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袋自动上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1349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软袋自动上袋系统,涉及制药机械领域,由软袋大输液生产的主机传送装置1、灭菌盘7、灭菌盘输送轨道6、包括取袋部件2和取袋伺服传送机构3的取袋装置、包括摆袋部件9和摆袋伺服传送机构5的摆袋装置以及包括边缘限位装置33和中间限位装置52的限位装置24构成,具有整体结构简单、装盘精度较高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配用于软袋大输液生产线中,可以适用于大、中、小不同规格的大输液软袋生产过程中灭菌时的软袋自动上袋,既适合各大药厂生产使用,也适合各类医院的制剂室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大输液软袋生产过 程中灭菌时用的软袋自动上袋系统
技术介绍
在大输液软袋生产过程中,当灌封后,需要将软袋由制袋、灌封 主设备上取下,摆铺到层叠式的灭菌盘内,进行灭菌。现有技术中, 此道摆铺工序,大都是由人工进行的,既不符合药品生产的卫生条件, 影响药品的质量,也会由于现代的制药设备生产的高速性,导致人工 的劳动强度大,影响整条设备的生产效率。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研 发出了 "软袋自动装盘系统",该系统包括机架、软袋输送装置、软袋 整理排队装置、摆袋装置、灭菌盘输送装置和动力装置,可代替人工, 实现机械化操作,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避免过多的人员参与 接触,保证药品质量,但由于其采用惯性抛出装盘,装盘精度不高, 容易出现叠装,影响其后的灭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产品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 种结构简单、装盘精度较高的软袋自动装盘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专利技术一种软袋自动上袋系统由主机传送装置l、灭菌盘7和灭菌盘输送轨道6构 成,灭菌盘7装置在灭菌盘输送轨道6上;还包括有取袋装置和摆袋 装置,取袋装置前接主机传送装置1、后接摆袋装置的前端,摆袋装 置的后端接灭菌盘7和灭菌盘输送轨道6;其中A、 取袋装置由取袋部件2和取袋伺服传送机构3构成,取袋部件 2装置在取袋伺服传送机构3上;B、 摆袋装置由摆袋部件9和摆袋伺服传送机构5构成,摆袋部件 9装置在摆袋伺服传送机构5上。取袋伺服传送机构3和摆袋伺服传送机构5处于平行状态。 摆袋伺服传送机构5与灭菌盘输送轨道6处于垂直状态。取袋部件2由至少一个以上的取袋手指16和取袋手指气缸17、 取袋部件连接板18、取袋直线气缸19、取袋部件导向装置20、取袋 伺服传送连接板29、取袋导向装置连接板53构成;取袋伺服传送连 接板29装置在取袋伺服传送机构3上,取袋手指气缸17的前部装置 取袋手指16、后部装置在取袋部件连接板18上,取袋部件连接板18 分别与取袋直线气缸19和取袋部件导向装置20连接,取袋导向装置 连接板53固定在取袋伺服传送连接板29上并分别与取袋部件导向装 置20和取袋直线气缸19连接。摆袋部件9由至少一个以上的摆袋手指21和摆袋手指气缸22、 摆袋手指气缸安装板25、摆袋部件连接板31、摆袋部件导向装置26、 摆袋直线气缸27、摆袋伺服传送连接板28、摆袋导向装置连接板32 构成;摆袋伺服传送连接板28装置在摆袋伺服传送机构5上,摆袋手 指气缸22下部装置摆袋手指21上部装置在摆袋手指气缸安装板25 上,摆袋手指气缸安装板25装置在摆袋部件连接板31上,摆袋部件 连接板31分别与摆袋部件导向装置26和摆袋直线气缸27连接,摆袋 导向装置连接板32固定在摆袋伺服传送连接板28上并分别与摆袋直 线气缸27和摆袋部件导向装置26连接。在摆袋部件9中还包括有由限位装置24、摆袋状态直线气缸23 以及摆袋直线导轨30构成的袋距转换装置;限位装置24由边缘限位 装置33和中间限位装置52构成;摆袋直线导轨30装置在摆袋部件连 接板31上,摆袋手指气缸安装板25装置在摆袋直线导轨30上;摆袋 状态直线气缸23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个摆袋手指气缸22的摆袋手指 气缸安装板25连接;边缘限位装置33装置在左右两边相邻的两个摆 袋手指气缸安装板25之间,中间限位装置52装置在中间相邻的两个 摆袋手指气缸安装板25之间。限位装置24中的边缘限位装置33装置在靠近边缘的两个相邻摆 袋手指气缸安装板25之间,由边缘连接板41、边缘限位滑杆39、边 缘限位套38构成,两块边缘连接板41分别装置两个相邻摆袋手指气 缸安装板25的相对侧边,边缘限位滑杆39穿装在该两个相邻摆袋手 指气缸安装板25上边的孔中,其中间套装边缘限位套38,边缘限位 滑杆39的两端装置边缘挡圈34,并用边缘螺母40固定。限位装置24中的中间限位装置52由中间连接板44、中间限位杆 50、中间固定块48、中间固定块固定螺钉49、中间部左右限位套47 构成,两块中间连接板44分别装置在中间部位的两个相邻摆袋手指气 缸安装板25的相对侧边,中间限位杆50穿装在该两个相邻摆袋手指 气缸安装板25上边的孔中,其间依次穿装中间部左右限位套47的左 套、中间固定块48和中间部左右限位套47的右套,中间限位杆50 的两端装置中间挡圈42,并用中间螺母51固定,中间固定块48固定 在摆袋部件连接板31上,中间固定块固定螺钉49将中间固定块48 与中间限位杆50连为一体。本专利技术的软袋自动上袋系统,在现有人工装盘的基础上,仅增加 取袋装置、摆袋装置,因而其整体结构比较简单、紧凑,既可提高生 产效率,又可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在取袋到摆袋全过程,均由机械 手完成,且在完成取袋、交接、摆袋位置的变化采用的是伺服控制的 直线运动方式,故其装盘精度比较高,可以提高其后的灭菌合格率。 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取袋部件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取袋部件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取袋部件的右视示意图; 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摆袋部件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取袋部件的右视示意图; 附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的放大示意附图io是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处于交接状态时的示意图。图中l是软袋大输液生产的主机传送装置,2是取袋部件,3是 取袋伺服传送机构,5是摆袋伺服传送机构,6是灭菌盘输送轨道,7 是灭菌车,9是摆袋部件,16是取袋手指,17是取袋手指气缸,18 是取袋部件连接板,19是取袋直线气缸,20是取袋部件导向装置,21是摆袋手指,22是摆袋手指气缸,23是摆袋状态直线气缸,24是限 位装置,25是摆袋手指气缸安装板,26是摆袋部件导向装置,27是 摆袋直线气缸,28是摆袋伺服传送连接板,29是取袋伺服传送连接板, 30是摆袋直线导轨,31是摆袋部件连接板,32是摆袋导向装置连接 板,33是边缘限位装置,34是边缘挡圈,38是边缘限位套,39是边 缘限位滑杆,40是边缘螺母,41是边缘连接板,42是中间挡圈,44 是中间连接板,47是中间部左右限位套的左套,48是中间固定块,49 是中间固定块固定螺钉,50是中间限位杆,51是中间螺母,52是中 间限位装置,53是取袋导向装置连接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是应用于软袋大输液生产线中的一个灭菌上袋工位,包 括软袋大输液生产的主机传送装置l、灭菌盘7、灭菌盘输送轨道6、 取袋装置和摆袋装置。取袋装置包括取袋部件2和取袋伺服传送机构3,取袋部件2由 取袋手指16、取袋手指气缸17、取袋部件连接板18、取袋直线气缸 19、取袋部件导向装置20、取袋伺服传送连接板29和取袋导向装置 连接板53构成。取袋手指16 (其数量与软袋大输液生产设备每一个间隔生产的软袋数量相同,即每次都将主机传送装置1传送来的软袋 8全部取走,本实施例取四个,也可取二个或六个或八个或其他个数) 为一对对称的手指臂,其前端端部开有与软袋口管相配合的缺口,另 一端装置在取袋手指气缸17的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袋自动上袋系统,由主机传送装置(1)、灭菌盘(7)和灭菌盘输送轨道(6)构成,灭菌盘(7)装置在灭菌盘输送轨道(6)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取袋装置和摆袋装置,其中: A、取袋装置由取袋部件(2)和取袋伺服传送机构(3)构成,取袋部件(2)装置在取袋伺服传送机构(3)上; B、摆袋装置由摆袋部件(9)和摆袋伺服传送机构(5)构成,摆袋部件(9)装置在摆袋伺服传送机构(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稳根贺志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汇一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