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790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软体、上集水管和下放水管,集热软体一端与上集水管连接而另一端与下放水管连接,集热软体包括复数个集热管和复数条吸热带,集热管之间通过吸热带相互连接,集热管与吸热带一体成型,集热管与吸热带均为热塑性材料所制,集热管的外表面与吸热带的外表面均设有深色层,吸热带包括第一吸热带和第二吸热带,第一吸热带与第二吸热带可折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和热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软体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在太阳能的热利用中,关键是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由于太阳能比较分散,必须设法把它集中起来,所以,集热器是各种太阳能装置的关键部分。由于用途不同,集热器及其匹配的系统类型分为许多种,名称也不同,如用于坎事的太阳灶、用于产生热水的太阳能热水器、用于干燥物品的太阳能干燥器、用于熔炼金属的太阳能熔炉,以及太阳房、太阳能热电站、太阳能海水淡化器等等。现有技术中,太阳能集热器多为硬质材料制作,如玻璃的真空集热管,虽然单管的热效率较高,但是价格昂贵,安装使用位置限制较多,不易运输和移动;又如金属的真空集热管价格稍低,然而在空气氧化或雨水冲刷的作用下,金属管后期容易出现老化或生锈,质量无法长期保持稳定。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软体太阳能集热器,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体太阳能集热器,以降低成本、使用方便和扩大适用范围。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体太阳能集热器,以提高集热器的热效率。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软体、上集水管和下放水管,集热软体一端与上集水管连接而另一端与下放水管连接,集热软体包括复数个集热管和复数条吸热带,集热管之间通过吸热带相互连接,集热管与吸热带一体成型,集热管与吸热带均为热塑性材料所制,集热管的外表面与吸热带的外表面均设有深色层,吸热带包括第一吸热带和第二吸热带,第一吸热带与第二吸热带可折叠连接。所述集热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的管壁是由复数个凹凸面连接而成,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之间设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翅片,导热翅片分别与外管的内壁以及内管的外壁相接触。所述外管的外壁设有反光镀层,反光镀层覆盖在深色层的表面,内管的外壁设有吸热膜。所述吸热带呈波纹状。所述热塑性材料为聚乙烯PE或聚氯乙烯PVC。所述热塑性材料为废旧塑料。所述热塑性材料为纳米级热塑性材料。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本技术的集热管与吸热带均为热塑性材料所制,取代了硬质材料的集热管,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安装位置的限制,而且重量较低,柔韧性较好,便于安装和移动;二、本技术的第一吸热带与第二吸热带为可折叠连接,使集热软体能够卷曲和平铺,从而使集热器的安装更加便捷,进一步便于集热器的移动和运输;三、由于热塑性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使集热软体的质量稳定且性能优异;同时,集热管的外表面与吸热带的外表面均设有深色层,有利于提高集热器的热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集热管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集热软体1,集热管2,外管21,内管22,吸热带3,第一吸热带31,第二吸热带3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的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软体、上集水管和下放水管,集热软体I 一端与上集水管连接而另一端与下放水管连接,集热软体I包括复数个集热管2和复数条吸热带3,集热管2之间通过吸热带3相互连接,集热管2与吸热带3 —体成型,集热管2与吸热带3均为热塑性材料所制,集热管2的外表面与吸热带3的外表面均设有深色层,吸热带3包括第一吸热带31和第二吸热带32,第一吸热带31与第二吸热带32可折叠连接。为了提高集热管2的热效率,此实施例的集热管2包括外管21和内管22,内管22的管壁是由复数个凹凸面连接而成,外管21的内壁与内管22的外壁之间设有导热介质。导热介质有多种,具体可以是导热油,还可以是导热翅片,导热翅片分别与外管21的内壁以及内管22的外壁相接触。外管21吸收太阳能后转变为热能,热能通过内管22的内壁经导热介质传给内管22,进而加热内管22内的水。在本实施例中,外管21的外壁设有反光镀层,反光镀层覆盖在深色层的表面,内管22的外壁设有吸热膜。外管21将无法照射到内管22内壁的光重新折射到内管22,使得吸热膜能够进行二次加热,增大了集热器的吸热面积,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为了进一步提高集热管2的热效率,吸热带3呈波纹状,从而增大吸热面积大,提高吸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热塑性材料具有耐老化性、柔韧性佳和绿色环保等优点。热塑性材料有多个种类,优选为聚乙烯PE或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柔而韧,无毒环保,透水率低,具有稳定的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聚氯乙烯PVC对热耐受,不易被酸、碱腐蚀,适用范围广泛,并且具有良好的冲击强度和抗张强度。为了进一步降低集热器的制造成本,热塑性材料为废旧塑料,以此提高废旧塑料的利用率,降低了集热器的成本花费,经济且环保。当然,热塑性材料也可以是纳米级热塑性材料,纳米级热塑性材料具有高耐热性、高阻透性和优异的热稳定性等性能,这些特性是传统塑料所不及的。本技术使用时,集热器连接水箱,水箱进水至上集水管中,上集水管中的水体受集热软体I的加热作用得到热水,热水从下放水管中排出,当集热器运输或移动时,可将集热器折叠卷起,减小了集热器的占地面积。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本技术的集热管2与吸热带3均为热塑性材料所制,取代了硬质材料的集热管2,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安装位置的限制,而且重量较低,柔韧性较好,便于安装和移动;二、本技术的第一吸热带31与第二吸热带32为可折叠连接,使集热软体I能够卷曲和平铺,从而使集热器的安装更加便捷,进一步便于集热器的移动和运输;三、由于热塑性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使集热软体I的质量稳定且性能优异;同时,集热管2的外表面与吸热带3的外表面均设有深色层,有利于提高集热器的热效率。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主权项】1.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软体、上集水管和下放水管,集热软体一端与上集水管连接而另一端与下放水管连接,集热软体包括复数个集热管和复数条吸热带,集热管之间通过吸热带相互连接,集热管与吸热带一体成型,集热管与吸热带均为热塑性材料所制,集热管的外表面与吸热带的外表面均设有深色层,吸热带包括第一吸热带和第二吸热带,第一吸热带与第二吸热带可折叠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的管壁是由复数个凹凸面连接而成,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之间设有导热介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翅片,导热翅片分别与外管的内壁以及内管的外壁相接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外壁设有反光镀层,反光镀层覆盖在深色层的表面,内管的外壁设有吸热膜。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带呈波纹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材料为聚乙烯PE或聚氯乙烯PVC。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材料为废旧塑料。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软体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软体、上集水管和下放水管,集热软体一端与上集水管连接而另一端与下放水管连接,集热软体包括复数个集热管和复数条吸热带,集热管之间通过吸热带相互连接,集热管与吸热带一体成型,集热管与吸热带均为热塑性材料所制,集热管的外表面与吸热带的外表面均设有深色层,吸热带包括第一吸热带和第二吸热带,第一吸热带与第二吸热带可折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名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