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4970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在柔性印刷电缆(19)与金属制的框架(14)之间安装垫片(15),其中,柔性印刷电缆(19)被实施了电气绝缘性的涂层(191),并连接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部与和外部的电子装置连接的连接器基板,金属制的框架(14)支承包括上述显示面板、上述连接器基板以及上述柔性印刷电缆(19)的显示单元(13)。该垫片(15)具备具有弹性的非金属制的芯材部(151)、以及设在该芯材部的周围的金属制的表面部(152)。由此,即使不加工显示面板也有效地遮断从连接显示面板以及外部的电子装置的柔性印刷电缆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说明】 曰f驻罢业不表直本申请主张于2013年I月2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 — 10151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车辆导航装置的地图显示、电视广播的图像显示等所使用的显示装置具备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灯单元、连接器基板、以及收纳这些部件的外框体等。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在两块玻璃基板之间填充液晶而构成。在玻璃基板上设有安装了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IC的电路基板部。连接器基板与外部的显示控制装置连接。而且,电路基板部以及连接器基板经由被实施了电气绝缘性的涂层的柔性印刷电缆相互连接。然而,在液晶显示面板经由柔性印刷电缆输入有高频的控制信号。因此,从柔性印刷电缆产生不需要的辐射噪声(电磁波)。专利文献I公开了遮断该不需要的辐射噪声的构成。即,该专利文献I利用屏蔽用的金属箔覆盖柔性印刷电缆,并且,使该金属箔与金属制的外框体电连接。连接了金属箔的外框体比较大型而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此,能够将在柔性印刷电缆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噪声吸收到金属箔并使其流向外框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 49774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相对于显示面板,例如需要用金属箔覆盖柔性印刷电缆。另外,也需要将该金属箔与外框体连接、剥下柔性印刷电缆的涂层的一部分等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公开提供即使不加工显示面板也能够有效地遮断从连接显示面板以及外部的电子装置的柔性印刷电缆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噪声的显示装置。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在柔性印刷电缆与金属制的框架之间安装弹性部件,其中,柔性印刷电缆连接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部与和外部的电子装置连接的连接器基板,且被实施了电气绝缘性的涂层,金属制的框架支承包括这些显示面板、连接器基板以及柔性印刷电缆的显示单元。该弹性部件具备具有弹性的非金属制的芯材部、以及设在该芯材部的周围的金属制的表面部。根据该构成,弹性部件成为与柔性印刷电缆以及框架适度压接的状态,形成以柔性印刷电缆上的布线图案为第一金属板,以覆盖柔性印刷电缆的电气绝缘性的涂层为电介质,并以垫片的表面部为第二金属板的仿真的电容。另外,从柔性印刷电缆产生的辐射噪声为高频。因此,柔性印刷电缆与框架成为通过所谓的电容耦合连接的状态。由此,能够利用仿真的电容吸收从柔性印刷电缆产生的辐射噪声并使其流向框架。该构成能够通过将弹性部件安装在柔性印刷电缆与框架之间来实现,不需要加工显示面板。因此,即使不加工显示面板也能够有效地遮断从连接显示面板以及外部的电子装置的柔性印刷电缆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是表示显示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车载装置主体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显示单元的立体图,图4(b)是显示单元的后视图。图5是显示单元的下部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垫片的外观的立体图。图7是显示单元的横剖视图。图8是表示屏蔽效果之比较实验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0例如设置在安装于车辆的车辆导航装置等,且例如安装在图2所示的装置主体11的收纳部12内。如图3所示,该显示装置10具备显示单元13、框架14、以及垫片15等。而且,如图4以及图5所示,显示单元13具备显示面板16、背光灯单元17、连接器基板18、以及柔性印刷电缆19 (以下,称为“FPC19”)等。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16以及背光灯单元17以相互重叠的状态,收纳在由钢板等金属板材形成的外框体20的内侧。配置在外框体20内的前侧的显示面板16通过在两块作为透明板的玻璃基板21、22之间填充液晶23而构成。而且,在前侧的玻璃基板21的前面以及后侧的玻璃基板22的后面中成为显示区域的部分分别安装有偏光板24、25。在两块玻璃基板21、22中,前侧的玻璃基板21的前面的周边部分,即显示区域的外侧部分设有电路基板部26。在该电路基板部26形成有未图不的电路图案。另外,在该电路基板部26安装有作为显示面板16的驱动用的电子部件的多个驱动IC27(电子部件)。外框体20内的配置在后侧的背光灯单元17在内部具备光源28,并且具备向该光源供给电源的未图示的电源电缆等。连接器基板18在该情况下安装在外框体20的背面侧,即与设置有电路基板部26的前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如图4(b)所示,该连接器基板18具备连接FPC19的柔性印刷电缆用的连接部181。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多个连接部181,在该情况下设置两个。另外,连接器基板18具备与作为外部的电子装置的未图示的显示控制装置连接的外部装置用的连接部182。此外,显示控制装置经由连接器基板18输入以及输出用于控制显示装置10的显示输出的控制信号。FPC19例如由层叠多个塑料薄膜制的印刷电路板构成的具有可挠性的多层基板构成。FPC19对其大致整体实施了电气绝缘性的涂层191 (参照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多个FPC19,在该情况下与连接部181的数目对应地具备两个。而且,如图5所示,这些FPC19的一端侧例如通过焊接等与电路基板部26连接。FPC19的另一端侧例如通过焊接等与连接部181连接。由此,FPC19以在显示单元13的下端部剖面几乎弯曲为U形的状态,连接电路基板部26以及连接器基板18。此外,FPC19除了与电路基板部26以及连接器基板18的连接部分之外的大致整体被电气绝缘性的涂层191覆盖。另外,在FPC19形成有连接电路基板部26的电路图案与连接器基板18之间的许多布线图案(例如由铜线构成的信号线)。另外,如图4(b)所示,在显示单元13的背面安装有例如由塑料薄膜构成的电气绝缘性的覆盖薄膜29。该覆盖薄膜29覆盖除了连接部182等之外的连接器基板18的大致整个面。在该覆盖薄膜29设有开口部291,连接部182与该开口部291相通。因此,连接部182不被覆盖薄膜29覆盖而露出。另外,在覆盖薄膜29与FPC19的数目对应地设有多个切口部292,在该情况下设有两个。而且,FPC19中位于显示单元13的背面侧的部分,即与框架14对置的部分与该切口部292相通。因此,FPC19中与框架14对置的部分不被覆盖薄膜29覆盖而露出。如图3所示,框架14是形成为矩形形状的金属制的部件。在该框架14的端部形成有多个安装片部141。显示单元13例如通过螺钉连接等固定于这些安装片部141。由此,显示单元13被框架14支承。在显示单元13被框架14支承的状态下,在这些显示单元13与框架14之间形成有缝隙。而且,在该缝隙插入垫片1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单元13与框架14之间形成有6mm左右的缝隙。垫片15相当于弹性部件,如图6所示,具备具有弹性(缓冲性)的非金属制的芯材部151、和设在该芯材部151的周围的金属制的表面部152。芯材部151例如由海绵等具有电气绝缘性,并且具有弹性的部件构成。在该情况下,表面部152利用由许多金属制的线材构成的网状的金属网片构成。因此,表面部152具有可挠性。因此,表面部152随着芯材部151变形,而与该芯材部151 —起变形。此外,表面部152只要由金属制且具有可挠性的部件构成即可,例如也可以由金属箔构成。垫片15在被安装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单元(13),其具备:具有安装了电子部件(27)的电路基板部(26)的显示面板(16)、与外部的电子装置连接的连接器基板(18)、以及被实施了电气绝缘性的涂层(191)并连接所述电路基板部与所述连接器基板的柔性印刷电缆(19);金属制的框架(14),其支承所述显示单元;以及弹性部件(15),其具备:具有弹性的非金属制的芯材部(151)、以及设在该芯材部的周围的金属制的表面部(152),该弹性部件与所述柔性印刷电缆以及所述框架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