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安全身份认证的可穿戴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12189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5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安全身份认证的可穿戴设备及系统,涉及安全身份认证技术领域,该可穿戴设备包括:与外部移动设备通讯的通讯模块、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模块和采集用户生物信息的生物传感器,还包括控制通讯模块、显示模块和生物传感器的微控制器,其中,微控制器分别与通讯模块、显示模块和生物传感器相连,且上述所有器件均集成于同一主模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USBKEY不适用于移动设备的问题,且携带更加方便;减少了网银交易时需要输入PIN码确认身份的步骤,操作更加方便,给用户带来更佳的支付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全身份认证
,具体来讲是一种实现安全身份认证的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及业务系统应用的逐步深入,人们对网上信息及业务系统的安全防护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证网络平台和系统平台的安全运行,我们迫切需要做好登录安全身份认证工作,由此诞生USB KEYoUSB KEY是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它内置单片机或智能卡芯片,有一定的存储空间,可以存储用户的私钥以及数字证书。USB KEY包括一代KEY和二代KEY,其中一代KEY:PKI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体系中,用于支持身份认证的核心设备,设备内置CPU、存储器、芯片控制程序,其安全基于设备内存储用户私钥(该私钥不可读,用于签名)并支持PIN (Personal Identificat1n Number,个人识别码)认证。用户私钥不可读,因此KEY设备无法复制,PIN认证防止非法用户使用KEY设备,用户只有同时拥有KEY设备和PIN码才能进行操作,称为双因子认证。二代KEY:为解决计算机恶意程序对签名信息进行篡改造成的风险,提出二代KEY概念,二代KEY是一代KEY与按键、显示屏的结合,二代KEY可以在用户进行网银操作时,将待签名信息显示在屏上,并提示用户是否确认该交易,若确认,则按下二代KEY的确认键,实现所见即所签,确保交易安全。目前的二代KEY支持显示屏和按键,能将网银系统传入的要签名的信息根据银行系统自定义的规则,通过屏显示给客户进行交易按键确认,用户所见信息就是要传给网银验签服务器真正进行交易的信息,所见即所签。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逐渐成为主流的支付应用环境,KEY设备不再局限于USB接口形态。以目前市面上所见二代KEY为例,该类KEY在进行安全身份认证时,需要输入PIN码,造成操作不方便。并且该类KEY设备大多是USB接口形态,不适用于现在常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而且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安全身份认证的可穿戴设备及系统,本技术解决了传统USB KEY不适用于移动设备的问题,且携带更加方便;减少了网银交易时需要输入PIN码确认身份的步骤,操作更加方便,给用户带来更佳的支付体验。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安全身份认证的可穿戴设备,包括:与外部移动设备通讯的通讯模块、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模块和采集用户生物信息的生物传感器,还包括控制通讯模块、显示模块和生物传感器的微控制器,其中,微控制器分别与通讯模块、显示模块和生物传感器相连,且上述所有器件均集成于同一主模块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主模块上还集成有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按键模块至少包括一个确认键和一个取消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主模块上还集成有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可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所述可充电电池通过充电电路与微控制器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GPRS模块或者WIFI模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生物传感器为指纹传感器、脉搏传感器或者虹膜识别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壳体以及连接于壳体两侧的腕带,所述主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可穿戴设备的实现安全身份认证的系统,包括银行服务器、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通讯模块与移动设备进行通信,移动设备与银行服务器进行通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移动设备之间通过蓝牙通信,移动设备与银行服务器之间通过GPRS或者WIFI通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置通讯模块,能够无线连接到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解决了传统USB KEY不适用于移动设备的问题,且携带更加方便。2、本技术通过设置生物传感器,能够使用生物识别技术确认用户身份,减少了网银交易时需要输入PIN码确认身份的步骤,操作更加方便,给用户带来更佳的支付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实现安全身份认证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现安全身份认证的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 一可穿戴设备;11 一微控制器;12 —通讯模块;13 —显不模块;14 一生物传感器;15 —按键模块;16 —电池模块;2 一移动设备;3 —银行服务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安全身份认证的可穿戴设备,包括:与外部移动设备2通讯的通讯模块12、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模块13、采集用户生物信息的生物传感器14、按键模块15和电池模块16。还包括控制通讯模块12、显示模块13、生物传感器14、按键模块15和电池模块16的微控制器11,且上述所有器件均集成于同一主模块上。微控制器11内部存储用户私钥、数字证书、用户生物特征数据以及设备控制程序,且微控制器11分别与通讯模块12、显示模块13、生物传感器14按键模块15和电池模块16相连。其中,按键模块15至少包括一个确认键和一个取消键,微控制器11可通过按键模块15获取用户按键键值;电池模块16包括可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所述可充电电池通过充电电路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安全身份认证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移动设备(2)通讯的通讯模块(12)、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模块(13)和采集用户生物信息的生物传感器(14),还包括控制通讯模块(12)、显示模块(13)和生物传感器(14)的微控制器(11),其中,微控制器(11)分别与通讯模块(12)、显示模块(13)和生物传感器(14)相连,且上述所有器件均集成于同一主模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传光付积存刘端肖忠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