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调节的静液泵的电控制的压力调节阀和具有压力调节阀的可调节的静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314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21:36
公开了一种采用套筒构造方式的电比例的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能够被拧入到静液泵的壳体孔内。在套筒的外周缘设置有调节压力接头和箱槽接头。在套筒的端侧布置有泵接头。在压力调节阀的阀门柱塞的通过弹簧预压紧的初始位置,调节压力接头相对于箱槽接头卸载。通过增大位于泵接头对面的电磁体的电流,并且通过增大泵接头上的泵压力,可克服弹簧的力建立起泵接头与调节压力接头的连接。同心的孔从端侧的泵接头延伸到阀门柱塞的较小的压力面。形成在阀门柱塞内的通道从较小的压力面延伸到第一泵压力室。此外,形成在套筒内的通道从端侧的泵接头延伸到布置在泵室和电磁体之间的弹簧室。在弹簧室内,泵压力通过阀门柱塞上的整个压力面抵抗较小压力面的泵压力的作用。因此,压力调节阀是直接控制的差压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可调节其输送容量的静液泵的、电控制的压力调节阀和相应的轴向柱塞泵。
技术介绍
使用调节压力介质可以实现对静液泵的输送容量的调节,例如对轴向柱塞泵的摆动式摇架的调节气缸施加并填充所述调节压力介质。调节阀在此控制调节气缸与调节压力介质源的及与调节压力介质沉箱(Stelldruckmittelsenke)例如箱槽的连接。由现有技术已知,借助调节阀预先给定调节装置的位置的给定值,并且规定将调节装置(例如调节气缸)的位置借助行程或力反馈至调节阀。由此,在调整时对调节阀予以影响,从而该调节阀在到达所希望的位置时又返回到其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调节气缸与调节压力介质源和调节压力介质沉箱相分离。文献DE 100 01 826 Cl和DE 199 49 169 C2披露了这种调节阀,其壳体均被设计为套筒并且其相应的纵轴线与调节气缸的调节柱塞的纵轴线相叠合。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对调节柱塞的行程的反馈,通过接于中间的弹簧将所述行程转变成力。在现有技术公开的用于可调节的静液泵的压力调节中,压力调节阀与待控制的泵的高压侧相连,以便检测其泵压力并且将其“报送”给压力调节阀。在这种情况下,在压力调节阀的阀体上的泵压力沿着输送容量减小的方向抵抗弹簧的作用。调节压力介质还可以由泵的工作管路取得,并且通过压力调节阀根据对泵的所期望的调节被输送给调节气缸,所述调节压力介质被需要用于提供给泵的调节装置并且被压力调节阀控制。申请人的公开物RD 92711/01.12A10VS0在第11/48页介绍了这种对有待控制的泵的工作压力进行反馈的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用作泵的工作压力的压力限定器。为此,弹簧沿着增大泵的输送容量的方向作用到压力调节阀的阀体上。通过预备地调整弹簧的预应力,可以调节泵的最大工作压力。申请人的同一出版物在第15/48页介绍了一种压力调节阀-装置,就其而言,除了主-压力调节阀之外还有具有下降特性曲线的、可电调节的限压阀作为预控制阀,通过该限压阀能够调节控制压力,该控制压力连同弹簧一起朝向增大泵的输送容量的方向作用在主-压力调节阀的阀体上。因此就形成了电控制的压力调节阀-装置,就其而言,增大电磁体的电流会引起控制压力减压,进而引起主-压力调节阀的阀体朝向输送容量减小的方向移动,进而引起泵的工作压力减小。因此,电操纵的压力调节阀-装置具有负的特性曲线,在电磁体的电流中断时,该负的特性曲线调整泵的所调得的最大压力调节值(故障保护)。DE 43 29 164 Al也公开了一种用于泵的压力调节器,其具有主-压力调节阀和带有下降特性曲线的、可电磁调节的预控制的限压阀。刚刚提到的电控制的压力调节阀-装置的缺点是,设备技术上的费用和安装空间需求高,因为涉及到主-压力调节阀和附加的电控制的预控制阀的组合。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静液泵的电控制的压力调节阀和一种静液的轴向柱塞泵,降低了该压力调节阀或轴向柱塞泵的设备技术上的费用和安装空间需求。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用于静液泵的电控制的压力调节阀并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4所述特征的静液的轴向柱塞泵来实现。所要求保护的压力调节阀适于对可调节输送容量的静液泵进行压力调节,并且被构造为可持续调节的3/2-路阀,该压力调节阀具有调节压力接头、泵接头和箱槽接头。在形成于阀门柱塞上的控制凸缘的、由弹簧预压紧的初始位置,调节压力接头与箱槽接头相连。通过比例-电磁体的力和在阀门柱塞的有效压力面上由泵接头上的泵压力产生的力的总和,使得阀门柱塞可克服弹簧的力移动至接通位置,在这些接通位置建立起泵接头与调节压力接头的连接。在电流中断时,控制或调节最大的泵压力(压力调节阀的负的特性曲线或下降的特性曲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直接控制压力调节阀,由此降低设备技术上的费用,尤其是减少部件的数量和减小安装空间需求。还降低了待机-压力(Standby-Druck)和对调节压力介质与控制压力介质的消耗。在这些接通位置,从泵接头经过布置在阀门柱塞内部的通道并经过泵控制室且经过控制凸缘到调节压力接头的压力介质流路径被开通,其中,泵控制室被布置在控制凸缘的背离泵接头的那一侧。经由通道将泵压力通过箱槽接头和调节压力接头引导到阀门柱塞的背离泵接头的那一侧。当泵控制室被控制凸缘限定时可得到十分紧凑的结构。在一个优选的紧凑构造的改进方案中,阀门柱塞具有朝向初始位置作用的较小的压力面和朝向接通位置作用的较大的压力面,其中,两个压力面都被施加了泵压力。因此,压力调节阀在泵压力方面是差压阀,在其被构造为阶梯柱塞的阀门柱塞上得到所导致的由泵压力产生的(控制)力,该力连同电磁体的力一起抵抗弹簧的力的作用。因此,增大电磁体的电流-至少在可能的电流值的一部分范围内-引起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调节阀调节的泵的泵压力成比例的减小。优选地,弹簧的力、泵压力导致的力和电磁体的力沿着阀体的纵轴线起作用。由此产生旋转对称性,该旋转对称性在制造技术上和安装技术上是有利的。压力调节阀可以具有通过阀门柱塞的控制凸缘和导向凸缘限定的泵控制室,并且具有通过第二导向凸缘与泵控制室分开的泵压力室。第二导向凸缘优选地具有与控制凸缘相同的直径。优选地,泵控制室通过在阀门柱塞内延伸的通道与泵接头相连,而泵压力室则通过布置在壳体内的偏心的轴向通道与泵接头相连。由此确保始终为两个泵室提供充足的压力介质。此外,采用这种方式使得对与控制凸缘作用连接的控制边缘的供给与对泵压力室的供给相分离,从而特别是在阀门柱塞快速移动时不会产生相反的影响。同时泵压力室可以用作弹簧室。然而,还可以想到通过在阀门柱塞内的或在壳体内的仅仅一个通道进行连接,以替代泵控制室和泵压力室与泵接头的连接的分离。这些压力面可以被分割,并且具有形成在导向凸缘上的环形的部分面。在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中,在阀门柱塞内延伸的通道具有同心的纵向孔,该纵向孔从阀门柱塞的布置在泵接头区域内的端面延伸到泵控制室。通道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径向孔,通过所述径向孔使得纵向孔与泵控制室相连。在一个十分优选的改进方案中,阀门壳体是螺旋套筒(套筒-结构),在其背离电磁体的端部上-优选地在端部的端侧-布置有泵接头。在端侧和电磁体之间设置有螺旋套筒的具有调节压力接头的第一外壳部和具有箱槽接头的第二外壳部,其中,第一外壳部被布置得比第二外壳部更接近端部。优选地,泵接头通过密封件与调节压力接头相分离,而该调节压力接头则通过另一密封件与箱槽接头相分离。因此,可以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调节阀拧入到泵的具有与之相应的接头的容纳部内。在具有螺旋套筒并具有偏心通道的改进方案中,优选地,泵接头被布置在螺旋套筒的端侧,并且在那里具有通过同心的轴向通道直接与小的压力端面相连的同心的孔和偏心的轴向通道的偏心的开口。在阀门柱塞的初始位置,控制凸缘开通调节压力室与箱槽压力室的连接,或者在阀门柱塞的接通位置建立起调节压力室与泵压力室的连接。箱槽压力室被布置在控制凸缘的背离第一泵压力室的那一侧。在作为阶梯柱塞的阀门柱塞的改进方案中,优选地,阀门孔的径向阶梯被布置在箱槽压力室内。可以将调节压力室制造技术上简单地构造为螺旋套筒的通透的横向孔。该横向孔可以在两侧封闭,或者通过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调节阀安装到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压力受控的可调节的静液泵(1)的压力调节阀(2),该压力调节阀被构造为可持续调节的3/2‑路阀,该压力调节阀具有壳体(8)和阀门柱塞(32),所述壳体具有端侧的泵接头(P)、侧向的调节压力接头(A)和侧向的箱槽接头(T),所述阀门柱塞可轴向移动地容纳在壳体(8)的阀门孔内,其中,在阀门柱塞(32)的由弹簧(36)预压紧的初始位置(a),所述调节压力接头(A)与箱槽接头(T)相连,其中,可由在泵接头(P)上产生的泵压力(Pp)克服抵抗弹簧(36)的力沿着阀门柱塞(32)的接通位置(b)的方向对阀门柱塞(32)的第一压力面加载,在这些接通位置开通泵接头(P)与调节压力接头(A)的流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阀门柱塞(32)上在泵接头(P)的区域内构造有被施加泵压力(Pp)的朝向初始位置(a)作用的、小于第一压力面的第二压力面(60);在阀门柱塞(32)上在控制凸缘(62)的一侧构造有朝向泵接头(P)被第一导向凸缘(80)限定的且与箱槽接头(T)流体式连接的箱槽控制室(74),而在该控制凸缘(62)的另一侧则构造有与泵接头(P)流体式连接的泵控制室(70);使用控制凸缘(62)可控制调节压力接头(A)与箱槽接头(T)的和与泵接头(P)的流体式连接;也可由电磁体(34)克服弹簧(36)的力对阀门柱塞(32)加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吕特希林N·克劳斯曼A·阿珀格C·迪博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