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双层”桥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605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类双层”桥梁结构,包括桥梁主体,于所述桥梁主体上设有上桥面及下桥面两层,所述上桥面为机动车道,所述下桥面为将非机动车道及行人道,且所述下桥面经降低处理后下移至所述桥梁底外侧,使人车完全分离;所述的下桥面的外边缘设置有栏杆,以保证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将桥面错层,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标高作降低处理,下移至桥梁底外侧,做成上下类似两层结构的“类双层”桥梁结构形式,实现人车分层通行,减少非机动车、行人通道的爬坡高度;适当加大了机动车道的纵坡从而大大减少了桥梁长度;保证了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机动车不受行车时的干扰,行车更顺利;实现了空间的有效、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类双层”桥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情况下桥梁结构的路幅构成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这种桥面结构形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非机动车系统、人行系统均属于慢速系统,与快速系统的机动车道位于同一平面上不便于管理;不能很好的保证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问题;人行道、非机车道爬坡高度与行车道一致,当行车道爬坡高度较高时,行人及非机动车的移动相对困难;在城市交通中,城市桥梁的桥宽都比较宽,加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等构造,宽度可达50m甚至更宽。其次,城市桥梁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比公路桥、铁路桥要宽的多,以保证城市密集人群的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双层”桥梁结构,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类双层”桥梁结构,包括桥梁主体,于所述桥梁主体上设有上桥面及下桥面两层,所述上桥面为机动车道,所述下桥面为将非机动车道及行人道,且所述下桥面经降低处理后下移至所述桥梁底外侧,使人车完全分离;所述的下桥面的外边缘设置有栏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类双层”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主体,于所述桥梁主体上设有上桥面及下桥面两层,所述上桥面为机动车道,所述下桥面为将非机动车道及行人道,且所述下桥面经降低处理后下移至所述桥梁底外侧,使人车完全分离;所述的下桥面的外边缘设置有栏杆,以保证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