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体铸造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型膏状脱模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083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体铸造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型膏状脱模剂,涉及脱模剂生产技术领域,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甲基硅油70-80份、纳米二氧化钛15-20份、滑石粉12-15份、硅藻土10-13份、气相二氧化硅8-10份、松香酸6-9份、凡士林5-8份、烷基萘磺酸盐4-6份、猪油3-5份、浓硝酸2-4份、甲基乙基酮10-12份、乙醇20-30份、水50-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脱模剂的脱模效果好,待阀体充分冷却定型后即可脱模,不会影响阀体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并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模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阀体铸造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型膏状脱模剂
技术介绍
:阀体是阀门中的一个主要零部件,根据压力等级有不同的机械制造方法,如铸造和锻造等,一般中低压规格的阀体通常采用铸造工艺生产。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是将金属熔融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内,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较少了制作时间。而铸造脱模是铸造工艺中比较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铸造的质量。脱模剂是一种用在两个彼此易与粘着的物体表面的界面涂层,它可使物体表面易于脱离、光滑及洁净。因此,脱模剂直接关系到铸造质量的好坏。目前使用的阀体脱模剂存在脱模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的特点,不仅会影响阀体毛坯的质量,而且会增加生产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脱模效果好的阀体铸造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型膏状脱模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阀体铸造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型膏状脱模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甲基硅油70-80份、纳米二氧化钛15-20份、滑石粉12-15份、硅藻土 10-13份、气相二氧化硅8-10份、松香酸6-9份、凡士林5-8份、烷基萘磺酸盐4-6份、猪油3_5份、浓硝酸2-4份、甲基乙基酮10-12份、乙醇20-30份、水50-6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I)先将纳米二氧化钛分散于乙醇中,浸泡l_2h,然后加入溶于甲基乙基酮的甲基硅油,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浓硝酸,升温至50-60°C保温20-30min,再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50W下超声15-20min,即得改性甲基硅油;(2)将硅藻土于70-80°C下干燥8-10h,再于400-500°C下煅烧2-3h,然后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0-15min后加入滑石粉、气相二氧化硅、凡士林和水,继续球磨20_30min,得到物料I ;(3)先将物料I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再加入松香酸、烷基萘磺酸盐和猪油,混合5-10min后升温至40-50°C,待猪油完全融化后加入物料I和改性甲基硅油,继续混合10-15min,得到物料II ;(4)将物料II加入真空浓缩罐中,将物料浓缩至溶剂含量为15-20%,待物料温度降至室温后卸料,最后进行计量包装。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30-50纳米,并且使用前需要在40_50°C下真空干燥3-5ho所述真空浓缩罐的加热温度为50_60°C。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所制脱模剂为膏状,便于包装和运输,且使用方便,直接将膏状脱模剂涂覆于模具表面,15-20min后完全固化,即可进行阀体的铸造;(2)脱模剂在模具表面形成的涂层具有耐高温和耐磨的特性,适用于阀体的铸造;(3)脱模效果好,待阀体充分冷却定型后即可脱模,不会影响阀体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4)使用寿命长,一次性涂覆于模具表面后可进行上千次的顺利脱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阀体铸造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型膏状脱模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甲基娃油70kg、纳米二氧化钛15kg、滑石粉12kg、娃藻土 10kg、气相二氧化娃8kg、松香酸6kg、凡士林5kg、烧基萘磺酸盐4kg、猪油3kg、浓硝酸2kg、甲基乙基酮10kg、乙醇 20kg、水 50kg;其制备方法如下:(I)先将纳米二氧化钛分散于乙醇中,浸泡lh,然后加入溶于甲基乙基酮的甲基硅油,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浓硝酸,升温至50-60°C保温30min,再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50W下超声20min,即得改性甲基硅油;(2)将硅藻土于70-80°C下干燥8h,再于400-500°C下煅烧3h,然后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5min后加入滑石粉、气相二氧化娃、凡士林和水,继续球磨30min,得到物料I ;(3)先将物料I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再加入松香酸、烷基萘磺酸盐和猪油,混合5min后升温至40-50°C,待猪油完全融化后加入物料I和改性甲基硅油,继续混合15min,得到物料II ;(4)将物料II加入真空浓缩罐中,设置加热温度为50-60°C,将物料浓缩至溶剂含量为15-20%,待物料温度降至室温后卸料,最后进行计量包装。其中,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30-50纳米,并且使用前需要在40_50°C下真空干燥5h0实施例2一种阀体铸造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型膏状脱模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甲基娃油75kg、纳米二氧化钛18kg、滑石粉13kg、娃藻土 11kg、气相二氧化娃9kg、松香酸7kg、凡士林6kg、烧基萘磺酸盐5kg、猪油4kg、浓硝酸3kg、甲基乙基酮11kg、乙醇 25kg、水 55kg。本实施例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阀体铸造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型膏状脱模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甲基娃油80kg、纳米二氧化钛20kg、滑石粉15kg、娃藻土 13kg、气相二氧化娃10kg、松香酸9kg、凡士林8kg、烧基萘磺酸盐6kg、猪油5kg、浓硝酸4kg、甲基乙基酮12kg、乙醇 30kg、水 60kg。本实施例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阀体铸造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型膏状脱模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甲基硅油70-80份、纳米二氧化钛15-20份、滑石粉12-15份、硅藻土 10-13份、气相二氧化硅8-10份、松香酸6-9份、凡士林5-8份、烷基萘磺酸盐4-6份、猪油3_5份、浓硝酸2-4份、甲基乙基酮10-12份、乙醇20-30份、水50-60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先将纳米二氧化钛分散于乙醇中,浸泡l_2h,然后加入溶于甲基乙基酮的甲基硅油,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浓硝酸,升温至50-60°C保温20-30min,再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50W下超声15-20min,即得改性甲基硅油; (2)将硅藻土于70-80°C下干燥8-10h,再于400-500°C下煅烧2_3h,然后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0-15min后加入滑石粉、气相二氧化硅、凡士林和水,继续球磨20_30min,得到物料I ; (3)先将物料I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再加入松香酸、烷基萘磺酸盐和猪油,混合5-10min后升温至40-50 °C,待猪油完全融化后加入物料I和改性甲基硅油,继续混合10-15min,得到物料II ; (4)将物料II加入真空浓缩罐中,将物料浓缩至溶剂含量为15-20%,待物料温度降至室温后卸料,最后进行计量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铸造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型膏状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30-50纳米,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体铸造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型膏状脱模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甲基硅油70‑80份、纳米二氧化钛15‑20份、滑石粉12‑15份、硅藻土10‑13份、气相二氧化硅8‑10份、松香酸6‑9份、凡士林5‑8份、烷基萘磺酸盐4‑6份、猪油3‑5份、浓硝酸2‑4份、甲基乙基酮10‑12份、乙醇20‑30份、水50‑6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1)先将纳米二氧化钛分散于乙醇中,浸泡1‑2h,然后加入溶于甲基乙基酮的甲基硅油,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浓硝酸,升温至50‑60℃保温20‑30min,再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50W下超声15‑20min,即得改性甲基硅油;(2)将硅藻土于70‑80℃下干燥8‑10h,再于400‑500℃下煅烧2‑3h,然后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0‑15min后加入滑石粉、气相二氧化硅、凡士林和水,继续球磨20‑30min,得到物料I;(3)先将物料I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再加入松香酸、烷基萘磺酸盐和猪油,混合5‑10min后升温至40‑50℃,待猪油完全融化后加入物料I和改性甲基硅油,继续混合10‑15min,得到物料II;(4)将物料II加入真空浓缩罐中,将物料浓缩至溶剂含量为15‑20%,待物料温度降至室温后卸料,最后进行计量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宏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科嘉阀门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