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838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砂仁、补骨脂、五味子、鸡内金、煅瓦楞子、地骨皮、菟丝子、绿萼梅、石斛、大腹皮、车前草、九香虫、竹茹、皂角刺、红花、沙棘、莱菔子、甘草、毛冬青、党参、白花蛇舌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发明专利技术人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对中医辩证疗法的深入研究总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该药物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温中补脾、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活络化瘀的功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主要是胃粘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慢性胃炎按病情的轻重程度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的病因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症状多为消化不良表现,如胃脘部痞满或疼痛不适,饭后饱服,嗳气打呃,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若患者年老体弱或病程较久,还可有贫血、消瘦、腹泻或舌淡等症候。西医上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采用PPI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和抗生素类的药物,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副作用极大且产生抗药性和依赖性,且治疗费用高昂。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中医采用辩证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现今市场上存在多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但大多数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治疗周期较长,愈后容易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该药物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疗效高,疗程短,愈后不复发,成本低,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砂仁10-20份、补骨脂5-12份、五味子10-18份、鸡内金20-30份、煅瓦楞子10-20份、地骨皮6_12份、菟丝子15-25份、绿萼梅3-9份、石斛10-20份、大腹皮5_10份、车前草10_20份、九香虫6-10份、竹茹4-8份、皂角刺10-15份、红花20-30份、沙棘5_8份、莱菔子10-16份、甘草10-20份、毛冬青10-20份、党参20-30份、白花蛇舌草6_14份。优选地,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砂仁15份、补骨脂8份、五味子14份、鸡内金25份、煅瓦楞子15份、地骨皮10份、菟丝子20份、绿萼梅7份、石斛15份、大腹皮8份、车前草15份、九香虫8份、竹茹6份、皂角刺12份、红花25份、沙棘7份、莱菔子14份、甘草15份、毛冬青15份、党参25份、白花蛇舌草10份。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量称取上述配方量原料药物,向其中加入800-1000ml冷水浸泡1.5_2小时后,先以武火烧至沸腾后再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I次滤汁; (2)向滤渣中继续加水500ml煎煮至沸腾后25分钟,过滤得2次滤汁; (3)将1、2次滤汁合并得加热浓缩至300ml即可。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用法与用量:水煎口服,一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饭后I小时各服用150ml。10天为I疗程,一般1-3疗程即可治愈,重症患者需3_5个疗程可治愈。本专利技术配方的药理作用如下: 砂仁:辛,湿。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补骨脂:辛、苦,温。归肾、脾经。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效。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的功效。煅瓦楞子:咸,平。归肺、胃、肝经。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的功效。地骨皮:甘,寒。归肺、肝、肾经。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菟丝子:甘,温。归肝、肾、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绿萼梅:酸、涩,平。归肝、胃、肺经。具有平肝和胃、调畅气机的功效。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大腹皮: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的功效。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肝、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的功效。九香虫:咸,温。归肝、脾、肾经。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功效。竹茹:甘,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皂角刺:辛,温。归肝、胃经。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效。红花: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沙棘:酸、湿,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的功效。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毛冬青:苦,平。归肺、肝、大肠经。具有活血通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党参:甘,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白花蛇舌草:微苦,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始与脾胃有关,继而损及肝、肾。其病机多由脾胃素虚,内外之邪乘而袭之,使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所致。其病因各种致病因素往往互相关系,病机有虚实之分,始之初起以实邪为主,外感六淫,情志郁结,或因食、气、痰、湿、热所致;久病则以虚为主,或虚实相兼,寒热错杂。专利技术人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对中医辩证疗法的深入研宄总结出本专利技术的药物,该药物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温中补脾、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活络化瘀的功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药物配方科学合理,诸药配伍使用后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高,疗程短,愈后不复发,成本低,安全无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003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砂仁10‑20份、补骨脂5‑12份、五味子10‑18份、鸡内金20‑30份、煅瓦楞子10‑20份、地骨皮6‑12份、菟丝子15‑25份、绿萼梅3‑9份、石斛10‑20份、大腹皮5‑10份、车前草10‑20份、九香虫6‑10份、竹茹4‑8份、皂角刺10‑15份、红花20‑30份、沙棘5‑8份、莱菔子10‑16份、甘草10‑20份、毛冬青10‑20份、党参20‑30份、白花蛇舌草6‑1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秀群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舜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