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永刚专利>正文

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53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节能、环保的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将制好的气救口堵进充气管后,用绳扎系牢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上边,把气球充足气关牢充气管,在系牢气球口端的下面处用两根绳扎系住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下边,绳的另一头同两个有放收活动架的绳连接系牢,放收活动架绳顶处装置一吊钓,在吊钓上装置框架,制成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造制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节能环保的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
技术介绍
经长期对社会市场上调查研究,有火车、汽车运输,未发现有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而火车、汽车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在山林悬崖、越河、救护、观察区域情态不可完成任务,只有造制一种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才可解决火车、汽车所不能完成在山林悬崖、越河运输、救护、观察区域情态之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制好的气球堵进充气管,用绳扎系牢气球口上边,充足气关牢充气管,在用两根绳扎系气口下边、绳的另一头同两个有放收架的绳连接牢,放收架绳顶装置一吊钓,吊钓上装置框架,制成一种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制好的气救口堵进充气管后,用绳扎系牢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上边,把气球充足气关牢充气管,在系牢气球口端的下面处用两根绳扎系住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下边,绳的另一头同两个有放收活动架的绳连接系牢,放收活动架绳顶处装置一吊钓,在吊钓上装置框架,制成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火车、汽车在山林悬崖、越河运输、救护、观察区域情态不可完成任务,而本专利技术采用高空操作技术可解决山林悬崖越河运输和观察山林区域情态及救护悬崖所困者之任务,节约能源。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是,将制好的气球口堵进充气管后,用绳扎系牢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上边,把气球充足气关牢充气管,在系牢气球口端的下面处用两根绳扎系住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下边,绳的另一头同两个有放收活动架的绳连接系牢,放收活动架绳顶处装置一吊钓,在吊钓上装置框架,制成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权利要求1.一种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其特征是将制好的气救口堵进充气管后,用绳扎系牢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上边,把气球充足气关牢充气管,在系牢气球口端的下面处用两根绳扎系住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下边,绳的另一头同两个有放收活动架的绳连接系牢,放收活动架绳顶处装置一吊钓,在吊钓上装置框架,制成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全文摘要一种节能、环保的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将制好的气救口堵进充气管后,用绳扎系牢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上边,把气球充足气关牢充气管,在系牢气球口端的下面处用两根绳扎系住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下边,绳的另一头同两个有放收活动架的绳连接系牢,放收活动架绳顶处装置一吊钓,在吊钓上装置框架,制成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造制简单,使用方便。文档编号B64B1/00GK101024422SQ20071009590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永刚, 刘庆顺 申请人:刘永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其特征是:将制好的气救口堵进充气管后,用绳扎系牢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上边,把气球充足气关牢充气管,在系牢气球口端的下面处用两根绳扎系住包裹充气管的气球口下边,绳的另一头同两个有放收活动架的绳连接系牢,放收活动架绳顶处装置一吊钓,在吊钓上装置框架,制成气球运输、观察、救护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刚刘庆顺
申请(专利权)人:刘永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