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珩机主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3017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5 19:33
一种铰珩机主传动装置,包括电机、主动齿轮、过桥轴、过桥齿轮、主轴、主轴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过桥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轴齿轮与过桥齿轮啮合,当电机运转的时候,主动齿轮通过过桥齿轮带动主轴齿轮转动,主轴和主轴齿轮有若干组,各组主轴和主轴齿轮等角度排列在主动齿轮外的圆周上,而对应有相应数量的过桥轴和过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一台机器上能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铰孔和珩孔,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铰孔珩磨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定位主轴的铰珩机是铰珩孔专用机床,目前市场多数采用单一式,即先对要加工的工件进行铰内孔,铰完孔的工件拿到另一台珩磨机上进行内孔的珩磨,由于工件都是不锈钢或者铁制或者铜制的,一批工件集中搬运相当重,需要动用叉车,费时费力,并且铰孔机和珩磨均需要一个专人看守,一次只能铰一个零件或者一次只能珩一个零件,造成工作效率特别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提高工作效率且省时省力、可以大幅提高产量的铰珩机主传动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铰珩机主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31)、主动齿轮(32)、过桥轴(33)、过桥齿轮(34)、主轴(35)、主轴齿轮(36),所述主动齿轮(32)安装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由第一电机(31)带动转动,所述过桥齿轮(34)固定安装在过桥轴(33)上,过桥齿轮(34)与主动齿轮(32)啮合,所述主轴齿轮(36)固定安装在主轴(35)上,主轴齿轮(36)与过桥齿轮(34)啮合,当第一电机(31)运转的时候,主动齿轮(32)通过过桥齿轮(34)带动主轴齿轮(36)转动,从而带动主轴(35)转动,所述主轴(35)和主轴齿轮(36)有若干组,各组主轴(35)和主轴齿轮(36)等角度排列在主动齿轮(32)外的圆周上,而对应有相应数量的过桥轴(33)和过桥齿轮(34)。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主轴(35)的上端和下端还安装有上端盖(351)和下端盖(352),上端盖(351)和下端盖(352)分别通过上轴承(353)和下轴承(357)套设在主轴(35)上,所述固定盘(5)呈箱体结构,所述上端盖(351)和下端盖(352)分别固定在固定盘(5)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主轴(35)上自上端至下端依次套设安装有上端盖(351)、上隔套(354)、主轴短衬套(355)、主轴齿轮(36)、主轴长衬套(356)、下隔套(358)、下端盖(359)、油封盖板(36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一台机器上能同时铰孔和珩孔,并且可以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铰孔和珩孔,提高了很高的工作效率,提升了经济效益。2、主轴装置的结构改进,不会产生铰珩刀杆的抖动,上下运行稳定,确保工件加工的精度,提高了一定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铰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传动装置立体结构图。图3是主轴装置立体结构图。图4是主轴装置的剖视结构图。图5是安装了刀杆的主轴装置。图6是刀杆锁紧装置的夹套的立体结构图。图7是刀杆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有定位主轴的铰珩机包括底座1、机架2、主传动装置3、工件托盘4。所述机架2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主传动装置3定位在机架2的上部,所述工件托盘4可转动的定位在底座1上,位于主传动装置3的下方。同时参阅图2所示,所述主传动装置3包括电机31、主动齿轮32、过桥轴33、过桥齿轮34、主轴35、主轴齿轮36。所述主动齿轮32安装在电机31的输出轴上,由电机31带动转动,所述过桥齿轮34固定安装在过桥轴33上,过桥齿轮34与主动齿轮32啮合,所述主轴齿轮36固定安装在主轴35上,主轴齿轮36与过桥齿轮34啮合。当电机31运转的时候,主动齿轮32通过过桥齿轮34带动主轴齿轮36转动,从而带动主轴35转动。同时参阅图5所示,当主轴35上安装有刀杆9时,即可以带动刀杆9运转,刀杆9根据需要可以配上铰孔刀或者珩孔刀,以实现对工件托盘4上的工件42的铰孔或者珩孔。该实施例中,所述主轴35和主轴齿轮36有若干组,各组主轴35和主轴齿轮36等角度排列在主动齿轮32外的圆周上,而对应有相应数量的过桥轴33和过桥齿轮34,实现了一个电机31带动若干个主轴35转动,若干个主轴35转动,即带动若干个刀杆9转动,相邻两个刀杆9上分别安装铰孔刀和珩孔刀。所述工件托盘4上对应每个主轴35的位置分别设置一工件放置位,每个工件放置位上放置一个工件42,所述工件托盘4可转动的定位在底座1上,铰过孔的工件经过转动转到珩孔刀下方,即进行珩孔,从而实现了一台机器上即可以铰孔又可以珩孔,并且无需人工搬运,省时省力,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传动装置3可以在机架2上上下移动,该移动通过位移调整装置7实现。参阅图1,所述位移调整装置包括上支撑架71、下支撑架72、电机74、丝杆75、螺母76、导轨77、轨道78。所述上支撑架71固定在机架2的顶端,所述轨道78竖直固定在机架2的前侧面的两侧,所述下支撑架72的两边分别固定在两侧轨道78的下端。所述上支撑架71上安装有电机74,电机74的输出轴上固定所述丝杆75的上端,下支撑架72的中部固定安装轴承(图未标示),所述丝杆75的下端穿过螺母76后固定在轴承的内圈。所述螺母76固定在一固定盘5的内侧,固定盘5的内侧面的两边还固定有所述导轨77,所述导轨77与轨道78配合。所述主传动装置3固定在固定盘5上。当需要调整主传动装置3的上下位置时,开动电机74,电机74的运转带动丝杆75转动,丝杆75在螺母76内转动,由于导轨77与轨道78的配合,从而带动固定盘5上下运动,即带动主传动装置3的上下移动。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件托盘4由一支撑盘6支撑,所述支撑盘6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支撑盘6的内侧固定在机架2上,从而使工件托盘4转动时更稳固,不会产生晃动,保证工件加工的精度。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主轴35的上端和下端还安装有上端盖351和下端盖352,上端盖351和下端盖352分别通过上轴承353和下轴承357套设在主轴35上,所述固定盘5呈箱体结构,所述上端盖351和下端盖352分别固定在固定盘5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保证了主轴35的稳定性。现有的方案都是采用直接把工装刀具安装在定位主轴35上,主轴35转动时不稳固,容易产生刀杆9抖动,稳定性差,工件加工的精度降低,这种结构的主轴装置,不会产生铰珩刀杆9的抖动,上下运行稳定,确保工件加工的精度,提高了一定的生产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珩机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31)、主动齿轮(32)、过桥轴(33)、过桥齿轮(34)、主轴(35)、主轴齿轮(36),所述主动齿轮(32)安装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由第一电机(31)带动转动,所述过桥齿轮(34)固定安装在过桥轴(33)上,过桥齿轮(34)与主动齿轮(32)啮合,所述主轴齿轮(36)固定安装在主轴(35)上,主轴齿轮(36)与过桥齿轮(34)啮合,所述主轴(35)和主轴齿轮(36)有若干组,各组主轴(35)和主轴齿轮(36)等角度排列在主动齿轮(32)外的圆周上,而对应有相应数量的过桥轴(33)和过桥齿轮(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珩机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31)、主动齿轮
(32)、过桥轴(33)、过桥齿轮(34)、主轴(35)、主轴齿轮(36),所述主动
齿轮(32)安装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由第一电机(31)带动转动,
所述过桥齿轮(34)固定安装在过桥轴(33)上,过桥齿轮(34)与主动齿轮
(32)啮合,所述主轴齿轮(36)固定安装在主轴(35)上,主轴齿轮(36)
与过桥齿轮(34)啮合,所述主轴(35)和主轴齿轮(36)有若干组,各组主
轴(35)和主轴齿轮(36)等角度排列在主动齿轮(32)外的圆周上,而对应
有相应数量的过桥轴(33)和过桥齿轮(34)。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联控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