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动式上肢功能锻炼装置,由立杆(1)、横杆(2)、外管(3)、固定螺栓(4)、底座(5)、支腿(6)、行走制动轮(7)构成,立杆(1)的上端设横杆(2),下端插入外管(3)内,并用固定螺栓(4)固定,底座(5)上端与外管(3)连接,下端设支腿(6),支腿(6)的下面设行走制动轮(7),其特征在于用连接螺栓(8)将固定板(9)固定在立杆(1)上,固定板(9)的一端用合页(10)与患肢板(11)相接,牵引绳(12)一端与患肢板(11)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在横杆(2)两组吊耳(13)上的滑轮(14)与手柄(15)相接,在患肢板(11)上设固定带(16)和呢绒扣(17)。该流动式上肢功能锻炼装置,与目前的锻炼方法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减轻劳动强度,适应性强,使用方便,增强血液循环力度大,促使恢复肢体功能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锻炼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流动式上肢功能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患中风病人,留下的上肢活动不便的症状,除服药治疗外,还需加强锻炼,增进血液循环,促使恢复肢体功能。现在的锻炼方法,若病人一侧上肢活动不便,可用另一侧的健肢协助患肢锻炼,也有的叫别人帮助锻炼,上述人工帮助锻炼的方法,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也存有以下不足,一是病人健肢协助自己的患肢锻炼,不方便,劳动强度也大;二是人工帮助活动锻炼力度小,恢复肢体功能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轻劳动强度,适应性强,使用方便,增强血液循环力度大,促使恢复肢体功能快的流动式上肢功能锻炼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流动式上肢功能锻炼装置,由立杆、横杆、外管、固定螺栓、底座、支腿、行走制动轮构成,立杆的上端设横杆,下端插入外管内,并用固定螺栓固定,底座上端与外管连接,下端设支腿,支腿的下面设行走制动轮,其特征在于用连接螺栓将固定板固定在立杆上,固定板的一端用合页与患肢板相接,牵引绳一端与患肢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在横杆两组吊耳上的滑轮与手柄相接,在患肢板上设固定带和呢绒扣。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立杆和横杆,为增强横杆的强度,在其接触处设加强板。使用本技术时,病人仰卧在床上,将该装置推至病人床前,并踏下行走制动轮的踏板制动,若固定板高度不合适,可松动一下固定螺栓,抽拉立杆,高度合适后,再用固定螺栓把立杆固牢,高度合适后,把患肢放在患肢板上,并用固定带和呢绒扣固定,然后病人用健肢手或护理人员手握手柄,来回拉动患肢活动锻炼,使其早日恢复肢体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的锻炼方法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减轻劳动强度,适应性强,使用方便,增强血液循环力度大,促使恢复肢体功能快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制作本技术。该流动式上肢功能锻炼装置,由立杆1、横杆2、外管3、固定螺栓4、底座5、支腿6、行走制动轮7构成,立杆I的上端设横杆2,下端插入外管3内,并用固定螺栓4固定,底座5上端与外管3连接,下端设支腿6,支腿6的下面设行走制动轮7,其特征在于用连接螺栓8将固定板9固定在立杆I上,固定板9的一端用合页10与患肢板11相接,牵引绳12 —端与患肢板11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在横杆2两组吊耳13上的滑轮14与手柄15相接,在患肢板11上设固定带16和呢绒扣17。所述的立杆I和横杆2,在其接触处设加强板18。【主权项】1.一种流动式上肢功能锻炼装置,由立杆(1)、横杆(2)、外管(3)、固定螺栓(4)、底座(5)、支腿(6)、行走制动轮(7)构成,立杆(I)的上端设横杆(2),下端插入外管(3)内,并用固定螺栓(4)固定,底座(5)上端与外管(3)连接,下端设支腿¢),支腿(6)的下面设行走制动轮(7),其特征在于用连接螺栓(8)将固定板(9)固定在立杆(I)上,固定板(9)的一端用合页(10)与患肢板(11)相接,牵引绳(12) —端与患肢板(11)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在横杆(2)两组吊耳(13)上的滑轮(14)与手柄(15)相接,在患肢板(11)上设固定带(16)和呢绒扣(17)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式上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杆(I)和横杆(2),在其接触处设加强板(1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动式上肢功能锻炼装置,由立杆(1)、横杆(2)、外管(3)、固定螺栓(4)、底座(5)、支腿(6)、行走制动轮(7)构成,立杆(1)的上端设横杆(2),下端插入外管(3)内,并用固定螺栓(4)固定,底座(5)上端与外管(3)连接,下端设支腿(6),支腿(6)的下面设行走制动轮(7),其特征在于用连接螺栓(8)将固定板(9)固定在立杆(1)上,固定板(9)的一端用合页(10)与患肢板(11)相接,牵引绳(12)一端与患肢板(11)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在横杆(2)两组吊耳(13)上的滑轮(14)与手柄(15)相接,在患肢板(11)上设固定带(16)和呢绒扣(17)。该流动式上肢功能锻炼装置,与目前的锻炼方法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减轻劳动强度,适应性强,使用方便,增强血液循环力度大,促使恢复肢体功能快的优点。【IPC分类】A61H1/02【公开号】CN204655441【申请号】CN201520346164【专利技术人】王爱平 【申请人】王爱平【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申请日】2015年5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动式上肢功能锻炼装置,由立杆(1)、横杆(2)、外管(3)、固定螺栓(4)、底座(5)、支腿(6)、行走制动轮(7)构成,立杆(1)的上端设横杆(2),下端插入外管(3)内,并用固定螺栓(4)固定,底座(5)上端与外管(3)连接,下端设支腿(6),支腿(6)的下面设行走制动轮(7),其特征在于用连接螺栓(8)将固定板(9)固定在立杆(1)上,固定板(9)的一端用合页(10)与患肢板(11)相接,牵引绳(12)一端与患肢板(11)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在横杆(2)两组吊耳(13)上的滑轮(14)与手柄(15)相接,在患肢板(11)上设固定带(16)和呢绒扣(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爱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