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苗蕴博专利>正文

一种流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172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量调节阀,特征是阀芯下端设有筒状导流套,其上设有流量调节窗口,流量调节窗口由三角形窗口和长方形窗口组成,上层是顶角朝上的三角形窗口,筒状阀座由阀座和阀筒组成,阀座的内径小于阀筒内径,阀座外壁中部设有装配凸台,阀体内出液口设有与阀座的装配凸台下端部配合的装配凹槽,阀座经装配凸台和装配凹槽与阀体相连接,阀筒下端内壁设有与阀座的装配凸台上端部配合的装配凹槽,阀筒经装配凹槽和装配凸台与阀座相连接,阀筒和阀座经阀盖和螺栓固定在阀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阀芯和阀座的截止密封面与流量调节面相分离,避免出现“微开冲损”现象,大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具有流量调节准确、开启时流量波动小和降低噪音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操作简单、流量控制方便、使用寿命长的流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阀门中的流量调节阀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等热能动力系统中,特别是在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等热力系统中的应用更为普遍,流量调节阀设有阀体,阀体内设有圆柱形阀座孔,阀座孔下设有与阀座孔相连通的进液腔,阀座孔中部的阀体上设有出液腔,进液腔和出液腔分别经阀体内的通道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接,阀座孔内设有与阀座孔相配合的筒形阀座,阀座内设有阀杆,阀杆下端设有阀芯,阀芯下端面的周边设有与阀杆轴线呈倾斜状的锥台形阀芯密封面,阀座内壁下部设有与阀芯密封面相配合的阀座密封面,阀座的筒壁上设有通流孔,阀座下端抵在阀座孔台上,阀座的上端设有中央带阀杆孔的阀盖,阀盖经螺栓与阀体相连接,阀杆的上端穿过阀盖上的阀杆孔与手轮相连接。目前,有的流量调节阀为逐级减压式调节,阀芯由多个阀芯头组成,有的还设有筒状导流套,导流套下端设有阀座密封面,导流套壁上设有导流孔,通过阀芯与导流套的相互配合,控制调节流量。上述流量调节阀的不足一是在小微量调节时,易出现“微开冲损”现象,大大降低了阀门使用寿命。在阀门入口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阀芯开度越小,阀芯、阀座密封面所承受的冲刷力越大,如果阀芯长时间的处于很小的开度,阀芯、阀座的密封面将会被损坏;二是调节流量时流量调节不准确、流量波动大和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阀芯和阀座相互配合即实现流量平滑调节、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检修方便的流量调节阀。本技术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流量调节阀,设有阀体,阀体内设有圆柱形阀座孔,阀体上设有经阀座孔相连通的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和出液腔分别经阀体通道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接,阀座孔内设有与阀座孔相配合的筒形阀座,筒形阀座内设有阀杆,阀杆下端设有阀芯,阀芯下端面的周边设有与阀杆轴线呈倾斜状的锥台形阀芯密封面,筒形阀座下部内壁设有与阀芯密封面相配合的筒形阀座密封面,筒形阀座的筒壁上设有通流孔,阀座下端抵在阀座孔台阶上,筒形阀座的上端设有中央带阀杆孔的阀盖,阀体上端面处设有密封凹槽,阀盖经螺栓压紧密封垫与阀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阀芯下端设有筒状导流套,导流套壁上设有流量调节窗口,流量调节窗口由三角形窗口和长方形窗口上下两层组成,上层是顶角朝上的三角形窗口,筒状阀座由阀座和阀筒组成,阀座的内径小于阀筒内径,阀座外壁中部设有装配凸台,阀体内出液口设有与阀座的装配凸台下端部配合的装配凹槽,装配凹槽内设有密封垫,阀座经装配凸台和装配凹槽压紧装配凹槽内的密封垫与阀体相连接,阀筒下端内壁设有与阀座的装配凸台上端部配合的装配凹槽,阀筒经装配凹槽和装配凸台与阀座相连接,阀筒和阀座经阀盖和螺栓固定在阀体内。本技术所述的阀座内径上端设有与阀芯外径下端的密封面相配合的狭窄的密封面,上述的密封面呈倒角状,阀座密封面宽不大于2.5mm,远远小于阀芯密封面的宽度。本技术所述阀座密封面的下端部内壁设有流量调节凸台,流量调节凸台上端距密封面的间距至少为5 mm,以与阀芯共同形成纳垢槽,以容纳管道内的杂物,流量调节凸台的上端面可以是与阀座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也可以是与阀座轴线成40-50度夹角的斜面,以更好地排除纳垢槽内的杂物。本技术所述阀芯上的导流套呈筒状,导流套的上端周边与阀芯下端面密封连接,导流套上阵列有尖角朝上等腰三角形的流量调节窗口,当阀芯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接触时,流量调节窗口的上端要低于阀座流量调节凸台上端面不小于3 mm,阀座上的调节凸台与导流套上的流量调节窗口相配合形成对流量的控制和调节,使阀芯和阀座形成的截止密封面,与阀座上的调节凸台与导流套上的流量调节窗口形成的流量调节面相分离,防止出现“微开冲损”现象,使流量调节准确、开启时流量波动小和降低噪音。本技术所述的尖角朝上等腰三角形的流量调节窗口下的导流套上设有长方形的通流口,以适应大流量通流或排泄阀体和管道内大体积、大颗粒的杂物。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专利技术所述阀座密封面的下端部内壁设有流量调节凸台,流量调节凸台上端距密封面的间距至少为5 mm,以与阀芯共同形成纳垢槽,以容纳管道内的杂物,本技术所述阀芯上的导流套呈筒状,导流套的上端周边与阀芯下端面密封连接,导流套上阵列有尖角朝上等腰三角形的流量调节窗口,当阀芯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接触时,流量调节窗口的上端要低于阀座流量调节凸台上端面不小于3 mm,阀座上的调节凸台与导流套上的流量调节窗口相配合形成对流量的控制和调节。当阀门开启时,阀座密封面与阀芯密封面首先分离,假设流量调节窗口的上端低于阀座流量调节凸台上端面10mm,当阀门开启了 1mm时是不会有流量的,但阀座密封面与阀芯密封面已经分离1mm的高度,当阀门开度超过1mm后,此时导流套上流量调节窗口就会有流体经过,再由阀座上的调节凸台与导流套上的流量调节窗口相配合对流量进行控制和调节。这样的设计完全解决了当流量需要微量调节和小流量调节时的“微开冲损”现象。随着阀门的开度增大,流体流经调节窗口的流量就越大,当阀门或管道内杂物较多或体积较大时,可把阀芯全开,让这些杂物随着导流套下部设有的长方形窗口排出阀体。本技术通过阀门内部件结构的改变,为流体规定了特定的流道,使阀芯和阀座的截止密封面与流量调节面相分离,使阀座、阀芯的截止密封面避开了小流量流体的冲刷,避免出现“微开冲损”现象,特别是大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阀座上的调节凸台与导流套上的流量调节窗口形成流量调节面,阀芯和阀座相对应的密封面将不再承担调节流量的作用,这样阀芯调节窗口与流量调节凸台相互配合,防止出现“微开冲损”现象,使流量调节准确、开启时流量波动小和噪音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阀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阀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导流套的一种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一种流量调节阀,设有阀体,阀体I内设有圆柱形阀座孔,阀体I上设有经阀座孔相连通的进液腔和出液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调节阀,设有阀体,阀体内设有圆柱形阀座孔,阀体上设有经阀座孔相连通的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和出液腔分别经阀体通道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接,阀座孔内设有与阀座孔相配合的筒形阀座,筒形阀座内设有阀杆,阀杆下端设有阀芯,阀芯下端面的周边设有与阀杆轴线呈倾斜状的锥台形阀芯密封面,筒形阀座下部内壁设有与阀芯密封面相配合的筒形阀座密封面,筒形阀座的筒壁上设有通流孔,阀座下端抵在阀座孔台阶上,筒形阀座的上端设有中央带阀杆孔的阀盖,阀盖经螺栓与阀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阀芯下端设有筒状导流套,导流套壁上设有流量调节窗口,流量调节窗口由三角形窗口和长方形窗口上下两层组成,上层是顶角朝上的三角形窗口,筒状阀座由阀座和阀筒组成,阀座的内径小于阀芯内径,阀座外壁中部设有装配凸台,阀体内出液口设有与阀座的装配凸台下端部配合的装配凹槽,阀座经装配凸台和装配凹槽与阀体相连接,阀筒下端内壁设有与阀座的装配凸台上端部配合的装配凹槽,阀筒经装配凹槽和装配凸台与阀座相连接,阀筒和阀座经阀盖和螺栓固定在阀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蕴博
申请(专利权)人:苗蕴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