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5037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简单的构造来降低向层叠橡胶传递的拉力的隔震装置。隔震装置(10)具有:下法兰(14a)、上法兰(14b),它们分别设于层叠橡胶(12)的两端面;通孔(24),其形成于下法兰(14a);固定构件(22),其直径小于通孔(24)的直径,并被插入到通孔(24),且被固定于用于安装下法兰(14a)的安装面(16F);以及引导构件(26),其配置于固定构件(22)和通孔(24)之间,用于限制安装面(16F)和下法兰(14a)之间的横向上的相对位移,容许安装面(16F)和下法兰(14a)之间的纵向上的相对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隔震的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用于建筑物隔震的隔震装置设置于地基部而支撑建筑物,在地震时,层叠橡胶产生变形而吸收了自地基部向建筑物传递的横向上的摇动(振动能量)。层叠橡胶对于压缩力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对于向上的拉伸力(拉力)的强度较低,因此在隔震装置受到了拉伸力的情况下,层叠橡胶的隔震性能有可能降低。因此,需要以拉伸力不作用于隔震装置的结构来使用。另一方面,近年来,纵横比较大的建筑物(例如像高层建筑物那样,高度相对于宽度的比例较大的建筑物)在增多。对于纵横比较大的建筑物,在地震时、强风时等情况下,建筑物整体容易产生在左右方向上摇动的动作(摇摆)。若产生摇摆,则建筑物的一侧自地基部抬起,从而使拉伸力作用于隔震装置。根据这种情况也需求即使有拉伸力作用也能够使用的隔震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194146号公报中公开有降低在拉伸力作用于隔震装置时向层叠橡胶传递的拉力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03-194146号公报中记载有在向地基部设置隔震装置时使拉伸力降低机构贯穿隔震装置、用锚固螺栓将下法兰安装于地基部的结构。由此,在地震时产生了拉伸力时,隔震装置受到拉伸力而向上位移。即,利用拉伸力降低机构,容许隔震装置向上位移。由此,层叠橡胶所受到的拉力降低,从而抑制向层叠橡胶传递过大的拉力。另外,利用锚固螺栓抑制隔震装置和地基部之间的横向上的相对移动。这里,拉伸力降低机构具备设置于锚固螺栓的头部和下部法兰之间的碟形弹簧,碟形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层叠橡胶的弹性系数。并且,在下法兰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板、弓丨导构件,从而抑制作用于隔震装置的回转力、剪切力。
技术实现思路
_7]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日本特开2003-194146号公报的隔震装置由于构造复杂而成本变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事实,而以提供一种以简单的构造来降低向层叠橡胶传递的拉力的隔震装置为目的。_0]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I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包括:法兰,其设于层叠橡胶的两端面;通孔,其形成于所述法兰;固定构件,其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并被插入到所述通孔,且被固定于用于安装所述法兰的安装面;以及引导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通孔之间,用于限制所述安装面和所述法兰之间的横向上的相对位移,容许所述安装面和所述法兰之间的纵向上的相对位移。根据第I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在形成于隔震装置的法兰的通孔插入固定于安装面的固定构件,在固定构件和通孔之间配置引导构件。利用该引导构件限制安装面和法兰之间的横向上的相对位移,容许安装面和法兰之间的纵向上的相对位移。S卩,利用固定构件限制引导构件的横向上的移动,并利用引导构件限制法兰的横向上的移动。由此,层叠橡胶产生剪切变形从而发挥隔震功能。另外,利用引导构件容许法兰和安装面之间的纵向上的相对位移,因此在拉伸力作用于隔震装置时,法兰自安装面分离。其结果,能够使向层叠橡胶传递的拉力减小。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是,在第I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中,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头部,该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引导构件的内尺寸且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根据第2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因为固定构件的头部的直径大于引导构件的内尺寸,所以引导构件不会从固定构件脱落。另外,由于固定构件的头部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因此在安装面和法兰之间产生纵向上的相对位移时,引导构件能够从通孔脱出。即引导构件能够相对于通孔在纵向上相对移动。其结果,在拉伸力作用于隔震装置时,在将引导构件固定于安装面的状态下,能够使法兰自安装面分离。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是,在第I技术方案或者第2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中,所述引导构件形成为中空圆柱状,其以外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周面相抵接、并能够在沿着所述通孔的轴心的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插入到所述通孔。根据第3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以能够在沿着通孔的轴心的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插入引导构件,从而容许安装面和法兰之间的纵向上的相对位移。由此,在拉伸力作用于隔震装置时,能够使法兰自安装面分离。另外,因为使形成为中空圆柱状的引导构件的外周面和法兰的通孔的内周面相抵接,所以能够使安装面和法兰在横向上一体地位移。本专利技术的第4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是,在第I技术方案?第3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中,在所述通孔和所述引导构件之间的抵接部设有降低摩擦力的摩擦力降低部件。根据第4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利用设置于抵接部的摩擦力降低部件来减小在通孔和引导构件的抵接部产生的摩擦力。由此,在拉伸力作用于隔震装置时,能够使法兰顺利地自安装面分离。本专利技术的第5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是,在第I技术方案?第4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中,所述引导构件的沿着所述通孔的轴心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法兰的厚度尺寸。由此,在拉伸力作用于隔震装置而使法兰自安装面分离时,能够使法兰难以脱离引导构件。其结果,法兰容易返回至初始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6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是,在第5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中,在所述引导构件的自所述法兰突出的头部沿径向伸出有直径大于所述法兰的所述通孔的直径的凸缘部。由此,在拉伸力作用于隔震装置时,能够利用凸缘部来限制法兰向上的位移幅度。其结果,能够抑制法兰脱离引导构件。本专利技术的第7实施方式的隔震装置是,在第6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中,在所述凸缘部形成有槽部,该槽部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拉伸力时,使所述凸缘部自所述引导构件分离。根据第7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在凸缘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拉伸力时,在槽部的位置,使凸缘部自引导构件分离。由此,能够抑制对层叠橡胶施加过大的拉力。本专利技术的第8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是,在第6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中,在所述固定构件的头部形成有槽部,该槽部在所述头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拉伸力时,使所述头部自所述固定构件的杆部分离。根据第8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拉伸力时,在槽部的位置,使固定构件的头部自固定构件的杆部分离。由此,能够抑制对层叠橡胶施加过大的拉力。本专利技术的第9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是,在第I技术方案?第8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隔震装置中,所述法兰的通孔和所述引导构件之间的接合面向在沿着所述通孔的轴心的方向上越靠近用于安装所述法兰的所述安装面直径越大的方向倾斜。根据第9实施方式的隔震装置,使法兰的通孔和引导构件之间的接合面向越往安装面侧去直径越大的方向倾斜。由此,例如,通过使该倾斜角度与摇摆发生时的建筑物的倾斜角度相对应,在拉伸力作用于隔震装置时,使法兰能够容易地自安装面分离。专利技术的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为上述结构,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以简单的构造来降低向层叠橡胶传递的拉力的隔震装置。【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隔震装置的基本结构的主视图。图1B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隔震装置的地基部和法兰之间的接合部放大的局部剖视图。图2A是表示横向上的外力作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隔震装置的地基部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2B是表示方向向上的拉伸力作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隔震装置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3A是表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隔震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地基部和法兰之间的接合部的局部剖视图。图3B是表示方向向上的拉伸力作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隔震装置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装置具有:法兰,其设于层叠橡胶的两端面;通孔,其形成于所述法兰;固定构件,其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并被插入到所述通孔,且被固定于用于安装所述法兰的安装面;以及引导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通孔之间,用于限制所述安装面和所述法兰之间的横向上的相对位移,容许所述安装面和所述法兰之间的纵向上的相对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秀章中村昌弘近藤诚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