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上肢伸展功能的复健、运动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6279 阅读:4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上肢伸展功能的复健、运动器材,包括有一主架体,其是由一座杆及立杆组合而成,该座杆上的适当位置处组设一支撑杆,该支撑杆上组设一座椅;二控制把手,分别组设于该立杆顶端的二侧;一连动机构,其是于立杆顶端二侧设有一第一齿轮件及一第二齿轮件,又于立杆上段处设有一前齿轮件及一后齿轮件,如此,第一齿轮件、第二齿轮件及前齿轮件、后齿轮件可供套设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第三连动件、第四连动件,其中,第一连动件及第二连动件与第一齿轮件及第二齿轮件呈水平方向设置,第三连动件及第四连动件与第一连动件及第二连动件呈相反方向设置,同时,第三连动件及第四连动件的端部是枢接于第一连动件及第二连动件的端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具上肢伸展功能的复健、运动器材,尤指其技术上提供手臂拉动控制握把时,并同时配合连动机构的设计,再加上动力单元的阻力调整,使用者可调整阻力系数且达到其使用者手臂较佳复健或健身运动的效果。
技术介绍
按,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逐渐发达,过去人们于生活或工作中所受的身体伤害亦得到较佳的治疗方式,但医学治疗仅是解决身体目前所遭受的损伤,至于其后损伤造成身体其它的慢性后遗症,则有赖复健来回复身体原本应有的机能;而诸多身体伤害中,手部伤害为其中甚为频繁,例如车祸造成手部神经断裂、长期搬运重物造成手部肌肉瘫痪、或是手部骨折...等,无一不是在当时即造成严重的手部伤害,而治疗后亦令手部产生无法使用或正常运作等后遗症。传统中手的复健器材有座式和站立式两种设计,而其设计原理皆设计有脚踏部, 由脚踏部连接一手握的拉把,使用者则以站或坐方式将脚的踩踏带动拉把的上下移动,对手部进行复健的动作,然而,此一设计对于一般成人及腿部健康者或许并不困难,然而,对腿有受伤或缺陷者及儿童与年长者,在体力及平衡状态不佳的状况下,传统的设计并不理想,尤其对于患者在身体已受伤或运动机能不佳下,要其以腿部带动手的复健往往造成患者的不便及身心的疲惫不堪;因此,产生复健上的诸多困扰及不便缺点。有鉴于此,专利技术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藉由连动机构与控制把手的组装,当控制把手作动时,并同时带动连动机构,且更可通过动力单元的阻力调整,使手臂达到较佳复健或健身运动效果的实用性。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具上肢伸展功能的复健、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一主架体,其是由一座杆及立杆组合而成,该座杆上的适当位置处组设一支撑杆,该支撑杆上组设一座椅;二控制把手,分别组设于该立杆顶端的二侧;一连动机构,其是于立杆顶端二侧设有一第一齿轮件及一第二齿轮件,又于立杆上段处设有一前齿轮件及一后齿轮件,如此,第一齿轮件、第二齿轮件及前齿轮件、后齿轮件可供套设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第三连动件、第四连动件,其中,第一连动件及第二连动件与第一齿轮件及第二齿轮件呈水平方向设置,第三连动件及第四连动件与第一连动件及第二连动件呈相反方向设置, 同时,第三连动件及第四连动件的端部是枢接于第一连动件及第二连动件的端部。本技术的有效增益在于利用控制把手呈圆弧状上下相对摆动时,并同时带动连动机构及传动机构,通过动力单元阻尼调整的动力协助,而供使用者达到较佳控制操作的使用性,以使手臂达到较佳复健或健身运动效果的实用性。本技术的特点可于配合以下附图进一步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二控制把手作动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的二控制把手另一作动状态图。图5是图3的另一角度侧视图。图6是图4的另一角度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8是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由图1 图7所示综合观之,一种具上肢伸展功能的复健、运动器材,包括有一主架体10,其是由一座杆11及立杆12组合而成,该立杆12上方一侧组设靠垫128,而该座杆11上的适当位置处组设一支撑杆111,该支撑杆111上组设一座椅122,该座椅122与支撑杆111之间可组设一轴承123,使该座椅122可左右旋动,另外,该座杆11 一端组设延伸杆件112,该延伸杆件112可视使用需求选择数量装设,该延伸杆件112端部组设一控制面板113,而该控制面板113可为一电子仪表板;二控制把手13,分别组设于该立杆12顶端的二侧;一连动机构14,其是于该立杆12顶端二侧设有一第一齿轮件131及一第二齿轮件132,又于该立杆12上段处设有一前齿轮件136及一后齿轮件137,如此,该第一齿轮件 131、第二齿轮件132及前齿轮件136、后齿轮件137可供套设第一连动件141、第二连动件 142、第三连动件143、第四连动件144,其中,该第一连动件141及第二连动件142与第一齿轮件131及第二齿轮件132呈水平方向设置,该第三连动件143及第四连动件144与第一连动件141及第二连动件142呈相反方向设置,同时,该第三连动件143及第四连动件144 的端部是枢接于该第一连动件141及第二连动件142的端部。另外,该座杆11及立杆12上可设动力单元及传动机构16,该第二齿轮件132 — 侧组设一第三齿轮件133,且于该立杆12下方两端各组设有一齿轮轴127与一下齿轮件 1271,该第三齿轮件133与下齿轮件1271可供套设一第一控制连动件15,而该动力单元 126具有一齿轮轴1沈1,且该齿轮轴1261与该立杆12的齿轮轴127套组一第二控制连动件 U62。其中,该第一齿轮件131、第二齿轮件132、第三齿轮件133、前齿轮件136、后齿轮件137、齿轮轴127、下齿轮件1271及齿轮轴1261可为链齿轮、则该第一连动件141、第二连动件142、第三连动件143及第四连动件144、第一控制连动件15及第二控制连动件1262 可为链条以啮合该链齿轮。再者,该第一连动件141、第二连动件142、第三连动件143及第四连动件144、第一控制连动件15及第二控制连动件1262可为齿型皮带。因此,使用者更可利用复健、运动器材的该座杆及立杆上可装设动力单元126与传动机构16,该动力单元可为一磁控阻力装置,由于动力单元1 具有第二控制连动件1262,因此,第二控制连动件1262可配合带动第一控制连动件15的传动及连动效果,利用动力单元1 来控制阻尼的大小,当使用者刚开始复健或运动健身时,即可利用动力单元 126来控制较小的阻力效果,其第二控制连动件1262带动第一控制连动件15,使下齿轮件 1271的转动变松,并可供使用者手臂复健或运动健身活动较为轻松,反之,当使用者手臂复原状况较好或须加强手臂的运动时,可利用动力单元126来控制较大的阻力效果,其第二连动件1262带动第一控制连动件15,使下齿轮件1271的转动变紧,并可供使用者手臂活动具有较大的阻力效果;藉由动力单元126的阻力效果、连动机构14与控制把手13的组装,该控制把手以该立杆顶端为中心而作一圆弧形轨迹进行往复运动,当使用者欲做手臂复健或健身运动时,利用手部握持控制把手13,当控制把手13呈一圆弧形轨迹进行往复摆动时,并同时带动连动机构14及传动机构16,使连动机构14呈现来回运动的轨道,通过动力单元126,可轻松操作控制使用者手臂力量的阻尼大小,使手臂达到较佳复健或健身运动的实用性。另外,如图8所示,该动力单元1 与第二控制连动件1262亦可分别置换为一动力马达1 与齿型皮带1沈3,藉由该动力马达129、齿型皮带1263配合带动第一控制连动件15的连动效果,协助使用者操作控制把手13,使手臂达到较佳复健或健身运动的效果。藉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本技术一种具上肢伸展功能的复健、运动器材,主要利用控制把手呈圆弧状上下相对摆动时,并同时带动连动机构14 及传动机构16,通过动力单元126阻尼调整的动力协助,而供使用者达到较佳控制操作的使用性,以使手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上肢伸展功能的复健、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主架体,其是由一座杆及立杆组合而成,该座杆上的适当位置处组设一支撑杆,该支撑杆上组设一座椅;二控制把手,分别组设于该立杆顶端的二侧;一连动机构,其是于立杆顶端二侧设有一第一齿轮件及一第二齿轮件,又于立杆上段处设有一前齿轮件及一后齿轮件,如此,第一齿轮件、第二齿轮件及前齿轮件、后齿轮件可供套设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第三连动件、第四连动件,其中,第一连动件及第二连动件与第一齿轮件及第二齿轮件呈水平方向设置,第三连动件及第四连动件与第一连动件及第二连动件呈相反方向设置,同时,第三连动件及第四连动件的端部是枢接于第一连动件及第二连动件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辅康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