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线出线结构,包括电源线,后壳及五金端子板,还包括套接于所述电源线的定位块,所述五金端子板的一侧开设有开口的凹形槽,所述电源线的固定块通过所述五金端子板的开口卡合于所述凹形槽中,所述五金端子板连接于所述后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在五金端子板设置有凹形槽,通过定位快与凹形槽的卡合将电源线固定,无需单独设置出线盖板,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TV电源线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源线出线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的液晶显示器/TV的电源线出线方式是借助于盖板从后壳上通过,首先电源线一端插在机芯组件上,其次电源线线卡固定在电源线上,然后电源线线卡卡在后盖上,最后用盖板固定住电源线线卡,完成装配。通过一个出线盖板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不但在装配工艺上比较繁琐,而且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视电源出线结构,省去了出线盖板,利用在五金端子板上设置开口的凹形槽,并通过定位件将电源线穿过凹形槽固定于后壳上。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线出线结构,包括电源线,后壳及五金端子板,还包括套接于所述电源线的定位块,所述五金端子板的一侧开设有开口的凹形槽,所述电源线的定位块卡合于所述五金端子板的开口凹形槽中,所述五金端子板连接固定于所述后壳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五金端子板安装在后壳上,所述后壳与凹形槽从四个方向对电源线的定位快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五金端子板的凹形槽与电源线的定位快的结构适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五金端子板与所述后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后壳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五金端子板设置有通孔,螺钉穿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螺纹孔中,将所述五金端子板固定于所述后壳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在五金端子板设置有凹形槽,通过定位快与凹形槽的卡合将电源线固定,无需单独设置出线盖板,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源线出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源线和定位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五金端子板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源线10,定位块11,后壳20,五金端子板30,凹形槽31,通孔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源线出线结构,包括电源线10,后壳20及五金端子板30,还包括套接于电源线10的定位块11,五金端子板30的一侧开设有开口的凹形槽31,电源线10的定位块11通过五金端子板30的开口卡合于凹形槽31中,五金端子板30连接固定于所述后壳20上。本技术实施例中,后壳20与凹形槽31从四个方向对电源线10的定位快11进行固定;五金端子板30的凹形槽31与电源线10的定位快11的结构适配;五金端子板30与后壳20通过螺钉连接,后壳20设置有螺纹孔,五金端子板设置有通孔32,螺钉穿过32通孔插入螺纹孔中,将五金端子板30固定于后壳20上。整个产品的装配方法是:首先将带有定位块11的电源线10卡合于五金端子板30的开口凹形槽31中,然后通过螺钉将五金端子板30固定于后壳20上,即完成装配。本技术提供在五金端子板设置有凹形槽,通过定位快与凹形槽的卡合将电源线固定,无需单独设置出线盖板,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液晶电视机中的电视电源线出线结构,可包括前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有技术方案,其详细结构及固定方式可参照前述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电源线出线结构,包括电源线,后壳及五金端子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接于所述电源线的定位块,所述五金端子板的一侧开设有开口的凹形槽,所述电源线的定位块卡合于所述五金端子板上开口的凹形槽中,所述五金端子板连接固定于所述后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金端子板安装在后壳上,所述后壳与凹形槽从四个方向对电源线的定位块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金端子板的凹形槽与所述电源线的定位块的结构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金端子板与所述后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后壳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五金端子板设置有通孔,螺钉穿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螺纹孔中,将所述五金端子板固定于所述后壳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线出线结构,包括电源线,后壳及五金端子板,还包括套接于所述电源线的定位块,所述五金端子板的一侧开设有开口的凹形槽,所述电源线的固定块通过所述五金端子板的开口卡合于所述凹形槽中,所述五金端子板连接于所述后壳上。本技术提供在五金端子板设置有凹形槽,通过定位快与凹形槽的卡合将电源线固定,无需单独设置出线盖板,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IPC分类】H05K5/02【公开号】CN204681704【申请号】CN201520330505【专利技术人】屈元龙 【申请人】深圳泰一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线出线结构,包括电源线,后壳及五金端子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接于所述电源线的定位块,所述五金端子板的一侧开设有开口的凹形槽,所述电源线的定位块卡合于所述五金端子板上开口的凹形槽中,所述五金端子板连接固定于所述后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元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泰一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