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泓亮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多功能植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8984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植树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由支杆组合而成的框架,底座顶部设置水箱,水箱位于支杆组合而成的框架内,底座一侧设置固定杆,固定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外侧设置滑轨,滑轨内设置滑块,滑块上设置第二固定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种植树木时不需要用人扶着树木,将树木固定在由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组合而成的套环内即可,这样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树木的种植工作,减少了人力资源;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水箱,可以在培植好树木后,在有固定树木的套环存在下直接进行浇水,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且树木不容易因浇水的水流而歪倒,有利于树木的直立成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林业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植树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而且植树造林还能减少噪音,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场所,因此植树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喜爱。但是,现今传统的人工植树,需要一人用手扶着树木,另一人培土,至少需要两个人完成一棵树木的种植;而且在树木刚刚种下时,需要浇充足的水,以使土和根系密切结合,才能有利于树木的成活,往往浇水时因刚栽植的树木与土壤的结合力较低,容易被水冲歪,造成树木不能直立成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植树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种植树木时不用人扶着树木,将树木固定在由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组合而成的套环内即可,这样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树木的种植工作,减少了人力资源,且本技术具有水箱,可以在培植好树木后,在有固定树木的套环存在下直接进行浇水,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且树木不容易因浇水而歪倒,有利于树木的直立成长。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多功能植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对角位置设置第一支杆和第一万向节,所述第一支杆通过第一万向节活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另一对角位置设置第二支杆和第二万向节,所述第二支杆通过第二万向节活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均铰接连接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所述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远离第二支杆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卡箍,所述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均通过卡箍固定在第一支杆上,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水箱,所述水箱位于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围绕成的框架内,所述水箱顶部设置进水口,所述水箱底部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水管,所述出水口处设置阀门,所述底座一侧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第一固定套和第三万向节,所述第一固定套通过第三万向节活动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固定套内侧设置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第一固定套的一端设置卡块,所述第一固定套外侧设置滑轨,所述滑轨的端部为封闭结构,所述滑轨内设置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第二固定套的端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把手。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均为伸缩杆。所述卡块上设置与树体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卡块远离弹簧一面设置橡胶垫。所述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内均设置橡胶套。所述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均为半圆环结构。所述固定杆为伸缩杆。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人工种植树时可以将树木固定在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组成的套环内,不需要有人用手扶着树木,将树木固定在由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组合而成的套环内即可,这样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树木的种植工作,减少了人力资源;在树木刚刚种下时,需要浇充足的水,以使土和根系密切结合,有利于树木的成活,水箱的设置可以直接实现这一功能,在培植好树木后,在有固定树木的套环存在下直接进行浇水,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且树木不容易因浇水而歪倒,有利于树木的直立成长。2、底座上万向轮和把手的设置,可以使本技术便于移动,还可以开车拉动把手以拉动本技术。3、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均为伸缩杆,可以调节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长短,以应用于不同高度的水箱,在不使用本技术时,均可以将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设置为收缩状态,减小存放空间。4、卡块上的橡胶垫以及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内设置的橡胶套,均可以避免树木的磨损,起到保护树木的作用。5、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均为半圆环结构,可以有最大的开口结构,方便树木的放置;卡块上设置与树体相配合的凹槽,以及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组合成的结构,更符合树木大致为圆柱形的结构,可以与树木更好的接触,通过弹簧的作用起到更好的固定树木的作用。6、固定杆为伸缩杆,可以根据不同的树木的高度调节其长度,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使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组成的固定树木的套环位于人手可调的范围内,方便操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第一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底座;2、第一支杆;3、第一万向节;4、第二支杆;5、第二万向节;6、第三支杆;7、第四支杆;8、卡箍;9、水箱;10、进水口 ;11、出水口 ;12、阀门;13、水管;14、固定杆;15、第一固定套;16、第三万向节;17、弹簧;18、卡块;19、滑轨;20、滑块;21、第二固定套;22、万向轮;23、把手。【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一种新型多功能植树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的底部设置万向轮22,可以使本技术便于移动,所述底座I的一侧面设置把手23,可以开车拉动把手以拉动本技术,所述底座I的一对角位置设置第一支杆2和第一万向节3,所述第一支杆2通过第一万向节3活动连接在底座I上,可以通过第一万向节3任意方向转动第一支杆2,所述底座I的另一对角位置设置第二支杆4和第二万向节5,所述第二支杆4通过第二万向节5活动连接在底座I上,所述第二支杆4远离底座I的一端均铰接连接第三支杆6和第四支杆7,所述第三支杆6和第四支杆7远离第二支杆4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卡箍8,所述第三支杆6和第四支杆7均通过卡箍8固定在第一支杆2上,设置第一支杆2、第二支杆4均垂直于底座1,第三支杆6、第四支杆7均垂直于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4,并通过卡箍8固定,可以围绕成为一个长方体框架,所述底座I顶部设置水箱9,所述水箱9位于第一支杆2、第二支杆4、第三支杆6和第四支杆7围绕成的框架内,所述水箱9顶部设置进水口 10,进水口10处设有塞子,当装满水后,用于密封水箱,放置水外漏,所述水箱9底部设置出水口 11,所述出水口 11处设置阀门12,所述出水口 11连接水管13,当栽植完树木需要浇水时,打开阀门12,水流通过水管13流出,可以人拿着水管13对树木进行全方位的浇水,浇完水后关闭阀门12,防止水流流出,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所述底座I 一侧设置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远离底座I的一端设置第一固定套15和第三万向节16,所述第一固定套15通过第三万向节16活动连接在固定杆14上,当使用时将第一固定套15置于地面垂直的位置,用于放置树木,以使树木垂直于地面,所述第一固定套15内侧设置弹簧17,所述弹簧17远离第一固定套15的一端设置卡块18,树木有粗有细,通过弹簧17的弹性作用使卡块18正好接触树木表面,起到更好的固定树木的作用,防止树木在内晃动,所述第一固定套15外侧设置滑轨19,所述滑轨19的端部为封闭结构,所述滑轨19内设置滑块20,所述滑块20上设置第二固定套21的端部,当放置树木时,使第二固定套21与第一固定套15为半圆环形结构,方便树木的放置,当放入树木后,沿着滑轨9的轨迹滑动滑块20,使第二固定套21与第一固定套15组成一个完整的圆环,用于固定树木。使用时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功能植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的一对角位置设置第一支杆(2)和第一万向节(3),所述第一支杆(2)通过第一万向节(3)活动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的另一对角位置设置第二支杆(4)和第二万向节(5),所述第二支杆(4)通过第二万向节(5)活动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支杆(4)远离底座(1)的一端均铰接连接第三支杆(6)和第四支杆(7),所述第三支杆(6)和第四支杆(7)远离第二支杆(4)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卡箍(8),所述第三支杆(6)和第四支杆(7)均通过卡箍(8)固定在第一支杆(2)上,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水箱(9),所述水箱(9)位于第一支杆(2)、第二支杆(4)、第三支杆(6)和第四支杆(7)围绕成的框架内,所述水箱(9)顶部设置进水口(10),所述水箱(9)底部设置出水口(11),所述出水口(11)处设置阀门(12),所述出水口(11)连接水管(13),所述底座(1)一侧设置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第一固定套(15)和第三万向节(16),所述第一固定套(15)通过第三万向节(16)活动连接在固定杆(14)上,所述第一固定套(15)内侧设置弹簧(17),所述弹簧(17)远离第一固定套(15)的一端设置卡块(18),所述第一固定套(15)外侧设置滑轨(19),所述滑轨(19)的端部为封闭结构,所述滑轨(19)内设置滑块(20),所述滑块(20)上设置第二固定套(21)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泓亮
申请(专利权)人:郭泓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