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敏感性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213649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30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组还原敏感性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脂肪烃基对聚乙烯亚胺进行疏水改性,并进一步二硫键交联,从而得到一组具有一定疏水性、还原敏感性(在肿瘤细胞内二硫键可被还原断裂)、及可生物降解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具有的疏水性能提高了材料与生物膜的亲和力,能提高细胞摄取效率;分子内二硫键使材料具有还原环境响应性和生物降解性,核酸递送效率高且安全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还原敏感性聚乙烯亚胺衍生物递送DNA的转染效率和递送siRNA的靶基因沉默效率远远高于lipofectamine2000,毒性大大低于lipofectamine2000,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核酸递送载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聚合物载体材料,具体涉及还原敏感性 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核酸治疗是治疗多种先天和后天疾病的一种有力工具,但是如何实现核酸药物安 全有效的体内递送是核酸治疗的一大技术瓶颈。在众多核酸递送载体中,聚乙烯亚胺(PEI) 由于具有较高的电荷密度(有效固缩核酸)和独特的胞内转运机制(胞内溶酶体逃逸)而被 广泛研究。分子量为25KDa的分枝状PEI和In vivo jetPEI?(分子量为22KDa的直线型 PEI)分别被认为是体外核酸递送和体内核酸递送的金标准。然而,未经化学改性的PEI存 在转染活性-毒性的相互制约关系,即PEI分子量越大,转染活性越高,但同时毒性也越大。 为了平衡聚乙烯亚胺的毒性和转染活性,现在多采用结构修饰的方法对聚 乙烯亚胺进行化学改性,如采用PLGA、肝素、透明质酸、PEG等对高分子量聚乙烯亚胺 进行化学改性(参见 Chumakova 0V, et al, Cancer Lett. 2008; 261 (2):215-225; Jeon 0, et al, J. Control. Re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还原敏感性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成式为:(R1‑PEI)x‑SS‑(PEI‑R2)y,化学组成式中两个PEI均为直线型PEI,或者均为分枝状PEI,或者一个为直线型PEI,一个为分枝状PEI,‑SS‑为二硫键,R1和R2各自独立选择为通式为H‑(CH2)n‑的基团,其中n选自0‑14中的任意整数。其结构式为:组成式和结构式中,x和y表示重复单元的个数,且x=1‑120,y=1‑120;R1、R2基团各自独立选择为通式为H‑(CH2)n‑的基团,n选自0‑14中的任意整数;其中直线型聚乙烯亚胺的重均分子量为200‑5000g/mol;分支状聚乙烯亚胺的重均分子量为125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钟镐柳珊黄伟杨飞飞金明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