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5674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外部设有电控装置,机架内部的一侧设有光纤放线组件,光纤放线组件的下方设有收排线组件,机架内部的另一侧上方设有除静电系统,除静电系统的下方设有涂覆供料系统,涂覆供料系统的下方设有UV光固化炉,UV光固化炉的下方设有牵引装置,光纤放线组件和除静电系统之间设有张力控制装置,收排线组件和牵引装置之间也设有张力控制装置,收排线组件的两侧的机架上设有换向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稳定、绕线稳定、减少生产损耗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纤制造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纤着色复绕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着色复绕机是缆化工艺中关键的第一步工序,随着光缆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目前光纤着色机已经成为大中型光缆生产厂家必备的专用设备之一,为了适应国内市场的需要,国内外光缆生产厂家对设备的要求不断增加;光纤排线技术是光纤着色复绕机高速着色下要研宄的关键技术之一,光纤排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光纤衰减指标的好坏,由于着色的过程中着色速度达到1200m / min以上,相应收排线左右换向过程很快,传统人工调整方法很难满足要求,同时现有的光纤着色复绕机随着生产速度的不断提高,整体的稳定性能跟不上,易造成光纤的损坏。由以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绕线稳定的光纤着色复绕机,以匹配不断提高的生产速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绕线稳定、减少生产损耗的一种光纤着色复绕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外部设有电控装置,机架内部的一侧设有光纤放线组件,光纤放线组件的下方设有收排线组件,机架内部的另一侧上方设有除静电系统,除静电系统的下方设有涂覆供料系统,涂覆供料系统的下方设有UV光固化炉,UV光固化炉的下方设有牵引装置,光纤放线组件和除静电系统之间设有张力控制装置,收排线组件和牵引装置之间也设有张力控制装置,收排线组件的两侧的机架上设有换向控制组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光纤放线组件为移动式。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UV光固化炉内设有温度感应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收排线组件和收排线组件一侧的张力控制装置之间设有排线导轮组件。本技术中光纤放线组件、收排线组件、UV光固化炉、张力控制装置、换向控制组件、温度感应器均通过电线与电控装置相连。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装置中光纤放线组件、收排线组件、UV光固化炉、张力控制装置、换向控制组件、温度感应器均通过电线与电控装置相连,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放线、张力控制、UV固化炉、收排线各部分工作失效即自动报警、停机功能;电控装置设于机架外,其余部件均设于机架内部,结构稳定,同时将机械电气分开,减少干扰;光纤放线组件为移动式,放线抖动减少;光纤放线组件和除静电系统之间设有张力控制装置,收排线组件和牵引装置之间也设有张力控制装置,减少着色后的光纤附加损耗;uv光固化炉内设有温度感应器,可对UV光固化炉内的温度进行监控管理,提高光纤的着色效果设有排线导轮组件和牵引装置,增加绕线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电控装置、2-光纤放线组件、3-收排线组件、4-光纤、5-除静电系统、6-涂覆供料系统、7-温度感应器、8- UV光固化炉、9-牵引装置、10-张力控制装置、11-换向控制组件、12-排线导轮组件、13-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示出了本技术光纤着色复绕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包括机架13,机架13的外部设有电控装置1,机架13内部的一侧设有光纤放线组件2,光纤放线组件2的下方设有收排线组件3,机架13内部的另一侧上方设有除静电系统5,除静电系统5的下方设有涂覆供料系统6,涂覆供料系统6的下方设有UV光固化炉8,UV光固化炉8的下方设有牵引装置9,增加绕线的稳定性,光纤放线组件2和除静电系统5之间设有张力控制装置10,收排线组件3和牵引装置9之间也设有张力控制装置10,减少着色后的光纤附加损耗,收排线组件3的两侧的机架13上设有换向控制组件11,光纤放线组件2为移动式,放线抖动减少,UV光固化炉8内设有温度感应器7,可对UV光固化炉8内的温度进行监控管理,提高光纤的着色效果,收排线组件3和收排线组件3 —侧的张力控制装置10之间设有排线导轮组件12,增加绕线的稳定性。本技术装置中光纤放线组件2、收排线组件3、UV光固化炉8、张力控制装置10、换向控制组件11、温度感应器7均通过电线与电控装置I相连,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放线、张力控制、UV固化、收排线各部分工作失效即自动报警、停机功能;电控装置I设于机架13夕卜,其余部件均设于机架13内部,结构稳定,同时将机械电气分开,减少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光纤4由光纤放线组件2引出后通过张力控制进入除静电系统5,进行除静电、灰尘后进入涂覆供料系统6进行着色,着色后进入UV光固化炉8进行固化,固化完成后通过牵引装置9进入张力控制装置10进行张力调节,最后由排线导轮组件12进入收排线组件3。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包括机架(13),所述机架(13)的外部设有电控装置(1),所述机架(13)内部的一侧设有光纤放线组件(2),所述光纤放线组件(2)的下方设有收排线组件(3),所述机架(13)内部的另一侧上方设有除静电系统(5 ),所述除静电系统(5 )的下方设有涂覆供料系统(6 ),所述涂覆供料系统(6 )的下方设有UV光固化炉(8),所述UV光固化炉(8)的下方设有牵引装置(9),所述光纤放线组件(2)和除静电系统(5)之间设有张力控制装置(10),所述收排线组件(3)和牵引装置(9)之间也设有张力控制装置(10),所述收排线组件(3)的两侧的机架(13)上设有换向控制组件(ll)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放线组件(2)为移动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V光固化炉(8)内设有温度感应器(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排线组件(3)和收排线组件(3)—侧的张力控制装置(10)之间设有排线导轮组件(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外部设有电控装置,机架内部的一侧设有光纤放线组件,光纤放线组件的下方设有收排线组件,机架内部的另一侧上方设有除静电系统,除静电系统的下方设有涂覆供料系统,涂覆供料系统的下方设有UV光固化炉,UV光固化炉的下方设有牵引装置,光纤放线组件和除静电系统之间设有张力控制装置,收排线组件和牵引装置之间也设有张力控制装置,收排线组件的两侧的机架上设有换向控制组件。本技术具有结构稳定、绕线稳定、减少生产损耗的特点。【IPC分类】B65H49/18, C03C25/00, B65H63/00, B65H59/10【公开号】CN204675505【申请号】CN201520364041【专利技术人】王晓娜 【申请人】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6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着色复绕装置包括机架(13),所述机架(13)的外部设有电控装置(1),所述机架(13)内部的一侧设有光纤放线组件(2),所述光纤放线组件(2)的下方设有收排线组件(3),所述机架(13)内部的另一侧上方设有除静电系统(5),所述除静电系统(5)的下方设有涂覆供料系统(6),所述涂覆供料系统(6)的下方设有UV光固化炉(8),所述UV光固化炉(8)的下方设有牵引装置(9),所述光纤放线组件(2)和除静电系统(5)之间设有张力控制装置(10),所述收排线组件(3)和牵引装置(9)之间也设有张力控制装置(10),所述收排线组件(3)的两侧的机架(13)上设有换向控制组件(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