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柔性覆铜板的离型纸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0165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覆铜板的离型纸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3KW以上的电晕棒对离型纸的原纸进行电晕预处理,使得原纸表面的凹凸度增加从而增加接触表面积;(2)在原纸的一侧面进行淋膜形成淋膜层;(3)待原纸冷却后,在原纸的另一侧面使用粘胶剂黏贴一层薄膜层;(4)在所述薄膜层的表面涂布一层厚度为雾面涂层剂;(5)非硅系隔离剂地涂布;(6)将涂了非硅系隔离剂的雾面涂层剂或者淋膜层在65-90℃分区段烘干,烘干后冷却得到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雾面的结构使得柔性覆铜板和离型纸之间的剥离力可调,避免剥离力强导致的离型纸损坏的现象,同时保护了柔性覆铜板上的出现线路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型纸,具体是。
技术介绍
柔性覆铜板是生产软性电路板的生产材料,这种材料一直被国外垄断,国内曾经使用代替品,但效果一直不尽人意,主要是稳定性差,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例如出现线路不清晰、粘连,从而造成废品率高等弊病。离型纸是专门使用在柔性覆铜板上面的,它能起到耐高温,防潮,防油和抗拉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3KW以上的电晕棒对离型纸的原纸进行电晕预处理,使得原纸表面的凹凸度增加从而增加接触表面积; (2)在原纸的一侧面进行淋膜形成淋膜层,淋膜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低密度PE30-40份、高密度PE30-40份、高流动性聚酰胺10_20份、润滑剂2_3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310-360°C的熔融状态,再通过5Mpa-20Mpa的压力将其挤出;(3)待原纸冷却后,在原纸的另一侧面使用粘胶剂黏贴一层薄膜层,并用胶辊压实压平; (4)在所述薄膜层的表面涂布一层厚度为雾面涂层剂,该雾面涂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低密度PE30-40份、高密度PE30-40份、雾面添加剂1_6份、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10-12份、引发剂1-2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310-360°C的熔融状态,再通过5Mpa_20Mpa的压力将其挤出,淋膜时的温度为320-360°C ; (5)将温度为50-60°C的非硅系隔离剂,以0.05-0.06g/m2的涂量均匀地涂布在雾面涂层剂或者淋膜层的一面或两面上; (6)将涂了非硅系隔离剂的雾面涂层剂或者淋膜层在65-90°C分区段烘干,烘干后冷却得到产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原纸采用平滑度大于80秒,纵向抗张强度大于70N/15mm,横向抗张强度大于50N/15_的纸张。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淋膜时的温度为320_360°C。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雾面涂层剂的厚度为0.2?2微米。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非硅系隔离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_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雾面的结构使得柔性覆铜板和离型纸之间的剥离力可调,避免剥离力强导致的离型纸损坏的现象,同时保护了柔性覆铜板上的出现线路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3KW以上的电晕棒对离型纸的原纸进行电晕预处理,使得原纸表面的凹凸度增加从而增加接触表面积,在选择离型原纸时,最好选择平滑度大于80秒,纵向抗张强度大于70N/15mm,横向抗张强度大于50N/15mm,这样更能保证制作出的柔性覆铜板离型纸抗拉抗压性能; (2)在原纸的一侧面进行淋膜形成淋膜层,淋膜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低密度PE30份、高密度PE30份、高流动性聚酰胺10份、润滑剂2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310°C的熔融状态,再通过5Mpa的压力将其挤出,淋膜时的温度为320°C,这样的效果更好; (3)待原纸冷却后,在原纸的另一侧面使用粘胶剂黏贴一层薄膜层,并用胶辊压实压平; (4)在所述薄膜层的表面涂布一层厚度为0.2微米的雾面涂层剂,该雾面涂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低密度PE30份、高密度PE30份、雾面添加剂I份、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10份、引发剂I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310°C的熔融状态,再通过5Mpa的压力将其挤出,淋膜时的温度为320°C,这样的效果更好; (5)将质量百分浓度为2%、温度为50°C的非硅系隔离剂,以0.05g/m2的涂量均匀地涂布在雾面涂层剂或者淋膜层的一面或两面上; (6)将涂了非硅系隔离剂的雾面涂层剂或者淋膜层在65°C分区段烘干,烘干后冷却得到产品。实施例2 ,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3KW以上的电晕棒对离型纸的原纸进行电晕预处理,使得原纸表面的凹凸度增加从而增加接触表面积,在选择离型原纸时,最好选择平滑度大于80秒,纵向抗张强度大于70N/15mm,横向抗张强度大于50N/15mm,这样更能保证制作出的柔性覆铜板离型纸抗拉抗压性能; (2)在原纸的一侧面进行淋膜形成淋膜层,淋膜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低密度PE35份、高密度PE35份、高流动性聚酰胺15份、润滑剂1.5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335°C的熔融状态,再通过12.5Mpa的压力将其挤出,淋膜时的温度为340°C,这样的效果更好; (3)待原纸冷却后,在原纸的另一侧面使用粘胶剂黏贴一层薄膜层,并用胶辊压实压平; (4)在所述薄膜层的表面涂布一层厚度为1.1微米的雾面涂层剂,该雾面涂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低密度PE35份、高密度PE35份、雾面添加剂3.5份、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11份、引发剂1.5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335°C的熔融状态,再通过12.5Mpa的压力将其挤出,淋膜时的温度为340°C,这样的效果更好; (5)将质量百分浓度为3%、温度为55°C的非硅系隔离剂,以0.055g/m2的涂量均匀地涂布在雾面涂层剂或者淋膜层的一面或两面上; (6)将涂了非硅系隔离剂的雾面涂层剂或者淋膜层在77.5°C分区段烘干,烘干后冷却得到产品。实施例3 ,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3KW以上的电晕棒对离型纸的原纸进行电晕预处理,使得原纸表面的凹凸度增加从而增加接触表面积,在选择离型原纸时,最好选择平滑度大于80秒,纵向抗张强度大于70N/15mm,横向抗张强度大于50N/15mm,这样更能保证制作出的柔性覆铜板离型纸抗拉抗压性能; (2)在原纸的一侧面进行淋膜形成淋膜层,淋膜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低密度PE40份、高密度PE40份、高流动性聚酰胺20份、润滑剂3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360°C的熔融状态,再通过20Mpa的压力将其挤出,淋膜时的温度为360°C,这样的效果更好; (3)待原纸冷却后,在原纸的另一侧面使用粘胶剂黏贴一层薄膜层,并用胶辊压实压平; (4)在所述薄膜层的表面涂布一层厚度为2微米的雾面涂层剂,该雾面涂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低密度PE40份、高密度PE40份、雾面添加剂6份、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12份、引发剂2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360°C的熔融状态,再通过20Mpa的压力将其挤出,淋膜时的温度为360°C,这样的效果更好; (5)将质量百分浓度为4%、温度为60°C的非硅系隔离剂,以0.06g/m2的涂量均匀地涂布在雾面涂层剂或者淋膜层的一面或两面上; (6)将涂了非硅系隔离剂的雾面涂层剂或者淋膜层在90°C分区段烘干,烘干后冷却得到产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柔性覆铜板的离型纸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3KW以上的电晕棒对离型纸的原纸进行电晕预处理,使得原纸表面的凹凸度增加从而增加接触表面积; (2)在原纸的一侧面进行淋膜形成淋膜层,淋膜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低密度PE30‑40份、高密度PE30‑40份、高流动性聚酰胺10‑20份、润滑剂2‑3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310‑360℃的熔融状态,再通过5Mpa‑20Mpa的压力将其挤出; (3)待原纸冷却后,在原纸的另一侧面使用粘胶剂黏贴一层薄膜层,并用胶辊压实压平; (4)在所述薄膜层的表面涂布一层厚度为雾面涂层剂,该雾面涂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低密度PE30‑40份、高密度PE30‑40份、雾面添加剂1‑6份、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10‑12份、引发剂1‑2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310‑360℃的熔融状态,再通过5Mpa‑20Mpa的压力将其挤出,淋膜时的温度为320‑360℃; (5)将温度为50‑60℃的非硅系隔离剂,以0.05‑0.06g/m2的涂量均匀地涂布在雾面涂层剂或者淋膜层的一面或两面上; (6)将涂了非硅系隔离剂的雾面涂层剂或者淋膜层在65‑90℃分区段烘干,烘干后冷却得到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尚鑫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