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4372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课题在于,对在引导轴上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部中的滑动的状态变化进行掌握。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移动部(8),其在引导轴(11a)以及引导轴(11b)上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拾音部(12a)、拾音部(12b)以及拾音部(12c),其被设置在移动部(8)上并对由引导轴(11a)以及引导轴(11b)的滑动而产生的声音进行拾音。通过这种结构的记录装置(1),能够掌握在引导轴(11a)以及引导轴(11b)上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部(8)中的滑动的状态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使用了在被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其中,公开了一种根据在记录装置内所产生的声音而对记录装置的异常进行检测的记录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I至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根据在记录装置内所产生的声音而对记录装置的异常进行检测的记录装置。在具有在引导轴上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部的记录装置中,存在引导轴与移动部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变化从而引起由滑动的状态产生变化所导致的滑动不良(往复移动的异常)的情况。但是,即使采用具备根据在记录装置内所产生的声音而对记录装置的异常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记录装置,也存在由于检测部的结构或位置的原因而无法检测出该往复移动的异常的情况。另外,在专利文献I至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记录装置中,并没有关于具有在引导轴上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部的记录装置中的往复移动的异常的记载,也并未形成能够检测出该往复移动的异常的结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487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0131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792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对在引导轴上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部中的滑动的状态变化进行掌握。用于解決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移动部,其在引导轴上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拾音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中并对由所述滑动而产生的声音进行拾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拾音部的受音部在与所述移动部中的所述引导轴的表面的距离为0.1mm以上且1mm以下的位置处,与该表面对置设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所述拾音部为硅麦克风。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判断部,所述判断部根据所述拾音部的拾音结果来判断所述移动部的所述往复移动是正常还是异常。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方式中,所述判断部对基准音与所述拾音部所拾音的声音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所述移动部的所述往复移动是正常还是异常O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方式中,所述基准音为,以与相对于所述引导轴的所述移动部的滑动状态的时间性变化相对应的方式而被预先设定的声音。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移动部通过润滑材料而在所述引导轴上滑动,所述判断部根据所述拾音部的拾音结果,从而输出表示向所述移动部中的与所述引导轴接触的接触部补给润滑剂的时刻的信息。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至第七方式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判断部在判断出所述移动部的所述往复移动为异常的情况下,输出表示所述移动部的所述往复移动为异常的信息。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处理部,所述处理部对所述拾音部所拾音的声音进行处理,该处理部具备能够将第一拾音值与第二拾音值以进行比较的方式而输出的输出部,其中,所述第一拾音值为,对由在第一预定时间的期间内反复进行的所述往复移动而产生的声音进行拾音从而求得的值,所述第二拾音值为,对由在第二预定时间的期间内反复进行的所述往复移动而产生的声音进行拾音从而求得的值。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处理部,所述处理部对所述拾音部所拾音的声音进行处理,该处理部具备输出部,所述输出部能够将第一音压及位置曲线图与第二音压及位置曲线图以进行比较的方式而输出,其中,所述第一音压及位置曲线图为,对由在第一预定时间的期间内反复进行的所述往复移动而产生的声音进行拾音,从而求得相对于所述移动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的、音压的值的关系的曲线图,所述第二音压及位置曲线图为,对由在第二预定时间的期间内反复进行的所述往复移动而产生的声音进行拾音,从而求得相对于所述移动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的、音压的值的关系的曲线图。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十方式中,所述处理部在所述往复移动中的前进路线与返回路线上分开求取所述第一音压及位置曲线图与第二音压及位置曲线图。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检测出可在引导轴上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部中的所述往复移动的异常。【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框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滑架的背面的立体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滑架上的与引导轴接触的接触部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滑架上的与引导轴接触的接触部的立体图。图6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滑架上的与引导轴接触的接触部的立体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滑架上的与引导轴接触的接触部的立体图。图8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拾音结果的一个示例的概念的曲线图。图9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拾音结果的一个示例的概念的曲线图。图10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拾音结果的一个示例的概念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首先,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I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I的概要侧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I在输送方向A上,将被记录介质P从被记录介质P的设置部14起经由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支承部的压印板2、压印板3以及压印板4而输送至被记录介质P的收卷部15。S卩,从设置部14起到收卷部15为止为记录装置I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路径,压印板2、压印板3以及压印板4为被设置在该输送路径上的被记录介质P的支承部。另外,设置部14向旋转方向C旋转从而将被记录介质P送出,收卷部15向旋转方向C旋转从而将被记录介质P收卷。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I为能够对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P实施记录的结构,但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也可以为能够对单页状的被记录介质P实施记录的结构。在采用能够对单页状的被记录介质P实施记录的结构的情况下,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设置部14,例如可以使用被称为所谓的供纸(馈送)托盘以及供纸(馈送)盒等的部件。另外,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回收部,并且作为收卷部15以外的回收部,例如可以使用被称为所谓的排出用接收部、排纸(排出)托盘以及排纸(排出)盒等的部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用了以记录面16成为外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因此在将被记录介质P从设置部14送出时,设置部14的旋转轴向旋转方向C旋转。另一方面,在使用以记录面16成为内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能够使设置部14的旋转轴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而送出被记录介质P。而且,同样,由于本实施例的收卷部15以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成为外侧的方式进行收卷,因此,收卷部15的旋转轴向旋转方向C旋转,另一方面,在以记录面16成为内侧的方式进行收卷的情况下,能够使收卷部15的旋转轴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收卷被记录介质P。在本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移动部,其在引导轴上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拾音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并对由所述滑动而产生的声音进行拾音。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恒之原平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