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仪表照明控制器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169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飞机电器照明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壳体由一块金属整体加工成型,壳体内有安装照明控制器电路的内腔,壳体的顶面和两个侧面为主散热面,在每个主散热面上有通气槽,两个相邻的通气槽之间构成散热片,在主散热面上有功率管安装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散热好,便于安装,节约成本的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飞机电器照明设备领域。现在某型直升机座舱仪表板照明控制器的壳体是由金属薄板做成的盒式结构,里面放置照明控制电路。照明控制器电路的功率管由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散热片散热。为了满足散热要求,照明控制器壳体的体积很大,重量也较重。由于飞机安装仪表设备的空间很小,这种体积大、重量沉的照明控制器的壳体很难安装,而且散热性能也不能满足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的照明控制器壳体,它能在窄小的空间里方便地安装,又能满足电路散热的要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仪表照明控制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由一块金属整体加工成型,壳体的底面是平面,该平面的中部有一个安装照明控制器电路的内腔,壳体的顶面和两个侧面为主散热面,在每个主散热面上加工出平行的通气槽,两个相邻的通气槽之间构成散热片,每个主散热面上的散热片的数量不少于10片,通气槽的深度不小于8毫米,在主散热面上有功率管安装平面。本技术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散热好,便于安装,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壳体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壳体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壳体的顶视图。图4是图2中A向视图。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主要改进是将壳体和散热器做成一个整体。使用一整块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将壳体一体加工成型,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壳体导热和散热的性能。参见图1至图4,这是本技术的一个完整实施例。壳体呈现长方形的外形,由底面、顶面、两个侧面和两个端面组成。底面是与飞机仪表板安装架结合的安装面,在底面上有加工出的安装槽6,安装槽6内安装照明控制器的电路板。底面可以用一块薄板封闭,防止污染。薄板由螺钉固定,底面上有螺钉孔7。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固定插座的方孔5和固定开关的圆孔4。壳体的主散热面是顶面和两个侧面。为了增大散热面积,将主散热面加工出平行的散热槽3,每相邻的两个散热槽3之间构成一个散热片2。每个主散热面上有不少于10片散热片,散热槽3的槽深不小于8毫米。由于三个主散热面上的散热片大大增大了壳体的散热面积,从而使本技术在保证相同的散热功率的前提下,大大缩小了外形尺寸,其外形尺寸不大于60×120×50毫米。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可以在壳体的两个侧面上开设通气散热孔10。散热孔10可以从散热槽3的槽底向安装槽6钻通,散热孔10的数量一般为每个主散热面6~20个。电路中的发热元件主要是功率管,为了便于散热,在主散热面上开有安装功率管的安装平面1,该平面最好与散热槽3的槽底重合,通过孔8和孔9将功率管直接紧密贴合在安装平面1上,大大提高了热传导效率。经装机试验证明,本技术的壳体完全满足了该型飞机座舱仪表板照明控制电路的散热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仪表照明控制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由一块金属整体加工成型,壳体的底面是平面,该平面的中部有一个安装照明控制器电路的内腔,壳体的顶面和两个侧面为主散热面,在每个主散热面上加工出平行的通气槽,两个相邻的通气槽之间构成散热片,每个主散热面上的散热片的数量不少于10片,通气槽的深度不小于8毫米,在主散热面上有功率管安装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壳体是长方体,在壳体的两个侧面上有通气散热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其外形尺寸不大于60×120×50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飞机电器照明设备领域。本技术壳体由一块金属整体加工成型,壳体内有安装照明控制器电路的内腔,壳体的顶面和两个侧面为主散热面,在每个主散热面上有通气槽,两个相邻的通气槽之间构成散热片,在主散热面上有功率管安装平面。本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散热好,便于安装,节约成本的优点。文档编号B64D47/02GK2432138SQ0023819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朱永明, 胡良官, 廖竹青 申请人: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仪表照明控制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由一块金属整体加工成型,壳体的底面是平面,该平面的中部有一个安装照明控制器电路的内腔,壳体的顶面和两个侧面为主散热面,在每个主散热面上加工出平行的通气槽,两个相邻的通气槽之间构成散热片,每个主散热面上的散热片的数量不少于10片,通气槽的深度不小于8毫米,在主散热面上有功率管安装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明胡良官廖竹青
申请(专利权)人: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