辊轮A及B之间的间隙大于紧带辊轮C及D之间的间隙时,送带辊轮A及B对打包带的摩擦力减弱,送带速度迟缓;当送带辊轮A及B之间的间隙小于紧带辊轮C及D之间的间隙时,紧带辊轮C及D对打包带的摩擦力减弱,收紧打包带的力不足,捆扎不紧物品。虽然可以通过对螺杆上的调节螺母进行调节,但因机构属于杠杆支点式,只能调整一对辊轮间隙,不能同时调整两对辊轮的间隙。且目前国内使用的打包带的厚度在0.6~1.2mm之间,这对于杠杆支点式压带轮机构的辊轮无法适应这样大的公差变化,使捆扎机不能正常工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捆扎机可调节压带轮机构,可分别单独调整送带辊轮A、B之间的间隙及紧带辊轮C、D之间的间隙,使捆扎机能正常地工作。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捆扎机可调节压带轮机构,包括螺杆、送带轨道、支架板、辊轮压带架、辊轮支座、送带辊轮和紧带辊轮,其中在螺杆上设有若干个调节螺母,支架板呈L型,支架板的一端装在螺杆上,另一端装在辊轮压带架上,辊轮压带架与辊轮支座分别位于送带轨道的两侧,一只送带辊轮和一只紧带辊轮分别装在辊轮压带架内,另一只送带辊轮和紧带辊轮则分别装在辊轮支座内,所述的支架板分为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辊轮压带架分为前辊轮压带架和后辊轮压带架;前支架板与前辊轮压带架连接,后支架板通过插销与后辊轮压带架连接。为使前后辊轮压带架便于调节,本技术所述的前支架板与后支架板之间的螺杆上套有一调节弹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电磁铁通电吸合时,使螺杆向下直线运动,带动前支架板向下运动,使前辊轮压带架向下压,送带辊轮压紧打包带,按反时钟方向转动,送出打包带进入机芯组件上;当凸轮的凸起部分通过滚轮将摆杆抬起时,使螺杆向上直线运动,带动后支架板向上转动,使后辊轮压带架向下压,紧带辊轮压紧打包带,按顺时钟方向转动,拉紧打包带,从而将物品捆扎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特点当辊轮发生磨损或打包带的厚度发生变化时,都可以通过单独调整前后支架板来改变送带辊轮及紧带辊轮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理想的摩擦力,使捆扎机能正常地送带和紧带,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且可有效地延长辊轮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现有的杠杆支点式压带轮机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杠杆支点式压带轮机构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可调节压带轮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可调节压带轮机构原理图。如图3、4所示,本技术捆扎机可调节压带轮机构,包括螺杆1、送带轨道2、支架板、辊轮压带架、辊轮支座5、送带辊轮A及B和紧带辊轮C及D,其中在螺杆1上设有若干个调节螺母6,支架板呈L型,支架板的一端装在螺杆1上,另一端装在辊轮压带架上,辊轮压带架与辊轮支座分别位于送带轨道2的两侧,一只送带辊轮A和一只紧带辊轮C分别装在辊轮压带架内,另一只送带辊轮B和紧带辊轮D则分别装在辊轮支座5内,所述的支架板分为前支架板3Ⅰ和后支架板3Ⅱ,辊轮压带架分为前辊轮压带架4Ⅰ和后辊轮压带架4Ⅱ;前支架板3Ⅰ与前辊轮压带架4Ⅰ连接,后支架板3Ⅱ通过插销7与后辊轮压带架4Ⅱ连接;前支架板3Ⅰ与后支架板3Ⅱ之间的螺杆1上套有一调节弹簧8。当电磁铁9通电吸合时,使螺杆1向下直线运动,带动前支架板3Ⅰ向下运动,使前辊轮压带架4Ⅰ向下压,送带辊轮A及B压紧打包带,按反时钟方向转动,送出打包带10进入机芯组件上;当凸轮11的凸起部分通过滚轮12将摆杆13抬起时,使螺杆1向上直线运动,带动后支架板3Ⅱ向上转动,使后辊轮压带架4Ⅱ向下压,紧带辊轮C及D压紧打包带,按顺时钟方向转动,拉紧打包带10,从而将物品捆扎紧。权利要求1.一种捆扎机可调节压带轮机构,包括螺杆(1)、送带轨道(2)、支架板、辊轮压带架、辊轮支座(5)、送带辊轮(A、B)和紧带辊轮(C、D),其中在螺杆(1)上设有若干个调节螺母(6),支架板呈L型,支架板的一端装在螺杆(1)上,另一端装在辊轮压带架上,辊轮压带架与辊轮支座分别位于送带轨道(2)的两侧,一只送带辊轮(A)和一只紧带辊轮(C)分别装在辊轮压带架内,另一只送带辊轮(B)和紧带辊轮(D)则分别装在辊轮支座(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板分为前支架板(3Ⅰ)和后支架板(3Ⅱ),辊轮压带架分为前辊轮压带架(4Ⅰ)和后辊轮压带架(4Ⅱ);前支架板(3Ⅰ)与前辊轮压带架(4Ⅰ)连接,后支架板(3Ⅱ)通过插销(7)与后辊轮压带架(4Ⅱ)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机可调节压带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前支架板(3Ⅰ)与后支架板(3Ⅱ)之间的螺杆(1)上套有一调节弹簧(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捆扎机可调节压带轮机构,包括螺杆、送带轨道、支架板、辊轮压带架、辊轮支座、送带辊轮和紧带辊轮,所述的支架板分为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辊轮压带架分为前辊轮压带架和后辊轮压带架;前支架板与前辊轮压带架连接,后支架板通过插销与后辊轮压带架连接。本技术当辊轮发生磨损或打包带的厚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单独调整前后支架板来改变送带辊轮及紧带辊轮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理想的摩擦力,使捆扎机能正常地送带和紧带,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且可有效地延长辊轮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5B13/18GK2425006SQ0022767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刘国铨 申请人:广州市嘉力辉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捆扎机可调节压带轮机构,包括螺杆(1)、送带轨道(2)、支架板、辊轮压带架、辊轮支座(5)、送带辊轮(A、B)和紧带辊轮(C、D),其中在螺杆(1)上设有若干个调节螺母(6),支架板呈L型,支架板的一端装在螺杆(1)上,另一端装在辊轮压带架上,辊轮压带架与辊轮支座分别位于送带轨道(2)的两侧,一只送带辊轮(A)和一只紧带辊轮(C)分别装在辊轮压带架内,另一只送带辊轮(B)和紧带辊轮(D)则分别装在辊轮支座(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板分为前支架板(3Ⅰ)和后支架板(3Ⅱ),辊轮压带架分为前辊轮压带架(4Ⅰ)和后辊轮压带架(4Ⅱ);前支架板(3Ⅰ)与前辊轮压带架(4Ⅰ)连接,后支架板(3Ⅱ)通过插销(7)与后辊轮压带架(4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嘉力辉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