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下线机驱动系统,具体是指基于降压型恒定电流的驱动线束下线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产品种类、功能不断增加,线束的使用随之增多。在线束生产过程中工作量非常大,现在人们广泛使用驱动线束下线机进行线束生产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在驱动线束下线机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电压、电流不稳定的缺陷,从而影响驱动线束下线机的正常工作,严重的还会损坏下线机。如何有效克服驱动线束下线机系统在工作时出现的电压、电流不稳定的缺陷,便是人们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线束下线机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电压、电流不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的基于降压型恒定电流的驱动线束下线机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降压型恒定电流的驱动线束下线机系统,由前端采样电路,和前端采样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触发电路、稳压电路,与稳压电路相连接的功率放大电路,设置在触发电路和稳压电路之间的线性驱动电路,以及串接在触发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之间的降压型恒定电流电路组成。所述降压型恒定电流电路由降压芯片U3,三极管VT6,三极管 ...
【技术保护点】
基于降压型恒定电流的驱动线束下线机系统,由前端采样电路,和前端采样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触发电路、稳压电路,与稳压电路相连接的功率放大电路,以及设置在触发电路和稳压电路之间的线性驱动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触发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之间还串接有降压型恒定电流电路;所述降压型恒定电流电路由降压芯片U3,三极管VT6,三极管VT7,放大器P2,P极顺次经极性电容C8、电阻R17、电阻R16、极性电容C9后与降压芯片U3的REG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18后与降压芯片U3的FSET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经电阻R19后与降压芯片U3的OUT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0后与降压芯片U3的BS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明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颉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