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璐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眼角膜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838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眼角膜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稻槎12~16份、天青地白14~18份、齿叶橐吾10~14份、荆芥穗14~18份、银杏叶8~12份、灯心草14~18份、藤梨根10~14份、白背叶根16~20份、竹荪10~14份、丁锅树叶14~18份、白寇仁10~14份、糠谷老14~18份、沙苑子10~14份、向阳花14~18份、巴戟天10~14份、翳子草14~18份、岗梅根10~14份、冬凌草14~18份、糯米草10~14份、胆星14~18份、委陵菜10~14份、金沸草14~18份、佛甲草10~14份、余甘子14~18份。本方能清热解毒,清热化湿,养肝补肾,扶正法邪,诸药配合,对眼角膜炎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眼角膜炎的中药,属于眼科中药配方

技术介绍
角膜炎分为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深层角膜炎)两类。由 内因,外因不同因素造成。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患眼有异物感, 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角膜表面浸润有溃疡形成。溃疡性角膜炎绝大部分为外来因素所致,即感染性致病因子由 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眼角膜炎的中药,以便更好地针对眼角膜炎进行 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眼角膜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稻槎12~16份、天青地 白14~18份、齿叶橐吾10~14份、荆芥穗14~18份、银杏叶8~12份、灯心草14~ 18份、藤梨根10~14份、白背叶根16~20份、竹荪10~14份、丁锅树叶14~18份、白 寇仁10~14份、糠谷老14~18份、沙苑子10~14份、向阳花14~18份、巴戟天10~ 14份、翳子草14~18份、岗梅根10~14份、冬凌草14~18份、糯米草10~14份、胆星 14~18份、委陵菜10~14份、金沸草14~18份、佛甲草10~14份、余甘子14~18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眼角膜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稻槎12份、天 青地白14份、齿叶橐吾10份、荆芥穗14份、银杏叶8份、灯心草14份、藤梨根10份、白背 叶根16份、竹荪10份、丁锅树叶14份、白寇仁10份、糠谷老14份、沙苑子10份、向阳花14 份、巴戟天10份、翳子草14份、岗梅根10份、冬凌草14份、糯米草10份、胆星14份、委陵 菜10份、金沸草14份、佛甲草10份、余甘子14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眼角膜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稻槎14份、天 青地白16份、齿叶橐吾12份、荆芥穗16份、银杏叶10份、灯心草16份、藤梨根12份、白背 叶根18份、竹荪12份、丁锅树叶16份、白寇仁12份、糠谷老16份、沙苑子12份、向阳花16 份、巴戟天12份、翳子草16份、岗梅根12份、冬凌草16份、糯米草12份、胆星16份、委陵 菜12份、金沸草16份、佛甲草12份、余甘子16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眼角膜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稻槎16份、天 青地白18份、齿叶橐吾14份、荆芥穗18份、银杏叶12份、灯心草18份、藤梨根14份、白背 叶根20份、竹荪14份、丁锅树叶18份、白寇仁14份、糠谷老18份、沙苑子14份、向阳花18 份、巴戟天14份、翳子草18份、岗梅根14份、冬凌草18份、糯米草14份、胆星18份、委陵 菜14份、金沸草18份、佛甲草14份、余甘子18份。 上述各组分的中药药理和作用如下: (1)稻槎:味苦、性寒,无毒。清热凉血,消痈解毒。主治喉炎,痢疾下血,乳痈。 (2)天青地白: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肝;脾;小肠经。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主感冒;咳嗽;咽喉痛;目赤肿痛;淋;浊;带下;疮疡疔;毒;蛇伤;跌打损伤。 (3)齿叶橐吾:味辛,性微温。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疼痛。 (4)荆芥穗:味辛,性微温。归肺经、肝经。解表散风,透瘆。用于感冒,头痛,麻瘆, 风瘆,疮疡初起。 (5)银杏叶:味甘、苦、湿,性平。归心、肺经。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 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 (6)灯心草:性微寒;味甘、淡。归心经;肺经;小肠经;膀胱经。利水通淋;清心降 火。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尿少涩痛;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口舌生 疮;创伤。 (7)藤梨根:味酸、涩,性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尿止血。用于风湿骨痛,以及 黄疸等症。 (8)白背叶根:味微苦、湿,性平。归肝、脾经。清热,祛湿,收湿,活血。用于肝炎 肠炎,淋浊,带下,脱肛,子宫下垂,肝脾肿大,跌打扭伤。 (9)竹荪:味甘,微苦;性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主肺虚热咳;喉炎; 病疾;白带;尚血压病;尚脂血症。 (10) 丁锅树叶:味涩;性平。止血;止带。主外伤出血;白带。 (11)白寇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胃脘胀满、呕吐、胸闷不饥、脾胃虚寒、产 后呃逆、小儿吐乳。 (12)糠谷老:味淡;性微寒。大肠;脾;肾;膀胱经。清利湿热。主水肿;小便不利; 心烦;口渴;痢疾;湿瘆;疮疖。 (13)沙苑子:性温;味甘;归肝、肾经。补肝,益肾,明目,固精。治肝肾不足,腰膝 酸痛,目昏,遗精早泄,小便频数,遗尿,尿血,白带。 (14)向阳花:味淡,性平。养肝补肾,降压,止痛。用于高血压,头痛目眩,肾虚耳 鸣,牙痛,胃痛,腹痛,痛经。 (15)巴戟天:性微温;味甘、辛;归肝、肾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瘘 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瘘软。 (16)翳子草:调中消食,去恶气,消水气。主治目翳及尘物入目,风赤眵泪。 (17)岗梅根:味苦、甘。性寒。清热,生津,活血,解毒。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燥 渴,痧气,热泻,肺痈,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痈毒,跌打损伤。 (18)冬凌草:味苦、甘,性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 管炎;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蛇虫咬伤。 (19)糯米草:味辛、涩,性凉。健脾消食,清热解毒,接骨生肌。用于消化不良,食 积胃痛,痢疾,腹泻,痛经。 (20)胆星:味苦;微辛;性凉。归肝;胆;肺经。清火化痰;媳风定惊。主中风;惊 风;癫痫;头痛;眩晕;喘嗽。 (21)委陵菜: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 血,痈肿疮毒。 (22)金沸草:味苦、辛、咸,性温。归肺、大肠经。降气,消痰,行水。用于外感风寒, 痰饮蓄结,咳喘痰多,胸膈痞满。 (23)佛甲草: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肝;脾经。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咽喉 肿痛;目赤肿毒;热毒痈肿;疔疮;丹毒;缠腰火丹;烫火伤;毒蛇咬伤;黄疸;湿热泻痢;便 血;崩漏。 (24)余甘子: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 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缺乏症。 本方能清热解毒,清热化湿,养肝补肾,扶正法邪,诸药配合,对眼角膜炎具有较好 治疗效果,临床用之每收佳效。四年中,通过对6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该药能有效治疗眼角 膜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眼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稻槎12~16份、天青地白14~18份、齿叶橐吾10~14份、荆芥穗14~18份、银杏叶8~12份、灯心草14~18份、藤梨根10~14份、白背叶根16~20份、竹荪10~14份、丁锅树叶14~18份、白寇仁10~14份、糠谷老14~18份、沙苑子10~14份、向阳花14~18份、巴戟天10~14份、翳子草14~18份、岗梅根10~14份、冬凌草14~18份、糯米草10~14份、胆星14~18份、委陵菜10~14份、金沸草14~18份、佛甲草10~14份、余甘子14~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王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