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873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梁结构,包括顶梁,所述顶梁的两端均与汽车顶盖固定,所述顶梁的上部设有沿长度方向不间断延伸的上涂胶槽,所述顶梁的下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下涂胶槽,所述上涂胶槽和所述下涂胶槽均包括深槽区和浅槽区,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上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下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浅槽区内设有涂胶体,所述浅槽区通过所述涂胶体与所述汽车顶盖粘贴固定。保证了涂胶槽结构连续,进而有效提高零件刚度,同时能使整车顶盖的模态性能提升;而且保证涂胶区域的辨识度明显,便于工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车顶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车型顶盖焊接顶梁的结构,顶梁左右两端通过焊点与顶盖连接,中间通过涂胶与顶盖连接。现有技术顶梁上的涂胶槽采用的是分段式结构,在顶盖加强筋与顶梁离空的位置处,为避免涂胶浪费,此处涂胶槽结构会断开。这种设计结构存在如下不足:两侧涂胶槽间断的位置在同一区域(顶盖加强筋处),对顶梁的刚度未能起到较好的加强作用,导致顶梁的刚性较差,同时也会影响整车顶盖的模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保证了涂胶槽结构连续,进而有效提高零件刚度,同时使整车顶盖的模态性能提升;而且保证涂胶区域的辨识度明显,便于工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的顶梁结构。本技术一种顶梁结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梁结构,包括顶梁,所述顶梁的两端均与汽车顶盖固定,所述顶梁的上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上涂胶槽,所述顶梁的下部设有沿长度方向不间断延伸的下涂胶槽,所述上涂胶槽和所述下涂胶槽均包括深槽区和浅槽区,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上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下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浅槽区内设有涂胶体,所述浅槽区通过所述涂胶体与所述汽车顶盖粘贴固定。本技术一种顶梁结构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上涂胶槽的浅槽区的位置与所述下涂胶槽的深槽区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上涂胶槽的深槽区的位置与所述下涂胶槽的浅槽区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深槽区的深度为3mm,所述浅漕区的深度为2mm。本技术的一种顶梁结构,包括顶梁,所述顶梁的两端均与汽车顶盖固定,所述顶梁的上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上涂胶槽,所述顶梁的下部设有沿长度方向不间断延伸的下涂胶槽,所述上涂胶槽和所述下涂胶槽均包括深槽区和浅槽区,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上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下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浅槽区内设有涂胶体,所述浅槽区通过所述涂胶体与所述汽车顶盖粘贴固定。这样,上涂胶槽和下涂胶槽均沿长度方向连续的设置在顶梁上,相比现有中间断的涂胶槽,可以有效提高顶梁的刚度,从而顶梁的刚度增大,使得整车顶盖的模态性能提升。而且,上涂胶槽和下涂胶槽均为深槽区和浅槽区交错分布设置,并在浅槽区内设有涂胶体与顶盖涂胶连接。这样,减少了涂胶体得使用量,节约梁成本,而且,浅漕区与深槽区得区分设置,并且仅在浅槽区设有涂胶体,保证涂胶区域的辨识度明显,便于工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顶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顶梁结构在图1中沿A-A剖面的剖视图;图号说明I…顶梁2…顶盖3…上涂胶槽4…下涂胶槽5…深槽区6…浅漕区7...涂胶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一种顶梁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顶梁结构,包括顶梁1,所述顶梁I的两端均与汽车顶盖2固定,所述顶梁I的上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上涂胶槽3,所述顶梁I的下部设有沿长度方向不间断延伸的下涂胶槽4,所述上涂胶槽3和所述下涂胶槽4均包括深槽区5和浅槽区6,所述深槽区5和所述浅槽区6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上涂胶槽3上交错分布,所述深槽区5和所述浅槽区6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下涂胶槽4上交错分布,所述浅槽区6内设有涂胶体,所述浅槽区6通过所述涂胶体与所述汽车顶盖2粘贴固定。这样,上涂胶槽3和下涂胶槽4均沿长度方向连续的设置在顶梁I上,相比现有中间断的涂胶槽,可以有效提高顶梁I的刚度,从而顶梁I的刚度增大,使得整车顶盖2的模态性能提升。而且,上涂胶槽3和下涂胶槽4均为深槽区5和浅槽区6交错分布设置,并在浅槽区6内设有涂胶体与顶盖2涂胶连接。这样,减少了涂胶体得使用量,节约梁成本,而且,浅漕区与深槽区5得区分设置,并且仅在浅槽区6设有涂胶体,保证涂胶区域7的辨识度明显,便于工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参见附图1-2,本技术的一种顶梁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上涂胶槽3的浅槽区6的位置与所述下涂胶槽4的深槽区5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上涂胶槽3的深槽区5的位置与所述下涂胶槽4的浅槽区6的位置上下对应。这样,使得上涂胶槽3和下涂胶槽4得涂胶区域7沿长度方向上交错分布,可以保证顶梁I在长度方向上,对称单侧涂胶,减少了涂胶体得使用量,节约梁成本。参见附图1-2,本技术的一种顶梁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深槽区5的深度为3mm,所述浅漕区的深度为2mm。这样,即保证了将深区域和浅区域进行区分,而且能保证2mm深度的浅槽区6内的涂胶体能够足够将顶梁I与顶盖2涂胶固定。而3_深度的深槽区5即与浅槽区6区分,又避免了深度过大而引起顶梁I刚度不足。在试验中,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保证了涂胶槽结构无间断,有效提高顶梁I刚度约30%,同时使整车顶盖2的模态性能提升约15%。涂胶用量减少50%(如图1,对称单侧涂胶),大大降低了成本。上述仅对本技术中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梁,所述顶梁的两端均与汽车顶盖固定,所述顶梁的上部设有沿长度方向不间断延伸的上涂胶槽,所述顶梁的下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下涂胶槽,所述上涂胶槽和所述下涂胶槽均包括深槽区和浅槽区,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上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下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浅槽区内设有涂胶体,所述浅槽区通过所述涂胶体与所述汽车顶盖粘贴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涂胶槽的浅槽区的位置与所述下涂胶槽的深槽区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上涂胶槽的深槽区的位置与所述下涂胶槽的浅槽区的位置上下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槽区的深度为3mm,所述浅漕区的深度为2_。【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顶梁结构,包括顶梁,所述顶梁的两端均与汽车顶盖固定,所述顶梁的上部设有沿长度方向不间断延伸的上涂胶槽,所述顶梁的下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下涂胶槽,所述上涂胶槽和所述下涂胶槽均包括深槽区和浅槽区,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上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下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浅槽区内设有涂胶体,所述浅槽区通过所述涂胶体与所述汽车顶盖粘贴固定。保证了涂胶槽结构连续,进而有效提高零件刚度,同时能使整车顶盖的模态性能提升;而且保证涂胶区域的辨识度明显,便于工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IPC分类】B62D25/06【公开号】CN204674679【申请号】CN201520316578【专利技术人】李宁, 韦超忠, 窦晓东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梁,所述顶梁的两端均与汽车顶盖固定,所述顶梁的上部设有沿长度方向不间断延伸的上涂胶槽,所述顶梁的下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下涂胶槽,所述上涂胶槽和所述下涂胶槽均包括深槽区和浅槽区,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上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下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浅槽区内设有涂胶体,所述浅槽区通过所述涂胶体与所述汽车顶盖粘贴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韦超忠窦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