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峰专利>正文

可调充气式航空座椅倚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231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充气式航空座椅倚靠装置,它有三组气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每组气囊通过气路管道与充气囊连接,气路管道上安装进出气控制阀。它由三组气囊分别支撑颈部、背部及腰部,符合人体的生理曲线,并可自由调节软硬度,脊椎不会产生疲倦感,有效缓解久坐引起的腰酸背痛等不适感,并可根据需要随意对各组气囊充气、放气、拆卸方便、不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飞机、客车、列车上的乘客座椅。(*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装置,特别是用于飞机座椅上的倚靠装置,是一种可调充气式航空座椅倚靠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飞机上的座椅没有依靠装置,对于长时间旅行的乘客来说,头部及脊椎极易产生疲倦感。有些固定式靠垫无法调节其厚度及软硬程度,且体积大,给使用者带来较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充气式航空座椅倚靠装置,它采用气体为填充物,可以对人体头部、颈部、腰部等部位起到支撑作用,可随意调节气囊的厚度及软硬度,使乘座人员在旅途中提高舒适度,符合人体的生理曲线。本技术为了完成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它有三组气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每组气囊通过气路管道与充气囊连接,气路管道上安装进出气控制阀。三组气囊通过三条气路管道与充气囊连接,三条气路管道上分别安装进出气控制阀。气囊可由数个圆柱充气体平行排列组成。气囊是圆柱体也可以是椭圆体。本技术经过试用得出如下优点它由三组气囊分别支撑颈部、背部及腰部,符合人体的生理曲线,并可自由调节软硬度,脊椎不会产生疲倦感,有效缓解久坐引起的腰酸背痛等不适感,并可根据需要随意对各组气囊充气、放气,拆卸方便、不占用空间。本技术可广泛用于飞机、客车、列车上的乘客座椅。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仅限制在实施例之中。本技术有三组气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每组气囊通过气路管道与充气囊10连接,气路管道上安装进出气控制阀。气囊1通过气路管道4与充气囊10连接,气囊2通过气路管道5与充气囊10连接,气囊3通过气路管道6与充气囊10连接,三条气路管道上分别安装进出气控制阀。进出气控制阀上分别安装充气开关、单向阀及放气开关。气囊可以是三个圆柱充气体平行排列组成,也可以是圆柱体或椭圆体。本技术所述三条气路管道分别控制气囊的进气量和出气量,可方便调节任一个气囊的气体含量,从而达到调节气囊的厚度及软硬度。充气囊10可以是手压式气球气泵、脚踏式气泵或电动式气泵等。气囊采用橡胶或其它材料制作均可。图中7是腰部进出气控制阀。8是背部进出气控制阀。9是头部进出气控制阀。本技术未详述内容均为公知技术。本技术使用时,将三组气囊分别安装座椅的上、中、下部位,对应于人体的颈部、背部及腰部,以达到本技术所述的目的。权利要求1.可调充气式航空座椅倚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三组气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每组气囊通过气路管道与充气囊连接,气路管道上安装进出气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充气式航空座椅倚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1)通过气路管道(4)与充气囊(10)连接,气囊(2)通过气路管道(5)与充气囊(10)连接,气囊(3)通过气路管道(6)与充气囊(10)连接,三条气路管道上分别安装进出气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充气式航空座椅倚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是圆柱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充气式航空座椅倚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是椭圆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充气式航空座椅倚靠装置,它有三组气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每组气囊通过气路管道与充气囊连接,气路管道上安装进出气控制阀。它由三组气囊分别支撑颈部、背部及腰部,符合人体的生理曲线,并可自由调节软硬度,脊椎不会产生疲倦感,有效缓解久坐引起的腰酸背痛等不适感,并可根据需要随意对各组气囊充气、放气、拆卸方便、不占用空间。本技术可广泛用于飞机、客车、列车上的乘客座椅。文档编号B64D11/00GK2776846SQ20052008035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峰 申请人:李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充气式航空座椅倚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三组气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每组气囊通过气路管道与充气囊连接,气路管道上安装进出气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