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6805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钻床夹具,包括支撑装置和紧固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下拉把手、压片和连接孔,支撑架呈“弓”形,支撑架中部设置有用于将被加工工件裸露出来的通孔;下拉把手呈“凵”形,下拉把手固定在支撑架的左边;压片数量为二,压片对称分布在通孔前后两侧,且压片与支撑架铰接,压片用于将被加工工件压紧并减少夹具对工件过大压力带来的损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保证夹具使用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少夹具的安装时间,进而提高加工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钻床夹具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夹具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夹具结构较复杂,一般由很多组件共同构成,这种夹具连接较牢固,但同时也使得夹具的安装过程耗费较多时间,使得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夹具的安装过程耗费较多时间,使得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床夹具,能在保证夹具使用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少夹具的安装时间,进而提尚加工生广的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床夹具,包括支撑装置和紧固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下拉把手、压片和连接孔,所述的支撑架呈“弓”形,支撑架中部设置有用于将被加工工件裸露出来的通孔;所述的下拉把手呈“U”形,下拉把手固定在支撑架的左边,下拉把手用于方便将支撑架左端压低;所述的压片呈长方体,压片数量为二,压片对称分布在通孔前后两侧,且压片与支撑架铰接,压片用于将被加工工件压紧并减少夹具对工件过大压力带来的损伤;所述的连接孔包括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孔位于支撑架左端,且第一连接孔与支撑架的左面连通;所述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设置在支撑架右端。优选的,所述的紧固装置包括第一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和第三紧固装置,所述的第一紧固装置从第一连接孔中穿过,且第一紧固装置由螺母和螺纹端朝上的螺栓组成;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和第三紧固装置的形状和大小均与第一紧固装置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的一种钻床夹具,能在保证夹具使用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少夹具的安装时间,进而提尚加工生广的效率;(2)本技术的一种钻床夹具,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支撑装置,2.紧固装置,11.支撑架,12.下拉把手,13.压片,14.连接孔,21.第一紧固装置,22.第二紧固装置,23.第三紧固装置,111.通孔,141.第一连接孔,142.第二连接孔,143.第三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钻床夹具,包括支撑装置I和紧固装置2,所述的支撑装置I包括支撑架11、下拉把手12、压片13和连接孔14,所述的支撑架11呈“弓”形,支撑架11中部设置有用于将被加工工件裸露出来的通孔111 ;所述的下拉把手12呈“U”形,下拉把手12固定在支撑架11的左边,下拉把手12用于方便将支撑架11左端压低;所述的压片13呈长方体,压片13数量为二,压片13对称分布在通孔111前后两侧,且压片13与支撑架11铰接,压片13用于将被加工工件压紧并减少夹具对工件过大压力带来的损伤;所述的连接孔14包括第一连接孔141、第二连接孔142和第三连接孔143,所述的第一连接孔141位于支撑架11左端,且第一连接孔141与支撑架11的左面连通;所述的第二连接孔142和第三连接孔143设置在支撑架11右端;所述的紧固装置2包括第一紧固装置21、第二紧固装置22和第三紧固装置23,所述的第一紧固装置21从第一连接孔141中穿过,且第一紧固装置21由螺母和螺纹端朝上的螺栓组成;所述第二紧固装置22和第三紧固装置23的形状和大小均与第一紧固装置21相同。本实施例的一种钻床夹具在使用时,首先用第二紧固装置22和第三紧固装置23将支撑架11固定在工作台上,然后将被加工工件放到支撑架11下方,使得压片13与工件接触,然后用手将下拉把手12向下压,在将工件固定后,用第一紧固装置21将支撑架11左端固定,即可完成本夹具的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钻床夹具,包括支撑装置(I)和紧固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I)包括支撑架(11)、下拉把手(12)、压片(13)和连接孔(14),所述的支撑架(11)呈“弓”形,支撑架(11)中部设置有用于将被加工工件裸露出来的通孔(111);所述的下拉把手(12)呈“U”形,下拉把手(12)固定在支撑架(11)的左边;所述的压片(13)呈长方体,压片(13)数量为二,压片(13)对称分布在通孔(111)前后两侧,且压片(13)与支撑架(11)铰接;所述的连接孔(14)包括第一连接孔(141)、第二连接孔(142)和第三连接孔(143),所述的第一连接孔(141)位于支撑架(11)左端,且第一连接孔(141)与支撑架(11)的左面连通;所述的第二连接孔(142)和第三连接孔(143)设置在支撑架(11)右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装置(2)包括第一紧固装置(21)、第二紧固装置(22)和第三紧固装置(23),所述的第一紧固装置(21)从第一连接孔(141)中穿过,且第一紧固装置(21)由螺母和螺纹端朝上的螺栓组成;所述第二紧固装置(22)和第三紧固装置(23)的形状和大小均与第一紧固装置(21)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钻床夹具,包括支撑装置和紧固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下拉把手、压片和连接孔,支撑架呈“弓”形,支撑架中部设置有用于将被加工工件裸露出来的通孔;下拉把手呈“凵”形,下拉把手固定在支撑架的左边;压片数量为二,压片对称分布在通孔前后两侧,且压片与支撑架铰接,压片用于将被加工工件压紧并减少夹具对工件过大压力带来的损伤。本技术能在保证夹具使用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少夹具的安装时间,进而提高加工生产的效率。【IPC分类】B23Q3/06【公开号】CN204686488【申请号】CN201520277762【专利技术人】沈安邦 【申请人】安庆安星电气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申请日】2015年5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床夹具,包括支撑装置(1)和紧固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架(11)、下拉把手(12)、压片(13)和连接孔(14),所述的支撑架(11)呈“弓”形,支撑架(11)中部设置有用于将被加工工件裸露出来的通孔(111);所述的下拉把手(12)呈“凵”形,下拉把手(12)固定在支撑架(11)的左边;所述的压片(13)呈长方体,压片(13)数量为二,压片(13)对称分布在通孔(111)前后两侧,且压片(13)与支撑架(11)铰接;所述的连接孔(14)包括第一连接孔(141)、第二连接孔(142)和第三连接孔(143),所述的第一连接孔(141)位于支撑架(11)左端,且第一连接孔(141)与支撑架(11)的左面连通;所述的第二连接孔(142)和第三连接孔(143)设置在支撑架(11)右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安邦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安星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