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供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27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药剂供给器,该药剂供给器,把药剂收容于在基座(5)上形成的药剂收容室(12)内,并通过使设置在药剂收容室(12)内部下方的上推部件(11)每次上移规定距离,而推出药剂收容室(12)内的药剂,并利用支出装置(6)把压出的药剂支出。基座(5)具有可以与药剂收容室(12)连通的吸引空间(41),且通过该吸引空间(41)可以把残留的药剂除去。这种药剂供给器,尽管为简单结构但能够可靠自动除去残留药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剂供给器,能够每次供给少量单位的药剂,而且适当地除去残留药剂的药剂供给器。
技术介绍
以前,存在一种这样的圆筒型(cylinder type)的散药供给器,其具有圆筒体和可以在该圆筒体内沿着上下方向自由滑动的活塞,在活塞上升时把供给到圆筒体内的药剂以上升份量推出到圆筒体外,再通过利用曲柄机构往复运动的耙出部件把推出的散药耙出、供给到包装部(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2)。而且,其他散药供给器具有与上述散药供给器相同的圆筒体和活塞,通过活塞上端的重量和活塞给圆筒体内的散药加压使散药内部的空气排出而均匀化之后,通过在一个方向上旋转运动的耙出部件,把推出的散药耙出并供给到包装部(例如参照专利文件3)。专利文件1特许公报2839312号。专利文件2特许公报昭58-43281号。专利文件3特许公报平6-45361号。但是,上述任何一种散药供给器都存在如下问题结构复杂,散药容易残留在供给路径途中,而且不容易除去残留药剂。通过喷嘴等吸引所述残留药剂的方法需要人工进行,希望能够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可靠自动除去残留药剂的药剂供给器。本专利技术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在通过把药剂收容于在基座上形成的药剂收容室内,使设置在上述药剂收容室内部下方的上推部件每次上移规定距离,而推出上述药剂收容室内的药剂,并利用支出装置把压出的药剂支出的药剂供给器中,上述基座具有可与上述药剂收容室连通的吸引空间,通过该吸引空间可以除去残留的药剂。通过上述结构,只需把吸引空间与药剂收容室连通,就能够简单而且自动地把药剂收容室内残留的药剂除去。而且,通过吸引空间作用在药剂收容室上的吸引力能够进一步作用到由支出装置支出药剂的区域,确实能够防止飞散到无关的地方。优选通过使上述上推部件下降而与开口的上述药剂收容室的下方开口部连通地形成上述吸引空间。因此,使药剂收容室内收容的药剂量最大,而且能够简化结构。优选上述吸引空间由覆盖上述药剂收容室的至少下端部的通道部件形成;该通道部件具有用于从上述药剂收容室吸引空气的吸引口、排出吸引的空气的排出口、和上述上推部件贯通的放出孔;上述放出孔,在使上述上推部件下降到最下端位置时,成为被该上推部件密闭的状态。因此能够确保上推部件平稳上下移动,而且能够使吸引空间与药剂收容室连通而将形成的吸引流路保持在密闭状态。优选上述通道部件能够避免影响在上述基座内上下移动的其他构成部件,而且能够沿着上述药剂收容室上下移动,因此,整体结构紧凑,可以适当地除去残留的药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的外观的斜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药剂供给器的斜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图6是图2的主视图;图7是图3的C-C剖视图;图8是示出通道部件附近的局部剖开的斜视图;图9是示出通道部件附近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通道部件附近的清扫状态的部分剖视图;图11是转子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的D-D线剖视图;图13是图11的底面剖视图;图14是示出药剂供给器的药剂投入位置的俯视图;图15是示出药剂供给器的药剂推入位置的俯视图;图16是示出向药剂包装装置的药剂供给器的安装结构的部分斜视图;图17(a)是药剂收容室附近的部分剖视图;(b)是示出分包时通过上推部件上推状态的剖视图。图中4-壳体(casing),5-基座,6-转子(支出装置),7-盖体,8-漏斗,9-凹处,10-筒状部,11-上推部件,12-药剂收容室,13-阀部件,21a-倾斜面,22-药剂排出路,27-收容耙耧部,28-推压部,29-清扫片,30-开口部,31-收容耙耧槽,32-耙耧面,35-被检测部,39-传感器,40-通道部件,41-吸引空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药剂包装装置。该药剂包装装置具有散药供给部1、片剂供给部2和包装部3。由于片剂供给部2和包装部3与现有结构相同,所以下面的说明只涉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部分的散药供给部1,这里只涉及散药供给器100。如图2至图7所示,散药供给器100大致是这样的结构,即在设于壳体4内的基座5上配置可以自由旋转的转子6。壳体4的上表面被以支撑轴7a为中心可以自由旋转的盖体7关闭。盖体7通过在壳体4的开口边缘的8个位置处设置的永久磁铁(图中用MG表示)维持关闭状态。在转子6的上方设置有漏斗8,可以供给药剂。基座5通过在上面的转子6滑动接触的区域低下一些形成凹处9。通过凹处9可以防止药剂(主要包括散药、颗粒等)向周围飞散。基座5上设有筒状部10,它的上端开口部在凹处9处开口。筒状部10内设置有上推部件11。上推部件11如图4所示,阀部件14安装在轴部件13的上端,轴部件13的下端固定在升降台15上。阀部件14由硅橡胶等低摩擦系数材料形成,在筒状部10内平稳地上下运动。筒状部10内通过阀部件14划分的上部空间是可以收容药剂的药剂收容室12。在筒状部10的下端部配置有通道部件40。通道部件40是箱子状的,如图9所示,上端侧的上面有吸引口40a,上述筒状部10贯通该吸引口40a,可以沿着筒状部10的外周面升降。但是,在通道部件40的下降位置由在壳体4的内侧面上设置的限位部4b限制。而且,通道部件40在一端侧下面形成凹部42,该凹部42上设有上推部件11的轴13贯通的放出孔43。在上推部件11下降到最下位置时,阀部件14压接在凹部42上,从而封闭放出孔43。而且,通道部件40在另一端具有排出口40b,该排出口40b通过壳体4的开口部4a与图中未示出的吸引装置侧连通。如图7所示,升降台15的上面形成有雌螺纹部15b,螺杆18以螺合状态贯通。螺杆18的上下端通过轴承18a可以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支撑部件16上,该支撑部件16安装于支撑台19上。齿轮18b固定在螺杆18的上端部,与固定在升降用马达20的旋转轴上的齿轮20a咬合。支撑部件16在垂直板17a的上下端分别一体化形成上板17b和下板17c。上板17b和下板17c之间设有两根棒15a,这些棒15a贯通升降台15。这样,驱动升降用马达20,通过齿轮20a、18a使螺杆18旋转,则升降台15沿着棒15a升降。上推部件1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根据由输入到升降用马达20的脉冲信号决定的旋转轴旋转角度(步进角)正确地设定螺杆18旋转多少角度。而且,上述升降用马达20也可以使用步进马达或者伺服马达等。支撑台19即上推部件11的升降位置通过升降位置检测传感器50检测。升降位置检测传感器50由以规定间隔设置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构成,通过从升降台15延伸设置的隔离片51遮挡两个元件之间的光路能够检测上推部件11的最下位置。而且,升降位置检测传感器50装配在基板52上,基板52安装在基座5的下方。基板52通过连接器53可以给后述的马达等通电。如图2和图4所示,基座5具有连续到凹处9的倾斜面21a,通过倾斜面21a、侧面21b和壳体4的内面4c(参照图3)形成药剂排出路22。而且,在基座5上设有旋转用马达23,驱动齿轮24一体化设在该旋转轴23上。而且,基板5上设有振动装置,该振动装置通过振动发生马达60使图中未示出的偏心板旋转,通过使收容在药剂收容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剂供给器,把药剂收容于基座上形成的药剂收容室内,并通过使设置在上述药剂收容室内部下方的上推部件每次上移规定距离,而推出上述药剂收容室内的药剂,并利用支出装置把压出的药剂支出,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座具有可与上述药剂收容室连通的吸引 空间,通过该吸引空间可以除去残留的药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山正二竹田仲治浅冈千晴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